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42章)

当王维为崔希逸抱不平时,对于遥领河西节度使的李林甫来说,崔希逸仿佛只是一粒微尘。当他得知崔希逸的死讯时,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那样凶险的战场都没要了他的命,怎么一回到中原就没命了?看来他是没有享福的命。”

李林甫此刻最关心的,是寿王李瑁何时能当上太子?

自733年通过武玉娘向武惠妃表忠心以来,一晃五年过去了。这五年后,他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为李瑁当上太子排除一切障碍。如今,太子和极具竞争力的二王都已去世,李瑁当上太子,无疑就是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了!

不过,世事难料,可惜武惠妃一番费心费力地折腾,最后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武惠妃去世后,东宫储位空悬,李林甫数次劝说李隆基,让他立寿王李瑁为太子,而李隆基却一反常态,一开始不置可否,后来竟绝口不提了。

李林甫最善察言观色,他马上意识到,武惠妃去世后,皇上对太子人选定是改了主意!这晚,李林甫下朝后来寻武玉娘,两人许久不见,自是干柴烈火了一番。待平静下来后,李林甫和武玉娘聊起了立太子一事。武玉娘一脸不解道,为何皇上会改了主意?李林甫斜靠在床榻上,一边搂着武玉娘,一边眯起眼睛,若有所思道:“平心而论,在皇上的三十个皇子中,排行十八的寿王,无论哪一方面都算不上出众。别的不说,就是子嗣方面,也甚是离谱,成亲一年多了,竟还没有一儿半女!”说到这里,李林甫捏了捏武玉娘的酥胸,嘿嘿笑道,“别看我已年过半百,这插秧播种的功夫,可比寿王强了去了!”

武玉娘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却不得不承认,他这身功夫真是没得说,这不,最近又让家里的小妾给他添了一个儿子,算起来,已经是他的第23个儿子了!

看武玉娘脸上有些醋意,李林甫愈发得意,侃侃说了下去:“原先皇上要立寿王为太子,是因为皇上专宠武惠妃,所以爱屋及乌。如今武惠妃去世了,自然要另当别论了。而且——”李林甫忽然停住了,凑到武玉娘耳边,压低声音道,“而且,你也知道,太子和二王之死,全是拜武惠妃所赐。皇上估计也已经猜到了,虽然以皇后的名分厚葬武惠妃,但对武惠妃的狠心多少有些寒心。我琢磨着,皇上会不会担心,若真的立李瑁为太子,太子和二王的冤魂会不会来纠缠皇上?”

李林甫的声音越来越轻,武玉娘越听越是心惊,只觉得背后渗进一股寒意,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双手紧紧环住李林甫的腰,哆哆嗦嗦道:“哥奴,咱们,咱们帮了武惠妃,你说,你说太子和二王的冤魂,会不会也来纠缠咱们?”

“哈哈,我李林甫天不怕,地不怕,区区鬼魂,有什么好怕的?虽说皇上改了主意,但我李林甫做事,向来就是一不做二不休,这太子之位,我还是要替寿王争到底!只有寿王当上太子,才有我李林甫天长地久的荣华富贵、权倾天下!”

听着从李林甫胸腔里传来的强有力的心跳声,武玉娘原本发颤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这世上,只要是李林甫想做的事,好像没有做不成的。有他在,她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和李林甫一样了解李隆基的,还有高力士。不过,和李林甫力荐寿王李瑁不同的是,高力士力荐忠王李亨。

说起来,李亨命途多舛,差点被李隆基杀死在娘胎里。李亨生母姓杨,出身于弘农杨氏(今属陕西),是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杨氏曾祖父名叫杨士达,在隋代任门下省纳言(宰相),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士达的女儿。因此,论起辈分来,杨氏比李隆基大一辈。

710年八月,杨氏嫁给太子李隆基,不久就有了身孕。李隆基本该高兴,但是,当时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大权在握、权势熏天,对李隆基很是猜忌,而东宫中又有许多太平公主的眼线,东宫上下无不人心惶惶。

李隆基也有点畏惧太平公主的威势,担心太平公主抓住杨氏怀孕之事借题发挥,指责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当时,杨氏已怀孕数月,李隆基密谋张说将杨氏腹中胎儿堕去,张说只好送来堕胎药,李隆基亲自煎药,但当晚却梦见神人覆鼎。李隆基醒后马上告诉张说,张说大喜,说此梦是大吉之兆,其实是想护住杨氏腹中的胎儿。李隆基思前想后,最后决定留下胎儿,李亨这才保住了一命,于次年顺利出生,成为李隆基的第三子。

由于太子妃王氏无法生育,杨氏不敢独享为人母的喜悦,只好将李亨交由太子妃抚养,李亨从此成为王氏养子。李隆基登基后,杨氏又生下一女(宁亲公主)。因当年张说解梦有功,李隆基特地将宁亲公主嫁给张说之子张垍为妻,成为一段佳话。

李亨自小就沉默寡言,行事稳重,随着724年养母王皇后病逝、729年生母杨氏病逝后,更是谨言慎行,远离是非,这才躲过了武惠妃的魔爪,避免了三皇子被废杀的悲惨命运。

那么,高力士为何力荐没有母族势力支撑的李亨呢?(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李林甫还能在唐玄宗身边受宠近二十年?

    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李隆基废掉同甘共苦三十年左右的皇后王氏,有抬举武惠妃的意思,由于朝野上下非常忌讳武氏家族(毕竟距离武后时代和武氏子弟跋扈才短短十来年),只能封武氏为惠妃,但一切礼仪待遇等同 ...

  • 太子打算放弃孩子,忽然做了一个梦才罢手,此子贵不可言

    后人现在看李隆基,是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昏庸无能,正好是两个极端.前半生,他先后发动唐隆之变和先天之变,前者从韦皇后手中夺取权力,后者则在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中获胜,稳固了皇位.其实,即使是那个风华正茂 ...

  • 皇上看孙子洗澡,皇孙溅了皇上一脸水,皇上大喜:这屋有3个天子

    唐朝始建于公元618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但他早年时过得很艰难,虽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