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窑洞里的“陕北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太行山区涉县有一个小山村,叫沙河。村后有几排窑洞,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黄土崖头挖出的窑洞。上世纪四十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与革命圣地延安、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有着特殊的历史关联。

转战陕北期间,被新华社同志亲切地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级别最高的记者”的毛泽东,后来说过:“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当时的新华总社、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就在涉县沙河。太行窑洞里的“陕北台”,及时播发远在延安的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为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诞生发挥了“不亚于十万精兵”的号角作用!

NO.1

太行窑洞里的“延安声音”

1946年秋冬之际,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料定国民党军队会大举进攻延安,确定了不计一城一地得失,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方针。11月下旬,周恩来作出“即使在战争条件下也不要中断广播”的重要指示。

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延安、山东两块根据地,胡宗南部25万大军进攻延安。毛泽东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并指挥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被迫停播。远在千里之外的涉县沙河邯郸新华广播电台,这个靠改装国民党飞机导航仪作电台发射机、用木炭发电的电台,早已奉命做好接替陕北台播音的一切准备。

3月29日晚,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忽然接收不到来自陕北的声音。为确保党中央的声音一刻也不中断,邯郸台立即决定以陕北台的波长播出《兄妹开荒》唱片,然后反复呼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并重播青化砭大捷的消息。

30日,邯郸台正式接替陕北台播音。从此一年多时间,“来自陕北延安的声音”,随着道道红色电波,从太行山麓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共中央对外广播的唯一通道。

7月中旬,廖承志率队到达涉县西戌镇,至此延安、太行两支新闻宣传队伍实现会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与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合二为一,新华社全面接管新华临时总社,担负起面向全国的宣传任务。新华总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和评论,初稿写出后要用密电发往陕北延安,经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审定后再发回太行,然后正式广播出去。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这一熟悉的声音响彻在太行山的上空,也响彻在全中国、全世界的上空。

NO.2

太行窑洞里的“十万精兵”

涉县沙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红色电波,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有力配合了我党的战略决策,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给蒋介石国民党以沉重打击,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掩护了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行踪,减轻了新华社、陕北台向太行转移的压力。涉县沙河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致使国民党军无线电测向人员产生了很大疑惑,不敢指认“陕北台”已转移到太行山区,谎报陕北台已转移到延安西北方向。蒋介石大为光火,严厉训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移的行踪及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地址。当费尽周折得知在沙河时,连续派遣飞机进行轰炸。由于村子太小,地图上没有标识,敌人多次疯狂轰炸邢台市沙河和武安冶陶,闹了一出“真假沙河”的丑剧。

积极创建对外广播英语频道,广泛号召海外人士支援中国革命。1947年9月11日,涉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打破敌人的新闻封锁,用英语向全世界传达中国革命的真实信息,创造了新中国英语播音的历史。从涉县这个小山村走向世界的英语国际广播,为宣传我党的政策主张,赢得国际的认可和支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里,还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红军回来了》,组织了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文艺晚会直播。

首播“五一口号”,揭开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新的一页。1948年初,解放战争形势高歌猛进。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崩溃,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毛主席提笔将“五一口号”初稿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由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新华广播电台进行广播。“五一口号”迅即凝聚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建国热情,纷纷发出通电,响应号召。

NO.3

太行窑洞里的“新闻人物”

西戌沙河,是新中国红色新闻文化事业的重要成长地和转战地,被誉为红色新闻文化之乡。新华社、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先后在这里转战或创办。《影响新中国新闻媒体事业60人》,其中有40人在沙河战斗工作过。他们手握刀笔,面对话筒,以战士的姿态,在另一个战线上拼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7年冬,滕代远陪同陈毅到沙河看望电台人员,热情勉励大家:“我们当兵打仗是在战场上慷慨激昂的牺牲,你们做新闻工作,是一点一滴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受到毛主席称赞的女播音员钱家楣,1947年5月9日刚刚18岁。作为第一个从延安到达太行山的播音员,她那饱满坚定、激情澎湃的播音,像一颗颗炸弹落入敌人的心脏。我军在撤出延安之后的短短40多天里,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大捷。钱家楣用利剑似的声音播出新华社述评《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胡宗南》:“胡宗南这个'西北王’的好梦必将破灭在西北,命运注定这位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其一生恶事,必在这次军事冒险中得到清算,而且这也正是蒋介石法西斯统治王朝将要灭亡的象征。”

毛泽东在安塞王家湾听到钱家楣那激昂的播音后,动情地讲道:“这个女同志好厉害哟!骂起敌人来义正言辞,讲到我们的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爱憎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齐越,1947年8月,调往涉县沙河村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生涯。他的播音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

齐越回忆说:“我们用生命播音。我们在话筒前见证了新中国诞生前的浴血奋战,我们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们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

留言之窗

*李启||明清山西会馆在全国的发展情况
*忻口战役南怀化惨案
*梁大智||钱庄与票号楹联之内涵
*春旭||边塞都城,大同记忆
*刘建国||鸿门口:渐行渐远的走西口“雁行人”
*太原十大名牌老店
*全国长城第一县——偏关
*冯海||万里茶道大搜寻 ——高明远和他的晋商茶庄博物馆
*西口在历史上如何演变而来
*晏雪莲 孟 伟||从抗战文书看八路军总部秘密后勤保障基地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