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人单身”冲上热搜:单身和已婚,谁的后半生更幸福?

作者 | Bella DePaulo,博士,研究单身人士的专家,出版作品包括《摆脱单身》。她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心理和脑科学的学术成员。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Ariel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陈婧铉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安小七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今天,一则“中国超2亿人单身”的信息冲上热搜,并且持续霸屏。

单身者感到自己“有伴”了,并不“孤独”了,而更多人则是对竟然有如此庞大的单身大军感到诧异,甚至表达“担忧”。

其实这并非是一个最新的统计数据。起因是央视财经频道做了一则关于“单身经济”撬动新风口的报道,其中引用了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接近1亿。可以想见,到2021年,这一数字应该更加庞大。

在这则报道中,还有单身人群的经济情况:一线城市,约有40%左右的单身青年处于“月光”,而城市等级越低,“月光”比例更高。四五线城市的单身年轻人,“月光”比例占76%。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42%的单身消费是“悦己”消费,而非单身的消费者这一占比仅为27%。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产生疑问:

这些单身者,到老了该怎么办?

哪怕结一次婚,也好啊!到时候离婚还是不离婚再说。

似乎在社会通常的理解下,单身者和已婚者相比,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后半生是否幸福的问题。

可是,单身者的后半生普遍不如已婚者(曾经有过婚史)幸福——果真如此吗?

个性化的案例不具有参考性,而口说也无凭,因此我们还是想用一则国外的研究来说明问题。

研究关注的就是单身人士在65岁(老后)过得如何,让我们来看看这则研究得出了哪些令你意想不到的结论。

PART1.什么是 “单身压力”?

如果我想了解那些单身人士在65岁后过得如何,我会询问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成功,以及挑战与困难。

但是在社会学家眼里,单身者不总是心理强大、适应力强的,他们反而更加关注单身者生活中的“压力”。

研究者与530名超过65岁的单身者进行了面对面采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受访者取自居住在美国华盛顿州、两个相邻马里兰县。

另外,这项研究没有把单身者都归到一类谈论,而是询问了不同类型单身者(终身未婚者、丧偶者和离异者)的经历。

他们要回答关于“单身压力”的问题,对于以下五项的同意或不同意程度:

1.对你而言,很难拥有活跃的社交生活。

2.你无法与喜欢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3.你觉得未来很艰难。

4.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没人来帮你。

5.你没有能与之分享日常的对象。PART2.谁感到最小程度的压力呢?

以下是研究发现结果:

1、在三组(终身未婚者、丧偶者和离异者)之中,终身未婚者过得最好,他们感到的压力最小。丧偶者感到的压力最大。

2、黑人女性常常比白人女性过得更好,无论是离异者、丧偶者还是未婚者,黑人女性感到的压力最小。

3、在所有男性丧偶者之中,黑人比白人过得更好。对于离异和终身未婚者,黑人和白人男性感到同等程度的压力。

你是否在想,这些不同组别可能会因为很多原因造成他们对压力感知的差异,而也许性别、种族或婚姻状况与之无关?

如果是这样,我想称赞你,你具备社会学博士的头脑!

从统计学上来说,是可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来分析。你能从本质上比较在年龄、健康、收入、教育程度和子女数量方面相似的三组人员差异。

那样的话,任何三组人员感受到的压力差异,都可能与他们处于单身状态的时期有关。

然而,如果你只以某一时间点进行比较,你永远无法确信。把这一限定条件考虑进去,之前的三项研究结果仍是正确的,因为研究者已经把他们能考虑到的其他因素考虑进去了。

因此,在那些影响因素下,这些组间差异是有意义的。

比如,终身未婚者比离异者和丧偶者具备更好的健康和教育状况,以及更高的收入水平。(他们也在社会帮助中得分最低,这一点显得有些奇怪,因为一些“单身压力”中的项目测量的是社会帮助的缺少,而终身未婚者感到的压力最小。)终身未婚者也是子女数量最少,最可能独居的。

PART3.为什么终身未婚者过得很好?

教授们对于为什么终身未婚者在三组中感到最小压力提供了两种解释。我喜欢其中一种解释,而另一种解释无法让我信服。

后者解释说原因是他们“从未经历婚姻关系终止和伴随而来的压力来源”。

你能看出问题在哪吗?

那看来假定只要你没有配偶,你就没有经历过失去,或你经历的失去并没有多重要。

还有!

第二种更合理的解释是“长期保持单身让他们积累了单身生活的经验,例如自主、自立和掌握很多技能。”

终身未婚者的晚年生活不会抱怨单身有多难,因为他们很久以前就掌握了必要技能。

他们享有他们的自由——他们的自主和自立,并且他们很喜欢这样。

让我们再次回顾测量单身压力的这五个项目。

那些最可能说没有社交生活,或者能与之分享经历、感到亲近、照顾他们的人,是那些有过婚史并在这些方面依赖其配偶的人。

终身独身者从不依赖于配偶。

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会与其他人产生连结,比如朋友和亲人。

研究者,提出黑人单身人士——尤其是黑人女性比白人女性过得更好,是有很多原因的,包括他们对人的价值认知不仅限于核心家庭成员,他们能维持更广的人脉网络。

同时,黑人单身人士的比例比白人更高。当单身变得更为常见的时候,你可能更不会为此感到忧虑。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在那些终身未婚的人中,黑人女性比白人女性过得好,那些有过婚史的亦然。丧偶的黑人男性也比白人男性过得更好。

为了解释这种优势,作者查找了其他研究,发现“黑人夫妇比白人夫妇更倾向于维持合理的家务分工。”因此,“黑人在丧偶后更能应对、掌握大部分家庭责任。”

PART4.小结

虽然这一研究是以美国人为蓝本,可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是东西方文化下,对于单身人士都有刻板印象,却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这一研究的结论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当然,本文并不是“怂恿”你一定要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只是提醒你,幸福和单身、已婚并无必然的联系。

END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重新审视受虐型人格:如何理解和帮助为了别人放弃自我的人江歌最后10小时披露:请提醒自己和孩子,远离与魔鬼共舞的人

其实,并没有“负面”的情绪:如何科学处理愤怒、内疚和焦虑

菲利普亲王去世:都在谈他和女王的爱情,我更想讲讲他和他妈

欧文·亚隆:为什么我总是忘记妻子已经去世了?

为什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较成人更难治?

玩暴力电子游戏真的会让青少年变得更具攻击性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