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5)河南部分3
鹿形玉饰西周
高8.5、宽4.5、厚0.4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基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义成褐色。鹿呈片状站立形,抬头前视。橄榄形眼,耳向后,头顶角。角单枝,左侧三权,右侧二权,向上弯曲,鼻上有一圆孔。
玉项饰西周晚期周长52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由玉饰及管状鸡血红色玛瑙珠相间串系组成。玉饰八块为青白色玉质。形制、纹饰、大小略同,均马蹄状。单面饰双线马蹄形纹,两端各有三斜穿。管状鸡血红色玛瑙珠84粒,大小不一,分两串相间系于玉饰间,4粒到27粒不等。项部串珠较多。
玉串饰西周院期长14.8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6号贵族夫人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由白色球形玉珠、绿色鼓形绿松石珠及玛瑙管串系而成。最上端为一件鸡血红色玛瑙管和一件鸡血红盛码遥珠,以其为纲,下缀七串玉珠及绿松石管,每串为十粒玉珠及一件绿松石管组成,上端为三粒绿色的鼓形绿松石珠,中部为六粒青白色球形玉珠,末端为一扁圆形的绿松石管。
玉腕饰西周晚期周长32、31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11号太子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2副。左件为右手腕饰,由6件兽首形佩、81颗红色或桔红色制作不甚规则的玛瑙珠,双行相间组合而成。右件为左手腕饰,由8件兽首形饰、70颗红色玛瑙珠和两颗绿松石珠组成。兽首形佩皆为青玉,全沁呈灰白色与灰褐色,正面均饰兽首形纹样,背面两端各有二个穿孔斜穿于两端侧面上。(遥六1t
玉簪首西周晚期高4.6、宽1.7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蔡地贵族夫人慕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洗国博物馆。
青白色,温润透明。圆雕,作龙首形。唇平,舌长伸且下勾,头上有角,"臣"字眼,后券须。颈部有榫,饰凹弦纹两道。出土时位于头部,与笄在一起,应为簪首饰。
鸟形玉佩西周晚期
高5.4、宽2.4、厚0.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就国慈地太子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下高考色 玉质温润,半透明。鸟形,花冠,勾嘴。圆目,立足,大尾。嘴部右
龙纹玉趹西周晚期
左∶直径4.15、孔径1.5、厚0.3厘米右∶直径4.1、孔径1.45、厚0.3厘米
间南省三门峡市虢国慕地国君夫人冀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1对。青玉,冰青色,有少许黄色斑点,润而透明。两件纹饰龙纹相背,纹样基本相同。头上有商状角,方口,直角,"臣"字眼,单爪,鱼形屋,一面饰玉屋龙纹,龙身满饰双排鳞纹。
______
凤鸟形玉佩西周晚期
高3.5、上宽2.8、下宽4.1、厚0.4 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青灰色,喙及身体部分有沁色。双面雕刻,鸟目圆睁,喙粗壮且向内弯曲,鸟冠硕长曲卷,冠端向上呈花瓣状,鸟的尾部丰满向上弯曲,一小部分向下弯曲,似做"足"用。鸟翼尾部残。
蛇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9.5、头宽1.8、尾宽1.2、厚0.7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蔡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淡绿色,玉质温润,透明。蛇呈弧状弯曲,单面雕刻,双目圆睁。口吐蛇芯(又似口衔鱼尾),蛇尾向内弯曲、蛇身上有三竖平行的鳞纹,蛇芯、蛇背中部有两穿孔。穿孔是单面钻孔,正面孔小,背面孔大。双目为浅浮雕,蛇身上的三条竖纹为阴线纹,蛇身上的鳞纹为浅浮雕。
鱼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10.4、头宽1.8、尾宽1.6、厚0.6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青白色,玉质润,半透明。弧状,双面雕。鱼目较大,嘴微张,鱼尾弯曲且尾端有较小分叉,鱼肚下部有二小组鱼鳍,背部有一较长的鱼鳍,身上有两排鱼鳞纹。鱼的上唇有一穿孔。鱼的上唇及鱼腹、鱼尾有沁色。鱼的双目用"勾撇"手法雕刻,鱼鳍为阴线纹,鱼鳞为浅浮雕。
龟形玉饰西周晚期
长3.3、宽2.8、高2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白中泛青,玉质温润,透明。圆雕,呈卧姿,龟背四周有回旋纹,中部有十片龟背纹。龟背与龟腹之间镂空,没有龟头、龟尾,腹部有阴线纹。龟的纹饰均为阴线纹。
龙形玉佩西周晚期
左∶直径4.8、厚0.7厘米右∶直径3.7、厚0.6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2件。青玉,青泛白色,有斑点,玉质润。双面雕刻,呈团曲状,龙口张开衔住龙尾。上唇微微向上翘,下唇向下向内弯曲,龙身上饰有重环纹。鱼的下腹部有沁色。纹饰均用"勾撤"法琢成。
龙形玉籍西周晚期
