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社书院|普宁三大书院

清代同治年间,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奉旨办潮州府以及周边府县累年积案,其力行办事,以手腕强兼谋勇尤善治盗而著称,一时间清理积案众多,使得社会秩序长久不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后世俗称此为方大人清乡。

同治十年,有普宁里湖圩富美李与钱坑林起纠纷,方耀闻知后,准备率兵来办,因事先走漏风声,后经由本地乡绅出面调解,以罚两乡一笔钱而了事。

随后,方耀着令当地乡绅,用这笔钱在里湖关帝面前兴建上社书院,以做教化之用。

上社书院坐东向西,对面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关帝庙,当地人讲,这是一块凤地,也称老爷地。清乾隆十年《普宁县志·庙祠》中载到全县四处关帝庙,此为其一,是里湖古八景之一。书院右前是处于西门溪、火烧溪两水之间的龙门桥,亦建于明代。据载,旧时有火烧溪、西门溪流经圩内,再注入北侧不远处的榕江之中,每当夏秋水涨,桥下水波荡漾,锦鳞游泳,故有鲤跃龙门之称誉,同为里湖古八景。上社书院以左首鲤跃龙门,右首飞凤衔书,取其鲲鹏变化之意,以扶摇直上,成龙快凤,独占鳌头。

《普宁县志》载,里湖上社书院原格局是一座祠堂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三进二天井,两侧有包厢及後包,中厅为讲堂,两旁为学舍,后楼为藏书楼,年学子30余人。

据当地人回忆:书院中间供奉有水师提督方耀的画像,屋顶滴水为琉璃瓦,并装饰有木雕彩绘,非常漂亮,整座书院,通风透气;后楼正座供奉有孔子的神位,每年在八月廿七日,书院发放工资,同时祭拜孔子,方耀大人过世之后,又供奉方耀的神位……

在上社书院中,还竖有一块碑记、一块章程。两块碑刻的内容精辟而详尽,让人称道的莫过于其中所提及:

1、凡临近俊秀,准同入院肄业,即打破地域界限的规定,不拘揭阳、惠来属乡学子来此求学;

2、管理人员以年终考试前三门担任,每年轮流交接,如有发现不公行为,罚后用不与事;

3、不聘本社师长,以杜徇情之弊;

4、对学子行奖励,即以笔墨扇赏之,以昭激励;

5、闲人不得混杂,不宿戏班,不寄上圩人货物,逢游神界石内不许擅搭棚厂;

6、只雇一名勤杂,不力则辞退;

7、书院建成后有剩一千八百余元置做学田,解决了办学经费等等。

上社书院与洪阳城外的崑岗书院、铁山脚下的三都书院,并称普宁清末三大书院。

上社书院自建成后,除1952-1958年间另做供销社之外,一直作教育用,于1988年改建为二层新校舍,现为里湖镇第一小学。 重建后的上社书院,仅剩下大门匾额、两方碑刻、门口一些柱础等。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