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病机探研与诊疗述要
编辑推荐语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病因
2.1.1 行为失当 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营卫失常,体脂增多,体质量增加,久成肥胖,膏脂壅结,妨碍呼吸之气畅通。
2.1.1.1 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营卫生成过多,贮存体内,致成膏脂堆积,日久导致超重或肥胖。
2.1.1.2 劳动不足 劳作能够消耗营卫气血。若多坐少动,或久坐不动,甚至通宵达旦劳作、频繁宵夜,营卫生产增多,尤其是卫气不得消耗势必化为膏脂积储,积久则致超重或肥胖。
2.1.1.3 情志失调 情志所伤,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化失常;思虑伤脾,健运失司。由此影响营卫输布气化,营卫化为膏脂,久则肥胖;或气化失常,痰浊水湿、气滞血瘀,有形之邪壅阻结滞。
2.1.2 禀赋异常 人秉父母精气而成,依赖父母及家庭抚育而长。先天禀赋异常,脏腑气化失和,营卫生化失衡,气血运行失调,易于形成肥胖体质,或因颌面结构异常,如小下颌等,由此成为鼾症好发个体。自幼受父母影响养成的生活习惯,诸如饮食肥厚、口重等,是影响成年后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2.1.3 他病继发 各种致病因素如吸烟、饮酒、反复感受外邪、空气秽浊等,皆能损伤营卫,妨碍脏腑气化,导致痰湿瘀血内生,阻结于鼻腔、颃颡、咽喉、口舌等部位,以致肺系不利,气道壅滞不畅。临床以小儿鼻甲肥厚、鼻中隔偏曲、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多见。
2.1.4 邪伤元神,累及呼吸 肺主呼吸,依赖元神协调。因病损及脑髓,诸如中风、痴呆以及外伤等原因,皆能伤及元神,营卫神机受累,神不使而卫气失和,肌肉迟缓,进而影响气道,妨碍呼吸。
2.1.5 增龄体衰 年长体虚,脏腑亏损,精气不充,筋脉弛缓,睡眠时气道易于塌陷,引起鼾症。
2.2 病机
2.2.1 邪阻肺系,呼吸受累为核心病机 有形之邪壅阻气道,呼吸不畅。各种病理因素,如气滞、湿阻、痰凝、血瘀内结,影响气道通畅,势必妨碍呼吸之气出入,以致鼾症。脏腑气化失调,营卫生化失和,膏脂堆积,形体失塑,或致痰结血瘀,壅阻肺系,气道受阻,呼吸不畅。
2.2.2 继发性病损
2.2.2.1 邪结气滞,壅阻气机 鼾症多责邪阻咽喉,以致呼吸之气不畅。《灵枢·忧恚无言》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邪气阻滞咽喉,妨碍气道通畅,呼吸不畅,气机壅滞。
2.2.2.2 呼吸障碍,危害周身 肺主一身之气,为脏腑之橐龠,气化之动力。鼾症导致清气不入,浊气不出,影响一身之气化。《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鼾症呼吸不畅,清气难入,浊气难出,清浊混杂,气化受阻,营卫失常,久则累及周身。心肺同居上焦,肺病及心,影响心主血脉,发生心悸、脉胀(高血压)等;累及于肾,气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脏腑皆可受其损害,脑髓失荣,神机失和,心神失调。
2.2.2.3 由气及血,损心伤脉 呼吸受阻,气机失常,卫外不固,营卫失和,日久损及心脉,邪气遁脉,结成脉积,或痹阻心脉,或阻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等。积久痹阻血脉,可引发胸痹、中风、眩晕、健忘、头痛等病。
2.2.2.4 伤及脑髓,损害神机 长期鼾症,累及脑髓,损及元神,伤害神机,诸如白天困倦或嗜睡、行为失和、学习困难、情感障碍等。
2.3 病分虚实
实责阳明、虚责太阴是鼾症基本病机属性。鼾症发病与饮食、运动以及禀赋、增龄有关。饮食运动关乎营卫,营卫源自水谷、化于脾胃。胃纳旺盛而水谷悉化为营卫,饮食多则营卫生产过剩久成肥胖,是为邪实责之阳明。脾运失健,运化无力,运化失常,水湿留滞,体质量增加,是为正虚责之太阴。
3 诊疗思路
鼾症临床表现多样,需要仔细识别。本病常见睡眠中鼾声,或见呼吸间歇,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易疲劳;严重者可见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甚至行为异常;或睡眠中出现胸痛、心悸、头痛,或清晨头痛等。
3.1 识证要点
望形体,问症状,识鼾症。鼾症临床常见,但患者未必知道自己存在鼾症,因此,医者临证要心中有数,通过望形体、问症状加以识别。