长8.7、头宽1.1、尾宽0.3、厚0.3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慕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青中泛白色,半透明。弧状,一端扁平,另一端圆尖。玉燃雕刻成龙状,背部饰重环纹,中部有穿孔。扁平一端有两面钻孔。玉觞身上有部分沁色。
鱼形玉佩西周晚期
直径4.8、厚0.3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浅豆青色,鱼体有沁色。双面雕刻,玉鱼呈团曲状。"臣"字眼,鱼双唇分别向上、向下弯曲,鱼尾分叉,鱼腹部有鱼鳍且弯曲成团状。鱼的头部有单面钻穿孔。
兽面形玉佩西周晚期
高5.2、宽5.3、厚0.7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募地2009号基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者玉,呈墨绿色,玉质温润。整体呈梯形,双面饰兽面纹。兽面为"臣"字眼,眼角上挑,高鼻,口部两侧斜伸两根獠牙。兽头上竖立两根向内卷的角。两角雕刻为圆目,尖钩喙的鸟首。造型奇特,雕工细致。
牛首形玉佩西周晚期
高7.45、宽5.5、厚0.7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微透明。正面饰牛首形纹,以中部为轴,两侧纹样相同。牛首为"臣"字眼,椅角内卷,口部两边斜伸出两根獠牙,嘴部有圆形穿孔。背面为素面。
鹿形玉佩西周晚期长6.1、高4.7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呈青色。鹿后肢微屈作站立状,无角,叶形大耳,梭形眼,口微张作嘶鸣状,蹄足,短尾。鹿身体肥硕,胸部有一穿孔。双面磨光,造型优美,做工精细。
玉璜西周晚期
区9意1.7、厚0.4是生200号墓出土,现威于面虑纹。虎为张口,"臣"字眼,尾上卷,珠长9、宽1.7、厚0.4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考王浅豆青色,大部分沁成棕黄色,微透明。双面刻侧面虎纹。虎为张口,"臣"字眼,屋上大两端各有一个单面钻的圆形穿孔,孔背面圆度不规正。
玉璜西周晚期
长9.7、宽1.9、厚0.6 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慕地2009号慕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呈米黄色,玉质温润,半透明。正背两面饰阴线双龙纹。"臣"字眼,眼角线下弯,云纹大耳,头顶上雕出细密平行的曲线作为飘发。璜两端各钻有一个圆形穿孔。
龙形玉佩西周晚期
直径4.5、内径2.2、厚0.4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部分呈褐色。玉龙呈"C"字形,双面雕纹。"臣"字眼,眼角线拉长且向内卷,龙身饰重环纹,嘴部有双面对钻的圆形穿孔。
玉璜西周晚期
长9.4、宽1.6、厚0.4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浅豆青色,大部受沁成棕黄色。玉璜双面饰尖尾双龙纹,两端为龙首,尾部相叠,龙身饰云纹。
蝉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4.1、宽1.6 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整体为三棱形,双面雕。圆眼,尖嘴,双爪前伸并于头部两侧,双翅后敛,并用细阴线雕刻出尾部。正面蝉的尾部正好是背面蝉的头部。两蝉嘴部各有一穿。
蝉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3.5、宽2.5、厚1.2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转国慕地2009号蔡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尾部有浸蚀。整体为长方形。上部饰蝉纹,圆眼,蝉体上有浅阴线雕刻出的双翼,背部雕刻有"人"字形纹。从头顶至尾部有一个单面钻通心穿孔,嘴部有一小孔与通心穿孔相连,便于佩戴。
蝉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3.3、宽24、厚1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貌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大部受记成黄褐色,微透明。圆目凸出,尖嘴,颈部雕刻三道阴线,两翅中间刻二阴线纹,头部刻三道阴线纹。口部有一个模向单面钻穿孔。
蚕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5.15、宽1.2、厚0.4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片雕,蚕为大头,凸目,首尾分为12节。口部有一圆形穿孔。
兔形玉佩西周晚期
长37、高1.8、厚0疗品209号墓出土,现凝一这我吕孤形,下部雕四肢,短尾上翘,头部有一个长3.7、高1.8、厚0.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白玉。整体为弧形,片雕。圆眼,长耳,三瓣嘴,符背呈弧形,下部睡四肢,短尾上翘,头部右双面对钻的圆形穿孔。
玉琮西周晚期高2.6、射径3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白玉,玉质温润,部分受沁为红色。体矮小,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通体素面。
龙形玉佩西周晚期
直径2.6、厚1.4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
