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低估值策略”真的失效了吗?
问:将近200年的历史“低估值策略”的都是有效的,为何近10年低估值的策略并没有奏效?
答:
1、低估值策略所谓的失效,在过去100年中发生了至少3次。偶尔“失效”是长期有效的必要前提。如果总是有效,则超额收益会被套利资金填平。
2、施洛斯、芒格这两位投资大师,长期复合收益率都是20%。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位大宗师都曾有过连续6年不赚钱的经历(不是年年亏损,而是亏亏赚赚,不创新高)。
3、十年,是一个很有欺骗性的时间单位,挺上去听长,但我给你举个例子,让你看看其中吊诡之处。以A股为例,如果你截取2010-2020年来计算,低估值指数的收益的确很低,但如果你往前挪一年,从2009年初开始计算,则低估值指数的表现会亮眼得多。因为09年初和10年初,这两个时间点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差距超过一倍。我们看一下“申万低市盈率指数”三个不同年份的数据:
2020年是7000点(当前值);
2009年初是2600点;
2010年初是5400点。
所以你明白过去十年,“低估值指数”收益率低的原因了吗?因为2010年的估值太高了。换句话说,过去十年“低估值指数”收益低,恰恰是因为“估值”这个因素,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另一方面,你要知道低估值指数的编制,是强制满仓的,而投资者却可以根据估值,在股票和债券之间切换。
如果你面对2010年那样高的估值,懂得应该卖掉股票去买债券的话,那么你过去10年的收益应该还不错。我很怀念当初折价15%的封闭式债基。
我们要分清楚,“低估值指数”和“低估值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低估值策略”会卖出高估的股票;
“低估值指数”会被迫持有市场中“估值相对更低”的股票,而在一个系统性的牛市后期,没有哪只股票是真正低估的,只有极度高度的和中度高估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