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陈晓醒
二零二一年农历二月初九,妈妈九十三岁大寿,亲友们纷纷带着祝福,带着贺礼提前来到扶沟鸿福家宴大酒店给妈妈祝福。
我的妈妈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
我小时候,印象里妈妈是一位无所不能的母亲。她会纺棉花,会把白白的棉线染成各种颜色,再把染好的棉线经成长长的花线,织成五颜六色的花布。妈妈会做美食,像变戏法一样,发酵好的面,出锅时看到的是面食小狗,面食小兔,面食小青蛙,大大小小的枣花馍。让她的孩子们吃得很香甜很有兴致。妈妈还会算数。这些技能帮助到了不少乡亲们。平日里,经常见有人到我家请教妈妈怎么染棉线、怎么经花棉线,怎么织花布,妈妈也是不厌其烦地说教,常常是到经线场地手把手的教。有时遇到乡亲们买卖东西,会请妈妈算算账。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只念过几天书,那么大的数,你怎么算对的呀?”妈妈说:“我是用心算法算的。”
妈妈心宽,还会调解事,安慰人鼓励人。邻居们遇到想不开的事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常对妈妈讲。妈妈总是劝人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妈妈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在“大跃进”的年代,妈妈正是壮年,和男人一样出力,深翻地压沙,挖河建渠道一点也不落后。夜间还要挑灯给她的公公婆婆及儿女们做衣服做鞋子。
妈妈过去说的话现在看来也是经典。比如:“什么邪也别信,有福压百祸。”“别怕困难,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就是天。”“好东西自己吃了填坑,别人吃了传名。”“做人要讲良心,吃亏是福,多做善事老天爷看着呢,会补给你的。好人有好报。”“别怕人多,是个小鸡带两爪,都会刨食吃。”在教育子女方面好说的一句话是“棍头出孝子”。最能壮胆的一句话是“啥都别怕,杀人不过头点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宽慰着鼓励着她的子孙后代和她周围的人。小时候我一直怀着敬仰之情看待妈妈,感觉妈妈就是一位万能的妈妈。
在我长大一些会辫头发辫子的时候,只要妈妈有闲暇,我会把妈妈用发卡盘起来的长发松开,辫成我喜欢的两条辫子。看着妈妈穿着干净合体的衣服,头上的两条小辫子一摆一摆的,妈妈更年轻了。
这次我给妈妈准备了一个彩色发箍,希望看到我妈妈年轻时候的模样!
妈妈生日那天,坐在饭店软软绵绵的沙发上,她的儿子儿媳们、侄子侄女们围绕在她身边,拉着她的手虚长问暖。有送吃的、有送穿的。妈妈的孙女陈寒冬一家四口开车从几百里外的郑州也早早回来了。当她的孙女陈寒冬把刻有大大的福字的“老凤祥”手镯戴在我妈妈手腕上时,妈妈看了又看,笑了;当用康乃馨扎成的大花束送到我妈妈的怀抱时,妈妈看了又看,笑了;当我在抖音里给妈妈挑选的闪着金光银光的彩色发箍戴在妈妈头上时,妈妈也笑了。
笑着的妈妈就是好看!笑着的妈妈就是美!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遥远的童年,五十多年了,但总恍若就在昨天。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叫陈大楼的小乡村,没有墙之隔的邻居,也有一个比我小一岁叫娥的女孩,我和她是一起的玩伴。一起捉迷藏,一起踢毽子,一起跳皮筋,一起投沙包,一起玩石子。后来长大一些又一起上学,一起割草,一起放羊,一起拾黄豆子。也经历了娥的父母在同一年内患急病突然相继离世的场景。
后来她的姐姐出嫁了,很快她的哥哥也娶了媳妇。她有了新嫂嫂之后,下午放学回家后就开不了房门了,因为在经常放钥匙地方没有钥匙了,从门槛处爬房里的通道也被钉死了。饿得饥肠咕咕也吃不到当时唯一能充饥的凉馍馍了。当时,她哭我陪她哭,她笑我陪她笑。虽然那时的我和她都还小,但记忆是清晰的。真是难忘!
我幸运多了,我放学回家进院子,妈在家不在家,先喊几声妈,“妈,妈!”心里无比温暖,这种温暖就是我活着的依靠,这种温暖冲淡了成长的路途中的不愉快。
现在的我已是快进入老年年龄了,经常会拉着妈妈的手喊几声“妈,妈!”,心里无比踏实,这种踏实化解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更坚实了生活中的美好!
祝愿我的妈妈健康长寿!
作 者 简 介
陈晓醒,女,农工党员,河南省扶沟县人,60后,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