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交违反伦理道德了吗?为什么说让动物回交可以造福人类?

回交,就是指子代与亲代的交配,有时也被称之为“回血”。在自然界中,生物会尽可能地避免回交,比如:雄狮长大之后会离开自己的种群,通过打斗的方式赢得交配权。

老虎在成年之后都会离开自己的母亲,但是雌虎一般会在母亲栖息地周围建立领地,而雄虎却会到更远的地方建立领地,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回交。

考拉虽然行动缓慢,并且在陆地上有许多天敌,但它们在交配期时也会离开树干,长途跋涉寻找配偶,而且雌性明显对外来的考拉更感兴趣。

虽然动物没有伦理道德,但它们在演化过程中也在尽量避免回交。既然如此,那人类为什么一定要让动物回交呢?

动物回交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动物回交,只有在培育新品种时,才会让动物回交。

在达尔文提出物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断进化之后,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在揭开生物遗传规律之后,后世的科学家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研究发现来进行培育新品种,而培育新品种的手段之一就是让两株性状不同的物体回交,比如:如果出现一个长势较弱,但具有良好抗病性的个体,为了让它的良好抗病性融入到原本的优势品种之中,科学家们就会先让它们杂交,之后再让它们的后代不断与原本的优势品种回交,经过4-5轮的回交,就可以将抗病性基因融入到原本的优势品种之中,使得优势品种变得更加优势。

(红色为目标基因)

从现代育种角度而言,回交已经是育种师们常用的手段之一,虽然有违人类的伦理道德,但这样可以改良原本的牲畜或者家禽品种等,使其更高产,肉饲比更高以及抗病性更强,这样就可以以较少的饲养成本,或者是较少的药物使用量生产出大量的肉类产品,满足人类的需求。

如果不采用这种育种方法,将会导致人类获取能量的成本上升,对自然环境更为不利。毕竟家畜家禽也要消耗能量,如果肉饲比较低,那么家禽和家畜将会消耗的能量更多,导致人类需要种植更多的粮食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而这又会导致人们过度开发自然环境。

回交育种保护濒危生物

回交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优势的物种之外,还可以应用于保护濒危生物。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些生物在被人们发现以及保护时,整个种群只剩下了一个个体,当该个体死亡后,该种群也会随之被宣布灭绝。

为了挽救这一极度濒危的生物,科学家有时也会不得不采用回交的方式保留该物种,让该个体与还未形成生殖隔离的亚种进行交配,交配之后的后代再和亲本不断回交,经过4-5轮回交之后,该后代的基因就会无限接近原来的个体。

(回交比自交能更快培育新品种)

但是该方式也有一种缺陷,那就是如果该物种与所有的物种都形成了生殖隔离,那么它将无法产生后代,自然也无法通过回交来延续该种群,比如:平塔岛象龟只剩下乔治一个个体,它也被称为孤独的乔治。虽然科学家们为它安排了亲缘关系较近的象龟交配,但由于已经形成生殖隔离,导致乔治没有留下任何后代。在乔治死亡之后,该物种也随之被宣布灭绝。

回交的坏处

回交只是一项技术,它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可能会导致后代患有基因疾病等,回交也是近亲繁殖的一种,而近亲繁殖可能会导致种群灭亡,所以野生动物会避免近亲繁殖,科学家们也不会让野生动物回交,除非万不得已,比如:孤独的乔治。

家畜和家禽虽然也是动物,但是人们养育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肉质或者是获取皮毛,回交可以让它们更符合人们的要求,虽然也会导致它们患有各种隐性疾病,但育种师们在培育这些品种时,就会人为地将不利于个体生存的致病基因去除,或者是淘汰,使得培育出的新物种既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又不至于患有严重的生存疾病,威胁生存。

当然,也有一些无良育种师,为了利益培育出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比如:无毛猫,无毛猫可以满足对猫毛过敏,同时又喜欢猫的人饲养,所以培育该品种的育种师并没有改良无毛猫的基因,导致许多无毛猫患有严重的基因疾病。

后来,一些爱猫人士将无毛猫杂交,改良基因后又再次让它呈现出无毛的特征,它才被大众所接受,即使如此,无毛猫以及一些纯种宠物依旧患有各种基因疾病,这是因为大众为了让它们保持纯种,不断地进行近亲交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