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这个北宋拓本居然有字比现存最早的李祺本还清楚?
《九成宫》拓本从最早的李祺本开始,
到现在的各种印刷版本,
各式各样,何止千万……
然而,一千多年来,
自然的毁损,
人为的破坏,
造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越早的拓本越完整,越清晰。
最早的“李祺本”与宋拓“高凤翰等递藏本”对比
《九成宫》,
以“光”字有没有加框为时间线,
没有框的就是北宋前的。
今天金石书画录拿来分享的《九成宫》呢,
“光”没框,“栉”未损。
是北宋的拓本。
2016年匡时拍了1500万~
“光”没有外框
宋末“栉”字除上三笔头可见外,其余部分已全损,这里还在。
驼油焦墨,墨色极润,
与仅次于“李祺本”的善拓朱翼庵北宋本可以说不相上下。
经高凤翰、郭廷翕、吴式芬、龚心钊递藏,
历经九百余年,
仍完好无损。
用此本与多本宋拓相比较,
发现了不少略好之处。
先看看这个“视”字:
“李祺本”,拓工拓着拓着瞄“抖音”去了?少了一横~
“高凤翰等递藏本”的横好端端地在呢~
再看这个“上帝玄苻”的“玄”字,
末点起笔处还完整地在,北宋拓本再晚点的就有残缺了。
“匪唯乾象之精”的“乾”字
为避讳李承乾,日中加小竖,
朱翼庵本中加了两细横,这里还只有一横。
“有泉”的“有”字,撇末端南宋拓本有泐。
“六日已亥”的“日”字,南宋诸本左上内角有泐。
“昔之池沼”的“昔”字,
南宋之诸本有横裂细纹,此本无。
“咸引谷涧”的“涧”字,
左末点南宋本有泐,此本无。
“龟图”的“龟图”二字南宋诸本均有小泐,此本尚完。
“挹之无竭”的“竭”字,
邓氏北宋本有小泐,党杨本与此本无。
其他与南宋本比较,也没有损坏的还有“侈”“廊”“王”“泉”等:
与“李祺本”再做一组对比:
在多次锤拓之后,
“高凤翰等递藏本”字口略微变细,
但墨色极浓,
跟“李祺本”比起来,
干扰又能小一些。
当然,“高凤翰等递藏本”
也有一些残破,
如“重”字:
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他的
“精光异气,一注目便自有其气象。”
你说呢?
以下干货:
(一)北宋早本:李祺本,每面四行,每行六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二)北宋晚本:内库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吕伯威本,每面五行,每行九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三)南宋早本:李鸿裔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日本三井听冰阁藏;四欧堂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现藏上海图书馆;毕沅本,每面五行,每行八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端方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日本三井听冰阁藏;孝经堂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徐荫田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日本大岛孝信氏处藏。党崇雅本(龚心钊藏甲本),每面五行,每行八字,上海图书馆藏。郭廷翕本(亦龚心钊旧藏),每面四行,每行七字,个人藏。
(四)宋元间拓本:朱钧残本,每面三行,每行七字,上海图书馆藏;书艺文化院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日本书艺文化院藏;玉山草堂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个人藏。黄自元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黄国瑾本(亦龚心钊旧藏),每面四行,每行八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孔广陶(岳雪楼)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刘健之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个人藏;费念慈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上海图书馆藏;龚景张残本,每面三行,每行六字,上海图书馆藏。此本缺一百七十余字,由王澍临补;郑午昌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个人藏;翁方纲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北京市文物局藏;王鸿绪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个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