物馆。
青玉,乳白色,玉质温润。整体弯曲成环形,头部似猪首,两只叶形大耳竖立耸出于头顶,方形目,吻部前伸。全器中央有一个对钻而成的圆孔,孔内残留有丝织品或朱砂。
人龙合体形玉佩西周晚期
高5.1、最宽1.7、最窄0.9、厚0.7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寄玉,玉质温润光洁。整体为一呈蹲踞状的侧面人。人头戴冠,菱形眼,云纹大耳,身体雕刻为一条技龙头及下唇卷曲成人的胸部及双臂,龙的身体卷曲为人的臀部及下肢。背面只用单阴线刻出一云纹大耳,其余为素面。
琮形玉佩西周晚期
高2.6、直径0.9-1.4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白色,玉质细腻温润。体扁矮,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上部射口为圆形,下部射口则呈椭圆形,一端近射处有一个双面对钻的象鼻形穿孔。通体为素面。
玉佩西周晚期
宽4.3、高3.3、厚0.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慕地2009号慕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光洁,透明。双面雕刻一女子侧面头像,人面为柳叶形长眉,大眼,圆睛,云纹大耳。头部有用细阴线刻成的长发,发梢向内卷,中部有圆形穿孔。人肩部有一站立状的小鸟,鸟为圆眼,勾喙,翘翅,垂尾。
玉佩西周晚期
长5.35、宽2.55、厚0.7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等王玉质温润。整体呈弧面形,应为玉镯改制而成。正面上部雕刻出兽面纹,兽面为瓶状角,",字眼。上部有双面对钻的圆孔。背部光素。
玉饰西周晚期
左∶宽5.45、厚0.75厘米右∶直径4.55、厚0.45 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幕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2件。青白玉,玉质温润。左件器身有裂纹,裂纹处有黄色沁蚀痕迹。整体为圆形、中部有单面穿孔。双面饰鸟纹,鸟为尖勾喙,圆目;右件正面雕琢一对鸟纹,鸟为勾喙,圆目。背面饰龙纹,"臣"字眼,上唇上卷,龙身饰云纹。
玉璜西周晚期
长7.5、宽1.4、厚0.6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整体为半环形,玉璜双面饰人面纹,圆眼,勾鼻,云纹大耳,头上刻出细阴线表示头发。璜两端各有一个对钻穿孔。
玉人西周院期
高44、览2.25、厚2.1厘来
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基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质温润光洁,玉人头部、足部有褐色沁。玉人呈坐姿。头部微向前倾,长脸,尖颌,柳叶形长置,"臣"字眼,高鼻梁,嘴巴宽扁。底部有单面钻孔未穿透。
玉琮西周
直径5、孔径3.8、高2.6厘米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色,局部有褐斑。体呈外方内圆状,中空,通体素面。
人形玉佩西周
高&s8、宽2、厚0.1厘米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慕出土,现于河南博物院。
整么长条形片状。双面均以相同的阴线纹饰和透雕技法组成一蹲坐人形,头上有冠饰并有一孔,可供悬挂。
鱼形玉佩西周
长8.5、宽3、厚0.2厘米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呈扁平弧形片状,两面纹饰相同。圆眼、张口、尾部有刃且分叉。鱼鳍、脊均以简单阴线刻表示,口及脊的中部各有一圆穿。
玉璜西周
长9.5、宽2.3、厚0.5厘米
河南省平顶山市渚阳西土岗遗址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馆。青色。体呈扁半环状,两面纹饰相同。均以双阴线刻夔龙纹,两首相对并有孔可穿系。
玉综西周
高2.6、宽4.4 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东车站花园村西周墓出土,现藏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玉色青中泛白。通体抛光。琮呈扁体,内圆外方,有短射。
蚕形玉佩西周长3.3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东车站花园村西周墓出土,现藏于河南省洛阳
市文物工作队。
玉色呈鸡骨白。圆雕,体微弯曲,双目高突,有足和短翅,足有一孔可穿系。通体抛光。
水晶项链春秋
水晶珠长1-2.7、径0.7-1.2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中路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由水晶珠、绿松石珠和玛瑙珠组成。
人首蛇身形玉饰春秋
直径3.8、厚0.2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1对。呈扁平椭圆环状,大小薄厚相同。两件玉饰皆作侧身人形,正反两面纹饰略有差别,耳佩圆环者为一男性,另件为一女性。
玉人头春秋
高3.8、宽2.5、最厚处1.8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夫人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沁成土褐色。头像圆雕,呈正面形。"臣"字眼,高鼻梁,口微张,长颈,双耳戴环,顶部戴两侧沿下垂的冠帽。自冠至颈有一垂直穿透的圆孔,可供穿系佩带。
