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信凯:直刺还是平刺,我对平刺的理解
直刺、斜刺、平刺此三法,均属于针刺方法,且临床较为常用。直刺适用于大部分穴位,而斜刺和平刺常用于头部及深部有重要脏器的穴位。那么这些危险穴位和肌肤浅薄之处是否真的要斜刺呢,斜刺是古人之意吗?答案是否定的。
纵观《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诸多针灸著作,只有浅深之说,而无斜刺平刺之言。头部穴位一般针两分到三分,深部有脏器者四分、五分深,再深者不过八分。
是古人不知深部有脏器、骨骼,不能深刺吗?古人不知规避风险,非也。穴位即是孔隙,一般附着于骨骼、筋膜,经常针灸的医生应该知道,当针灸刺入穴位触碰骨骼时针感会增强,容易出现经络感传。经络感传即是得气。近代有位医家则以此理论创新出“触骨针法”,简而言之就是贴着骨头进针,对各种疾病均可增强疗效。
以下几组照片均为平刺,依古人之言,是否刺到了穴位呢?
印堂、膻中、肩井,此三穴均为平刺法进针,圆圈⭕处即是穴位所在,从穴位处进针,平刺,针尖在哪?穴位在何处?穴位当在下针处的深部两到三分处,我们可以看出针尖所在的位置,已偏离穴位半寸有余,虽从穴位处进针,实则确未刺中穴位。依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言,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显然疗效会有折扣。以下谈谈我自己的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而我的临床体会则是对于印堂、膻中、百会、阳白等穴位,先直刺,后平刺,如刺印堂穴,先直刺进针,行捻转补泻手法,可使印堂周围至眉棱骨处酸胀感明显。用以治疗眉棱骨痛、前额头痛。若治疗鼻炎,则先直刺进针,针尖触碰至骨头,行捻转补泻后,针尖朝向鼻尖。用以治疗各种鼻病。
刺膻中穴如前法,先直刺进针,得气后行补泻手法,可使针感扩散至整个胸中,用以治疗胸痛、胸闷、乳腺增生等,膻中为气海,若调上焦之气,可调整针尖方向,向上或向下,一来可以实施迎随补泻手法,二来可以使针尖刺向病所,以达气至病所之功。
先直刺后斜刺,即不失古人取穴之纲领,又可根据疾病来完成相应补泻手法。临床中灵活运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我对平刺的理解:
1、对有些穴位,深层有重要脏器,我们平刺、浅刺可避开重要脏器,防止意外的发生。针灸之风险,当属伤脏最为要紧。
2、平刺的安全性易于针灸的推广,且对某些疾病疗效显著,为何?
经言: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难经》:七十一难曰: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善治者治皮毛、以及针阳者,卧针而刺之】。此两句名言均可理解为平刺的理论依据。善治者治皮毛,皮者内以应肺,肺主卫属气。凡外感在表之疾病皆可通过平刺、浅刺来调节。如若病位在表,属卫,若误深刺,入营则病不解。所以,也是贺老一直强调外感在表首选拔罐,拔罐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足太阳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尤为适宜。点击查看→贺普仁临床选穴思路(又一篇针灸好文)。
卧针而刺之,即浅刺也,阴阳分表里,表为阳属卫,里为阴属荣,故针阳者,卧而刺之。
3、古人无平刺之言,但刺有浅深之别。如三才针法,天部浅刺皮下等。
近代的平刺或斜刺,虽有别于古人之浅刺,但立论依据和治疗范围确极其相似。
医案:
患者刘女士,自诉患脾胃之疾,言左上腹部,肚脐周围偏左刺痛,遂即给与中脘、天枢、阿是穴,用1.5寸毫针针刺一寸深,两日而未见好转,遂心生疑惑。再次询问患者,患者描述是左上腹皮疼,深层按压也不疼,穿衣触碰皮肤时疼痛。遂改用脐周阿是穴平刺、浅刺用泻法,次日告知疼痛消失,两次而愈。
此案如若深刺,非但不能疗疾,反引邪入里而伤营气。虽疼痛位置在左上腹,深压不痛。触皮则痛,则知病在皮部。故浅刺皮部而愈。
总结:
直刺、斜刺、平刺此三法,各有其优点,虽不可拘泥于教材,肌肉浅薄处及深部有脏器处平刺、斜刺。然而,也要法于古而不拘泥于古,也断不可全用直刺。临证可以灵活运用,当浅则浅。当直则直。某些特定穴,我仍然主张先直刺,后贴骨平刺。既不失古人取穴之大法,又可提高临床疗效。
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各位老师有好的经验,可关注公众号,与之互动,互相学习,提高临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