增广贤文(1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孟子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儒家典籍《孟子》,题目是后人所加。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地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注释】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虑,考虑,打算。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语出《诗经·王风·黍离》,意思是了解我的,认为我内心忧愁;不了解我的,还以为我别有欲求。表达的是有着一片忠心却不为人所知的痛苦。

【译文】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内心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还有什么别的欲求。晴天的时候不出门办事,等到雨天淋湿了头才去。

【点评】

本段三则都围绕一个主题——忧虑。人生的忧虑有许多种,或为国家,或为个人。这些忧虑,包括对未来不确定的忧心,也包括一片忠心不为人所知的痛苦。在作者看来,这些忧虑都是必要的。因为忧虑,才可能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把握好时机,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成事莫说〔1〕,覆水难收〔2〕。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惧法朝朝乐〔3〕,欺公日日忧〔4〕。

【注释】

〔1〕成事莫说:语出《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凡是已经做成了的事情,再说也无益,不如不说;未做但已经成定局的事情,再劝也无益,就不必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责备也无益,就不必去责备。

〔2〕覆水难收:语出范晔《后汉书·何进传》,意思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3〕惧法:害怕法律惩处。

〔4〕欺公:欺骗国家,这里指各种违法的行为。

【译文】

凡是已经做成了的事情,就不要再说,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是非都是因为讲话太多,烦恼都是因为逞强出风头。忍住一时的气愤,就能避开百天的忧惧。最近学了一种乌龟的方法,该缩头的时候就缩头。畏惧法律的人天天快乐,违反了法律的人日日忧惧。

【点评】

本段主要告诫人们如何明哲保身。在作者看来,生活中各种是非,都是因为自己逞强出头惹的麻烦,因此,人要学会忍气吞声,甚至主张向乌龟学习,做一个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人。这些思想是错误的,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作为公民,要积极参与各种事务,要敢于担当。最后一句是说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这样并不是软弱与畏惧,而恰恰可以让我们不会因为违法而提心吊胆,每一天都坦荡、快乐地生活。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1〕。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2〕。

【注释】

〔1〕草生一春:有版本作“草木一秋”,意思相同。指草木春天发芽,秋天就枯萎。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

〔2〕休:休止,结束。

【译文】

人活在世上一辈子,就像草木只能生长一个春天。黑发少年不知道勤奋学习,转眼间就成了白发老人。月亮过了十五,光明就少了;人过了中年,也就万事无望了。

【点评】

中国古代有许多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箴言。本段的几则也分别从不同方面,强调人在少年、青年时代就要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人生是短暂的,不虚度人生就要抓住人生最为宝贵的青少年时期,因为青春转瞬即逝。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习。无论是黑发少年,还是白发老翁,都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所谓“人到中年万事休”的说法,过于悲观。

青少年时期更应该努力学习,珍惜时间。正像《满江红》中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