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大学之前,我想和你聊聊这6件事
这是我的第354篇原创
1
不要忘了
去看更大更全更广袤的世界
大学到了毕业的时候,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发出了“毕业不知道干什么”的感叹,于是成日窝在寝室打游戏,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同学早早就拿到了心仪的offer,还没有毕业就去实习了。
如果,将来真的有一天,你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
我的建议是非常功利且实际的问自己一句:
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大部分人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到有良好前景的工作,甚至将来能改善家庭环境就更了不起了。
而找到有良好前景的工作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有一张体面的文凭,第二个条件是文凭背后,你要有相应的知识、眼界、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储备。
因此,最有利于这些储备的教育,就最有价值。
大学的“大”字,可以理解为,大学最核心的作用,是帮你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你在这里可以了解更全面的信息,接受更多元的知识,接触更广泛的人物。
这一切只有去你到更现代的城市,更成熟的大学,才能获得更广袤的视野。
而归根到底,我们可以从填报志愿时考虑的优先顺序下手,我的建议是从以下3个维度先后进行考虑:
分别是城市、大学和专业。
1.做选择时,城市第一,优先选择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
其次是武汉、西安、成都这种城市;再之后是一般省会城市。如果能申请香港、美国的大学也很好,当然,也要考虑分数和经济条件。
2.选择学校时,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因为“综合性大学平台大,即使上不了那么理想的专业,腾挪空间也较大”。
3.选择专业时,最理想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用担心是否热门,现代社会任何领域都会有不错的发展,只要你能做到专长;
如果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就选择考分高的专业,原因是:
它可以让你和聪明的同学待在一起,跟什么人在一起往往比学什么还要重要。
这世界变化快,很难主动把握,但是与聪明人为伍,总不会错。
再次,如果考分上不了热门专业,那就上通用专业,方便以后改换其他专业。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
不管是大都市也好,大学楼也好,大学者也好,我相信你如果有幸能做到“从而师之”,结果一定不太坏。
2
不要停止学习
和放弃学习的习惯
很多人对大学常常抱有一种误解,之所以要读大学,只是因为大学能给你一张入场券,但这并不能决定你将来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
还记得开学第一课的时候,教我们经济学的老师就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对教育的解释,大意说的是:
“即使教育没有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劳动者也会有积极性去接受更高的教育。”
当时面对一头雾水的大一新生,老师举了一个非常生动而接地气的案例,他接着说:
如果当一个女孩面对一群追求者的时候,她该如选择谁才是最爱她的人?
按照正常情况下,女孩子的最优选当然是提高追求者的门槛,列出一些有比较性的条件进行筛选,比如:
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否有非常稳定的家庭资产?
是否有共同认知和三观?
是否对未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等等。
这样一来,迫使被挑选者开始“放大招”,放不出大招的就被pass了。
后来类似于这样“择优录取”的情况在职场上也经常遇见,甚至很多时候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比如你是一个公司HR,你也不知道哪个求职者的水平更高,怎么办?
你可以通过看他们的简历,间接地推断他们的水平。
如果这个求职者上过北大、清华,那么你大概可以判断,对方的水平不会太差。能考上北大和清华的人,像放大招这样的方法肯定没少用过,这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向HR释放信号,以便筛选出来能力最强的那个人。
可能有很多人又会说了,很多人没上大学,不也当老板了吗?还有隔壁的王二麻子跟着他二舅子搞工程,也赚了大钱等等。
这样的话,作为大学生的你,少听点为好。即便听了,也别当真。
现在大学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仅仅考上大学已经无法显示自己的价值,只有考上最好的大学,才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当今社会早已不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当年野蛮生长的环境早就变为分工更加精细化、协作更加系统的新形态。
道理很简单,当年我们院校被挤破头的热门专业,今年就被取消了很多:
没别的,因为很多职业和岗位直接消失了。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在大学也不要停止学习。
请注意,我所谓的学习,并不是指天天呆寝室看书,而是广泛涉猎了解接触以前认知范围内没有的知识,多去学习几门技能技巧或者兴趣爱好,多去尝试着和陌生同学社交沟通,多去拓展自己的未知边界。
找一项自己可以发展的爱好、学一门可以积累的技能技巧,哪怕平时没事开个公号或短视频账号有方向的去表达想法、记录生活也挺好。
没有谁知道自己将来的路怎么走,但这并不妨碍你现在怎么做。
我在大学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时候,才有机会大量阅读各类媒体期刊和新潮杂志,刚好为后期转型做新媒体运营打下了基础。
可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走上这条路。
哪怕你毕业之后,和其他同学看起来没什么差距,但你的认知和视野经过四年有意识的打磨和开拓,我相信在毕业之后时间会给你最好的证明。
3
不要否定
学识的重要性
相信你也听过不少关于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企业家中途辍学去创业的故事,而他们的故事给不少人留下了“科技行业最顶尖的人都是大学辍学者”的印象。
另外,一些专栏作家也会在文章中倡导,现在大学生太多了,很多人其实不用上大学。
甚至还有人说,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积累足够的知识,通过足够的考试,获得大学学位。
那为什么还要学生上大学?