玉饰春秋
高5.6、宽5.9、厚0.3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玉质受沁后为深褐色。体为扁平梯形状,上部宽下部略窄,正面饰鸟纹、兽面纹。左右两边及上部边沿分别饰脊牙,下端边沿饰绚索纹。该饰上下端中间各饰一两面钻的圆孔可穿系佩带。
管形玉玦春秋
左∶直径2.3、高2.7厘米右∶直径2.2、高26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蔡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l对。青色,有土沁。体呈不相连的圆柱形,中空,通体饰蟠娄纹,上端口沿饰重环纹。
玉环春秋
直径11.6、孔径6、厚0.3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玉质发灰,为深褐色并有沁斑。体呈扁圆环状,中有一大圆孔。正面以双钩满饰变形的鸟兽纹,背面光素。
虎形玉佩春秋
上∶残长13.7、宽7、厚0.18厘米下∶长14.2、宽7.2、厚0.2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慕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1对。青玉质,局部有轻度浸蚀黑斑。呈扁平片状,一面光素无纹,另一面饰虎纹。虎张口,作爬行状,尾下垂,虎背立一小虎,大虎背和小虎口处共有一圆穿可供系佩。
虎形玉佩春秋
长12.5、宽6.2 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玉质泛青灰色。体呈扁平状,虎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虎身一面通体满饰虎纹,腹部、双肢刻有少许几何纹,另一面光滑无纹饰。口与尾处各有一圆穿,可供穿系佩带。
玉键春秋
必154、上宽4、下宽6.3、厚0.8厘米
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季伦父慕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色平长方形,上端窄,下端略宽并有圆弧刃。器身一面光素,另面饰一符号,器身两面饰有社老的齿牙,钺的上端有一单面钻孔。
虎形玉佩春秋
长10.2、宽4.3、厚0.15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季佗父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1对。青色,局部有侵蚀黑斑。呈扁平状。正面通体饰虎纹,虎张口,尾上卷,作爬行状,另一面光素无纹。虎口和尾各有一小孔可供穿系佩带。
玉璜春秋
长9.5、宽2.1、W0.2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季忙父慕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深褐色。体呈半环形片状。两端饰龙首并连体,龙首为张口,通身饰鸟兽纹,龙首上下边沿各有突脊。两端各有一孔可穿绳系佩。
玉璜春秋
长9.5、宽2、厚0.2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季佗父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1对。深褐色。体呈半环形片状。两端分别饰龙首、凤首并连体、通身饰鸟兽纹。上件上端中部有突脊,另一面光素。两端各有一圆穿孔可供穿绳系佩。
虎形玉佩春秋
长14.6、宽4.4 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虎呈卧姿,低首、弓背,闭口,以粗细不等的阴刻线饰虎眼、耳和身上的斑纹。屋粗长下垂,尖部上卷。口与尾处各有一圆穿,可供穿系佩带。此虎形佩出土时两件,纹饰完全相同,并两两对称从玉材和玉器表面切痕看,当为一块玉材琢成,从中切割而成两件玉饰。
玉梳春秋
长7.6、宽5.1、厚0.4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土沁后变黄。整体为长方形,背略上鼓,两侧各有一突脊。上部两面皆以阴线刻有变形的夔龙纹,下部有18根齿,其中八个齿原有不同程度的残断。
玉玦春秋
直径5.8、孔径1.6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受沁后玉质泛淡黄色。体呈不相连的扁环状,两面纹饰相同,均雕蟠夔纹。
玉簪春秋
长16.2、首径1.6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体呈长圆柱状。顶端有簪帽,下端较细,,中部有穿孔,簪帽周身雕刻云雷纹和绚索纹,簪身亦云雷纹带三周。
玉柄铁匕首春秋
长10.5、宽4、厚0.6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整,匕首柄呈"工"字状。两面纹饰相同,均雕兽面纹和云纹,铁匕身已锈蚀
玉牌春秋
长3.3、宽2.4 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4件。青色。长方形,上下两端各有穿孔,正面饰勾云纹,背
面光素。
玉环战国
直径7.6、孔径4、厚0.3厘米
河南省叶县旧县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体呈扁圆状,中间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满饰谷纹。
龙形玉佩战国
长12.5、宽2.6、厚0.5厘米