3.1.1 察形体 看外形:体型肥胖、小颌凹面、颈部粗短、腹部膨满,需高度警惕。望内形:注意是否存在鼻腔狭窄或堵塞、咽腔狭小(超过3级)、乳蛾肥大、舌体胖大、软腭下垂、腭垂肥大或过长等。
3.1.2 问症状 问患者是否存在夜间或清晨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及头痛、血压升高,或高血压难以控制,白天困倦、上午思睡或嗜睡,安静时迅速入睡,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学习困难等。问家人或床伴,患者是否打鼾。
鼾症特别是睡眠呼吸暂停者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常见下巴短、脖子短、“熊猫眼”、面色晦暗或发紫、易疲劳、困倦等;若体检发现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应高度怀疑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必要时可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明确诊断。
需指出,通常肥胖者易发鼾症,但并非只有肥胖才会发生鼾症。
3.1.3 辨虚实 邪气阻滞为鼾症发病的主要因素,日久损伤正气。大凡气道内有形之邪结滞、形体肥胖者多为邪实之征;年老体衰、久病劳损多责正虚,或虚中夹实。部分患者需喉科检查。
3.1.4 详查危害 问询患者是否存在上述表现。了解是否有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胸痹、眩晕、头痛、健忘、神颓、中风等疾病。
3.2 治疗措施
3.2.1 综合治疗
3.2.1.1 调整生活方式 依据患者具体情形,提出合理的饮食、运动建议,诸如节食、戒酒、戒烟、适当运动等。肥胖者常需减重塑形,从而减缓或解除睡眠时气道壅阻。
3.2.1.2 改变睡眠姿势 了解发生鼾症时的睡姿,加以调整,以期减缓鼾症。
3.2.2 纠正气道壅滞 根据专科检查结果,酌情选择外科治疗或器械改善气道塌陷,如持续正压通气;或口腔局部用器械,如下颌前移装置等,从而保持呼吸通畅。
4 内科辨治
内科治疗目的有三:①寻找原发病并予以针对性治疗;②改善症状;③纠正鼾症所致并发症,预防慢病发生。
泻阳明之实、补太阴之虚为治则。祛邪散滞以泻阳明,补虚助运以利太阴,畅利气道,鼓舞气化。祛除壅滞气机与壅阻气道之有形邪结,邪去正复,气道调畅,以期改善或缓解症状。
4.1 阳明热盛
症状:睡眠打鼾,或见呼吸暂停,面赤油垢,心烦少寐,口气秽恶,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治法:清泻阳明,利气导浊。常用方剂:小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方中大黄、枳实、厚朴行气导滞,泄热化浊;瓜蒌、黄连清热化痰;清半夏、夏枯草化痰降逆,清热散结。加减:伤阴,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养阴生津;心烦口疮,加竹叶、莲子心、夏枯草,清心降火;面红目赤,舌红苔少,加怀牛膝、知母、泽泻,滋阴降火;腹满形丰,大便不畅,面色潮红,舌质红、舌苔黄偏燥,脉弦滑,可仿防风通圣散出入。
4.2 湿热中阻
4.3 肝胆湿热
4.4 痰热结滞
4.5 痰瘀阻滞
4.6 脾虚湿困
4.7 气虚血瘀
5 临证心得
5.1 重视鼾症防治
5.2 营卫失和与呼吸不畅互为影响
5.2.1 营卫失和影响呼吸 营卫依赖呼吸为之推动,营卫与清气合成宗气,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营卫失和,必然累及呼吸。营卫堆积形成膏脂,膏脂集结颈项咽喉,呼吸不利发生鼾症。
5.2.2 呼吸不畅影响营卫 呼吸受阻,营卫运行失常,妨碍宗气生成,反致呼吸不利。睡眠依赖营卫和调,睡眠呼吸不利,营卫失和,进而睡眠难安,是以日间精力不足、困倦难耐、情绪不稳等。
5.2.3 通调营卫,畅利气机,改善呼吸 鼾症病因多端,病机复杂,治疗颇为不易。对青壮年及肥胖者而言,减低体质量,控制颈围、腹围十分重要。通调营卫能够促进脏腑气化,畅利气机,祛除湿浊瘀热,可以逐步改善咽腔狭窄,从而减轻咽喉气道之壅阻,最终改善鼾症。
5.3 重视肺系通畅
5.3.1 咽部管理 咽腔狭窄是导致鼾症的主要因素,鼾症又能引起咽喉疼痛。因此,需要重视咽部观察与管理:①戒烟戒酒,减少辛辣刺激性饮食摄入;②避风寒,预防感冒,保持鼻部、咽部卫生,减少感染;③凡见广肩腋项、咽腔狭窄,晨起咽喉疼痛,可以加射干、浙贝母、僵蚕、泽泻、益母草、王不留行等理气化痰、利咽散结、疏利气血,对部分有咽喉症状或咽腔狭窄者有效。射干善于化痰散结,利咽畅气,通利气道,对改善打鼾有益。
5.3.2 注意鼻窒的纠正 鼻为肺窍,乃呼吸之门户。邪结气壅,鼻腔阻塞,妨碍呼吸,需要专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