如果到今天还有人真听信了所谓的“贫民窟走出个百万富翁”的故事,又或者是压根不太了解盖茨的家庭背景,甚至也不太明白什么叫做“幸存者偏差”,那么你可以选择不上大学,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但我仍旧希望,你不要否定学识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你横渡人生周期的希望之舟。
根据2014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两位经济学家的统计数据:
投资一个大学学位的年平均回报率(扣除了学费和收入损失)大约在9%到16%之间,在过去的20年中,大学学位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15%。
而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年投资回报率是7%,买过理财产品的读者朋友可能知道,相比之下,读书的回报率已经非常之高了。
除了经济回报之外,也有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们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的人也要比非大学毕业的人健康,他们有更大几率进行体育锻炼、参与投票并且拥有更高程度的公民参与度。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说,现在随便一个做直播带货的,不比你一个大学生赚的多?
甚至比如电焊工泥木工,都不需要大学学历,有时赚的还会比大学毕业生多。
我想说的是,即便你打算当个建筑工,也要先读个大学,因为随着技术进步你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手艺被社会淘汰,伤病也可能会让你无法胜任工作,又或者你想进入管理层探索其他方面的爱好。
而大学学历能让你拥有应对更多变化的能力,无论是在你身上还是这个世界发生的变化。
高等教育意味着高质量的教学,教学取决于资深的教育劳动力,所以教育的前期成本非常大,很昂贵,可以被量化。但回报同样真实,甚至可能更大,不过这种回报很难去量化统计,情况也会因人而异。
就好比,你可以算出你将来4年的大学学费是多少,但你无法估计将来毕业后的发展和获得是多少,因为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法被量化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伊斯格鲁布曾经在一期毕业演讲中说:
“想以低成本获得更多的确定性,这个想法当然很诱人。
那些想少读书的人会屈服于这种诱惑,他们强调短期内的收益,只关注大学学费和第一份薪水的比较上。
这是错误的。大学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它使毕业生不断发展自己和适应世界,从长远来看,这种投资会带来惊人的收益。”
如果细心一点,我相信你身边有不少人都是在保持着终生学习的状态,不管是专业上的,还是学业上的,如果你真的没有发现,也有可能只是别人不会让你看到而已。
最后,我也送你一句话:
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4
不要忽视了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我高考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理想,考上的也只是一个专科类的院校,但那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自卑,反而过上了教室、图书馆、寝室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后来因为去图书馆次数太多,被图书馆老师喊去帮忙,做了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而这份经历,也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环境只能影响你,但并不能改变你。
就拿上大学来说,我总觉得教育的目的远不止是上课和考试,而是要围绕着未来的生活展开。
所以在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的时候,个人主动性就非常重要。
硅谷投资人吴军在《硅谷来信》中分享过自己求学经历:
他说,自己当初在清华上学时,那里的文科几乎连二流都算不上,但毕竟也有一些文科的课程。在选修课程时,吴军不仅选了很多工科生都不感兴趣的文科课程,还经常去文科很出名的北大听课。
最后,他选修的艺术和音乐这类课,成绩甚至比计算机课的还要高。
吴军说,他之所以认认真真学这些课程,是因为他想在未来做一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如果你今天在一个二流大学里,你要知道,老师讲课的水平和一流大学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每一门课的要求会松得多。所以能不能学好这门课,就看自己的主动性了。虽然二流大学课程的选择相对少一些,条件差一些,但总是有自主选择的余地,那些选择对本科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另外,我上大学那会,经常看到很多同学拿自己的学校不好自嘲,总觉得学校不好就低人一等,一边羡慕别人能考上武大华科,一边又感叹自己身边都是爱玩的人耽误自己学习云云。
我在那时候想的就是:
你觉得自己学校和同学不好,你完全可以毕业去报考对方学校的研究生,没有必要自怨自叹,一副悔断肠的样子。
其实,在任何一所大学里,都少不了聪明人,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比如说美国的伯克利大学,每年入学的学生水平相差很大,但是一年之后就会自然分化。
在前20%的学生形成的精英圈子里,他们互相竞争、互相鼓励,最后这些人和哈佛或者斯坦福的学生差距很小,甚至没什么差距。
而后20%呢?
