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蒂散的方义及服法
瓜蒂散的方义及服法
张先生曰:“同样的方剂,咱开不效,别人开就有效。或是别人开方不效,咱们开同样的方就有效,区别在于一个'巧’字”。如,《伤寒论》瓜蒂散催吐,凡是痰饮、食物、水液、中毒,都可用此方催吐。但若仅开瓜蒂散,却不告知患者服药后如何呕吐的方法,患者便往往呕吐不出。
有时患者会来问大夫:“为何服药后仅有恶心的感觉,但不呕吐呢”?
故要告知患者:服后五六分钟应趴下,再以物探吐,可用鸡毛向口中探,轻扫咽喉,此举会引起恶心呕吐。鸡毛较软,不会戳伤患者咽喉。
注意:鸡毛洗一遍干净没土即可,不可反复洗,因鸡毛有恶味,此种味道亦有刺激性,可致呕吐。若是无鸡毛,可用葱白代替。以葱白顶住患者上颚,亦能催吐。
此外,一定要注意患者的体位,要让患者采取俯卧位,用物体顶住患者腹部,才有利于呕吐。
张先生云:此经验得之于一清代医话。该医话提到叶天士应用瓜蒂散之方法。
有一大商自浙江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其间食物中毒。此时,船行至苏州枫桥,于是上岸找大夫诊治。大夫诊病后,令服瓜蒂散,但大商服药后仅有恶心之感觉,但呕吐不出。无奈,只好另请大夫。
此次请的是鼎鼎大名的叶天士。叶天士诊病之后云:仍开瓜蒂散,不换药。惟一不同的是嘱咐了服后的注意事项,即服药之后,多喝水,让患者趴在床上,让他人抵住患者头部,用鸡毛反复探咽喉。果然吐了出来。
张先生总结,此方应用之巧有三:
一是采取俯卧位,低着头,以便于探吐;
二是探吐;
三是用鸡毛里面的恶味来刺激患者。
按:
汪昂《医方集解》曾谈到此方服药后的注意事项曰:“吐时须令闭目,紧束肚皮。吐不止者,葱白汤解之。良久不出者,含砂糖一块,即吐”。
今举出在此,可与张先生之法参互应用。
又按:
关于瓜蒂散之方义,诸位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解释,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曰:“瓜蒂味苦寒,《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寒湿之气,留于胸中,以苦为主,是以瓜蒂为君。赤小豆味酸温,《内经》曰:酸苦涌泻为阴,分涌膈实,必以酸为使,是以赤小豆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泻,寒以胜热,去上膈之热,必以苦寒为辅,是以香豉为使。酸苦相合,则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
《医方考》曰:“瓜蒂苦而善涌,赤小豆平而解热,淡豆豉腐而胜燥,此古人之宣剂也”。
《绛雪园古方选注》言:“瓜蒂性升,味苦而涌,豆性酸敛,味苦而泄,恐其未必即能宣越,故复以香豉汤陈腐之性,开发实邪,定当越上而吐矣”。
张先生的解释另辟蹊径,其谓:“瓜蒂即甜瓜把,味道很苦,不可多服。若多服,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导致中毒。
若是单用瓜蒂,量太少,不能够敷布整个胃部,
若是加上赤小豆或者豆豉,均加工成面状,与瓜蒂调和在一起,总体药量增多,如此即可遍布胃黏膜,起到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