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二十三年浙江省造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收藏价值不菲。

光绪元宝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珍贵的光绪元宝钱币记载着清朝惊天动地的历史,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存世量少。此枚浙江省造更是存世稀罕,更为难得是保存完好,表面的包浆自然、历史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都非常大。

两大阵容PK,谁能登顶?

广告

浙江省造七钱二分钱币,目前存世者有“光绪二十三年浙江省造”、“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魏碑(或称草书、尔宝)及“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楷书(或称缶宝)三种,“楷书”版在多数钱币书籍记载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浙江省首座正式的造币厂是在浙江巡抚廖寿丰向朝廷奏准设浙江银元局后,自德国购置机器,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月开铸(魏碑版)。而后来清廷却以各省设局过多,成色重量参差、不便商民使用为由,于该年四月下令除特许外均停铸钱币,因此其即于是年七月奉旨停工,设备拆运至北京,做为筹办“京局”之用,后京局造币厂在次年毁于八国联军战火。浙江当局因此也没有再继续生产钱币。

展开剩余60%

浙江光绪钱币由来: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1897年1月),浙江巡抚廖寿丰请准后向德国购置机器,订购设备时包括样币和模具(见2013年2期《中国钱币》清末五省币模出处考),由于交付时(据德国奥图·拜赫厂档案记录:1898年2月16日即光绪二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交付)正面币面上所标示的“光绪二十三年浙江省造”与实际年份不符,故正面币模弃用。浙江银元局需要正面币模(背面币模随德国设备而来),只好委托当时国内铸模工艺比较成熟的湖北银元局设计(据清末五省币模出处考中记载:湖北和浙江两省铸币机器出自同一贸易商,湖北可能是德国当时为中国提供铸币机的第一个客户),而湖北银元局只是将自己的正面币模去掉“湖北”加“浙江”并铸成样品呈浙江审核(即:背面无作用,只是镶配上去才能铸成正面样品)。由于浙江二字之间距离设计较近,造成“浙江省造”字与字之间距离比例失调,浙江银元局审批未通过,重新要求湖北设计另外一种款式(魏碑字体),正面文字出自于名家陶浚宣之手笔(注:陶浚宣(1846-1912),原名祖望,字文冲,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又号稷山居士,绍兴陶堰人,清末著名书法家,清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湖北志书局任职。

此枚光绪元宝二十三年浙江省造库平七钱二分重24.4g,直径4cm,钱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环镌汉字“二十三年浙江省造”,下环镌中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浙江省的英文省名“CHEH-KIANG PROVINCE”,下环镌库平七钱二分英文币值“7 MACE AND 2CANDAREENS”,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六点花星。背面的英文、六点花星和蟠龙图与“浙江省造魏碑体光绪元宝”相同,其背面英文较粗大,完全不同于“浙江省造楷体光绪元宝”背面的英文(较细小)和龙图。二十三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铸造量极少,传世现存更少。(目前已知现存的不超过五枚)

特别是此枚钱币铸造精美,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即便是对钱币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