他们也相互影响,而影响下来的结果常常是,今天张三退学了,明天李四也不想上了。时间一长,这个圈子里的人都退学或者留级了。伯克利大学四年的毕业率只有72%,六年毕业率也只有91%,没按时毕业的大多来自后面的这个圈子。
茨威格曾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而我希望你能越早去发现自己的使命,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完成它。
而不是一边埋怨命运的不公,一边在失意里沉沦哀叹。
5
不要太过功利主义
尽可能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高中毕业的时候,关于大学填报专业,自己什么都不懂,也没人可以咨询,当时就拿着学校发的一本厚厚的专业参考书看了一晚上。
结果听了家人的几句话,就稀里糊涂的填了工程造价的专业,
没别的,因为听人说学这个特来钱。
也正是那一晚的随意,导致后来四年的大学生活无尽的不适,当年拿着个困惑去请教经济学老师的时候,她只是和我说:
“如果只将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会容易变得短视,因为你必定要舍弃其他选择。
看着什么来钱就做什么确实很正常,就像你现在选了这个热门专业,可是你自己压根不喜欢,又有什么用?
从长远角度来看,倒不如按照你的兴趣出发,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再去争取。”
其实教育对经济、技术的反应是较为迟缓的,很多热门的行业和技术都是在社会上流行之后,才逐步被各个院校采纳继而进入专业报选行列。
你考大学的时候觉得是个好专业,读了四年,等到毕业的时候,风水轮流转,好专业可能不再吃香了,甚至出现很多根本不需要人来操作的行业,
最近一段时间在知乎上有很多大学生朋友向我提问:
如何才能选一门自己喜欢又挣钱的专业?
在大学选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
现在做着一份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又很不开心怎么办?
很多时候凡事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不匹配自身条件和意愿,很容易和我当年一样,最后还是陷入痛苦之中。
所以我的第二个建议是:
如果你对某个学科和方向非常感兴趣,就以你的兴趣为主。行行出状元,因为到最后,所有行业里的顶级人才会一起站在山巅的。
如果你对各个专业都没有感觉,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种情况下,可以按大类来选,侧重更为基础的学科,比如:
想要学经济学,那就老老实实学经济学,先不必把自己放在一个很窄的专业里,比如,不要一上来就学互联网经济学,什么是互联网经济学,可能你的老师都未必能说清楚。
与其去学互联网大数据,不如先去学统计学。打好基础,才能慢慢地培养兴趣。
同理,与其想着怎么赚大钱,不然先搞清楚财富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本质意义,因为很多时候你根本无法跑赢变化,但是你可以从大概率上去估算变化从哪里发生。
从更高维度去思考问题,才能避免被短期利益套牢。
6
不要用廉价娱乐
无限拖延和浪费自己的时间
很多年前,常常听高中老师说:
“再忍忍,到了大学你们就解放了。”
老师随口说的两句玩笑话,哪知道不少同学信以为真,真的在大学里成了撒丫子奔腾的野马,成天玩到不见人影。
就我所看到的大学生活,有不少同学4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浪费在打网游和玩手机上面了,每天睡到9点多起来,提着一杯豆浆和一袋包子,猫着腰从后门找最后一排坐着,吃完早餐就开始玩手机,要么就是趴着睡觉。
下课了接着和隔壁寝室的同学,接着联机开黑一直玩到通宵。
爱因斯坦就曾经对这种享乐主义,提出自己的看法: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称之为猪栏的理想。”
在知乎上,衡中文科状元、北大中文系学生刘嘉森曾经回答过一个题目:
“学霸的作息是怎样的,为什么都不会困?”
“学霸不会困,靠的不是体力,是自我管理。
一天分成三个阶段,规律作息,精进细节,才可以游刃有余。身体大家都差不多,差别在于精力分配与时间规划。”
有的人愿意把一天的时间全花在打游戏追网剧吃喝玩乐上面,
就有人愿意把一天分段使用规律作息把时间浪费在重要事情上。
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依赖甚至深入到生活本身,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再当你进入职场之后,你会沾染许多成人世界的恶习,有一种就叫做“拖延症”,这个症状就是:
什么都想做,但做之前一拖再拖;
在工作之前想玩手机,玩到停不下来;
不断立flag,不断被自己的放弃打脸;
能拖就拖,拖到最后草草交差了事。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有时候,很多事拖着拖着就陷入一种无序和无着的状态,最后不了了之,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更消耗了别人对你的耐心和信任。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之前不断被各种享乐主义分散自己的专注力和注意度。
可能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解决你接下来会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关系,没有人会因为看一篇文章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我只是想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验和教训,来为更多的后来者提供些许参考,
原谅我没有给你更多具体的实操方法,因为决定怎么做的往往是你们自己。
写在最后:
其实大学4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最后的差别却各自不同:
有人完成了既定目标并继续进发,有人一事无成最终在社会上继续走老路。
我也只希望各位同学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在4年后走出校园的那一刻:
不后悔,不遗憾,不气馁,不放弃。
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