河南省叶县旧县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呈"S"状,低首、躬身、尾上卷,通身饰变形的"S"纹、网纹、线纹。龙的前足透雕位于龙的躯体之下、分别向前、向后卷曲、龙身上端中部有一穿孔。
玉璧战国
直径21.4、厚0.4 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金村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体为扁圆形、中间有一圆孔。内外廓各饰弦纹一周,中间满饰谷纹。两面纹饰相同。
玉璧战国
直径20.5、孔径6.9、厚0.35厘米河南省洛阳市金村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体为扁圆形。中间有一圆孔,内外廓各饰弦纹一周,中间满饰谷纹。两面纹饰相同。
龙形玉佩战国
长22、宽3.7、厚0.4厘米
河南省准阳市平粮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色。龙作伏卧状,回首,躯体卷曲,尾部向后斜伸。一侧两足前伸作爬行状,另一侧一足与龙体相连接。此龙卷曲处镂空形成透雕,周边用阴线雕琢轮廓线,通体雕阴线云纹,靠近脊背处雕钻一孔,以供悬佩。
玉佩战国
高3.4、宽3.2、厚0.4厘米
河南省准阳市平粮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日玉,半透明,有茶色沁、质地细润。主体为一正圆形玉璧,上饰谷纹。玉壁两侧各雕一相向的立鸟,鸟冠、嘴、羽尾皆请晰可见。璧下部为相背伏卜的连尾双兽,承托玉璧,双兽连尾处有一圆穿。
玉单战国
直径7.6、孔径2.7、厚0.45厘米
河南省准阳市平粮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部分泛褐黑色。体呈扁圆形、中间一孔。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饰弦纹一周、中间满饰谷纹。
玉管战国
左∶直径2.2、孔径1、高2厘米右∶直径24、孔径1.1、高2厘米
问南省准阳市平粮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对。青白色。体吴圆柱形.中空。左件表面饰蟠龙纹,右件表面饰突起谷纹、卷云纹。
玉璜战国
长9.4、览的出土,现藏于河南r分饰相同。两端饰龙首,中部通身饰蟠隐纹,两端各有长9.4、宽2.5、厚0.2厘米
河南省准阳市平粮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受沁后变为深褐色。体呈扁半环形。两面纹饰相问。两端饰龙首,中部通身饰蟠隐纹,B 一孔可佩带。从璜的风格上看可是春秋晚期留下的遗物。
玉噫战国
直径23.8、孔径6、厚0.5厘米
河南省许昌市张潘乡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体呈扁圆形,中间有一孔。纹饰分内外两区,外区饰兽面纹、内区饰谷纹,两区之间以淘索纹相隔。两面纹饰相同。
双龙形玉骧按国
长59、宽4.7、厚0.2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玉色青中泛黄。璧有内外沿,体两面饰谷纹,两侧透雕卷尾伏龙,龙首上各有一凤鸟,体上饰有鳞状纹。通体抛光。
玉人战国高7.5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铜加工厂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青玉。人作双手置腹前跽坐状。人头顶有圆髻,突目、高髻、大耳。脸两侧有冠带,全身刻饰以大方格、三角和条带纹。
玉兽战国
长15-1.8厘米
例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国贸中心战国慕出土,现藏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6件。青色和淡黄色,兽头昂起,四蹄均曲于腹下,作准备起身状,嘴、耳分明,尾巴甩于股上。
玉戈战国
长13.3、厚0.7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路小学战国墓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玉色青白。短直援、短胡三圆孔穿,长方形直内一角有勾,内上有圆孔穿,援本部有大圆孔穿。援两面分别刻铭"毕公"、"左徒"。通体抛光。
玉龙战国长19、宽1厘米
何南省洛阳市唐宫路战国蔡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年。青玉。勾首、卷角。龙体修长,中部穿孔,一件龙身饰来丝纹,另一件素面。
玉璧秦代
直径15.1、孔径3.7、厚0.4厘米
河南省泌阳县官庄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部分有白沁斑。体呈扁圆形,中间有一孔。两面纹饰相同,内外廓各饰弦纹一周,中间满饰谷纹。
玉璧秦代
直径15.6、孔径4.2、厚0.4厘米
河南省泌阳县官庄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青玉,部分有白沁斑。体呈扁圆形,中间有一孔。两面纹饰相同,内外廓各饰弦纹一周,中间满饰谷纹。
铁芯玉带钩秦代
长19、宽1.5厘米
河南省泌阳县官庄北岗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白玉。带钩断面为半圆形,首尾分别为龙头形,钩身饰勾连云纹,背面有一突起的圆纽。整体共分10节,中穿一条铁扁柱,每节可以活动。节长1-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