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智能冠名】雷洪钧博士观点|在动力电池比能量持续提升情景下,为何还要推行换电模式?
摘要:换电模式”的推行已经偏离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常轨道。
大家知道,推行换电模式的基本理由有两条:一是动力电池比能量较低,不能满足运营里程的要求;二是动力电池充电时间长,不能满足运营时间要求。目前这两个问题已经在解决之中,且解决效果在持续提升。但是以北京为代表,却在积极推“换电模式”,还有一些重量级的专家,也认为北京的“换电模式”比较成功。
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认为“换电模式”的推行已经偏离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常轨道。主要观点如下:
一、电动汽车不是新东西,说是新能源汽车,却含有新意
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在1881年就已经出现,距今已有137年历史了,比第一辆传统汽车的诞生还早一些。第一辆电动汽车由法国工程师Frenchman Gustave Trouve 制造问世,是一辆三轮电动汽车,整车及其驾驶员的重量约106kg,行驶速度为15km/小时,续航里程为16km,采用铅酸蓄电池供电,由0.1hp的直流电动机驱动。
接下来的20年里,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竞相发展,但是人们更加需要续航里程较远的燃油汽车。因此燃油汽车开始迅速发展。由于燃油车的技术进步很快,电动汽车消失了。
在1897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再生制动,由法国人M.A.Daracq发明实现。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在制动时回收车辆的动能并向电池充电。在20世纪90年代,电动汽车发展到顶峰,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具有同时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比如通用的EVI和法国标致的106Electic。
电动汽车与燃油车一直在一比高下,但因续航能力上不来,其发展缓慢,所以电动自行车、低速的电动车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已经很大,但没有时代意义,不能算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一句话,电动汽车不是新东西,过去意义的电动汽车不能满足汽车时代进步的要求,比如目前低速的电动车,已经不是现代意义的汽车。现代意义的电动汽车,才是新能源汽车。
①现代意义的电动汽车,必须配有新技术、新结构、新动力。这就提升了电动汽车的时代意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是一个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概念;
②过去电动汽车也是用电,电是清洁的。但电是二次能源,现代意义的电动汽车用的电,必须是用新能源,最好是清洁能源发的电,或者说,现代意义的电动汽车,必须有助于新能源的利用。具有这样的内涵的电动汽车,才是新能源汽车;
③现代意义的电动汽车用的电池,必须是环保型。什么是环保型?通俗的讲,过去的电池是不环保的。提醒:目前山东等地的低速电动车用的铅酸电池,被认为不环保,所以说铅酸电池的低速电动车不是现代意义的汽车。
一句话,电动汽车无论是换电,还是充电,或者是车载燃油增程器发电,工程上就是一种电能补充手段而已,其基本目的是提高电动汽车一次性续航里程,满足客户的需要。所谓新技术、新动力结构必须具备新能源时代的意义。
二、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比较,谁更有时代性意义
大家已经知道,具有时代意义的电动汽车,就是新能源汽车,而低速的电动车,连汽车都不算,为什么?理由是它不具备时代意义。发展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时代的要求,这个时代目前对电动汽车提出了3个方面的要求:
①电动汽车必须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目前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有市场,但是用的是旧技术的电池(铅酸电池),不符合这个要求;
②发展电动汽车必须有助于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电动汽车用电能驱动,电能来源渠道比较多,风能、水能、太阳等都能发电,发展电动汽车必须能有助风能、水能、太阳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电动汽车必须有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具体地说,发展电动汽车,必须带动中国动力电池业、电机业、电控业等众多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客观事实表明,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将中国动力电池业推上世界电池行业的第一梯队的位置;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发展电动汽车,是要带动“换电模式”还是“充电模式”的发展?或者说“换电模式”、“充电模式”谁更有助发展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呢?
说简单些,对电动汽车而言,“充电模式”是对车载电池直接充电,而“换电模式”就是把车载电池卸下来充电;原理上,换电模式在充电模式基础上,是对动力电池的充电空间位置,进行了挪动而已。为什么要挪动呢?还是回到了目前动力电池比能量低,电动汽车里程比较短,充电时间比较长的问题上来了。换电模式的提倡者,告诉用户,这个模式能弥补这以上的两个不足。主要理由有:
①可整合电力资源,利用晚上的谷电给电池充电;
②可有序安全地利用现有的供电设施集中补电;
③可一定程度缓解北方气候寒冷时,锂电池充电难;
④对用户而言,可节省补电时间。
对上面理由进行分析。①、②的出发点,有利于供电公司盈利;第③、④点,整车厂是目前有动力电池加热技术、快充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换电模式下,在工程上,必须要求整车设计时,要把便于电池的装卸放在比较重要位置上来,但同时:
①如果把动力电池布置在后背箱里或者发动机舱,必然会导致汽车配重合理性(含底盘应力)、行驶安全性指标的下降;
②如果把动力电池布置在底盘上,对动力电池的保障要求就交给了用户,杂质、雨雪等进入系统的几率越来越大,汽车的安全性指标必然下降;
③电池频繁装卸、固定、连接,电池接口机械磨损加剧,对电池寿命影响会很大。这是基本常识;
④频繁交叉配置不同电池,电动汽车上众多的域处理器数据,就失去的利用价值。这是基本的专业常识;
⑤换电模式下,便于电池的装卸是基本要求,必然导致安装空间变小,电动汽车一次续航里程人为变短。
⑥换电模式在电动公交车上尝试已经失败。
一句话,换电模式表面上是在弥补电动汽车的不足,实质上有碍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目前电池寿命在正常的充电模式下,还满足不了汽车生命周期,如果推行换电模式,必然会减少电池寿命。基本结论是换电模式不具备时代特征。
三、一些电动汽车爱好者,质疑“换电模式”为什么不可以推广?
有例子为证。生活中有煤气坛子和桶装水的桶,商业模式就是“换”的模式。“换电模式”为什么不可以推广。回答如下:
①煤气坛子和桶装水的桶是低质品,装水的桶的价值不到100元,煤气坛子价值不到500元,同时他们可使用时间长。动力电池成本已经是整车的40%以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要求高。动力电池归属谁,谁责任大;
②国家对动力电池管理比较严格。汽车出现安全事故概率比较高,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如果动力电池频繁周转,责任主体也会发生转移。换电模式会导致国家对动力电池管理制度落空;
③汽车出现质量问题,整车厂必须召回。动力电池在使用环节,如果可以由用户端自由频繁周转,出现质量问题,整车厂如何召回?所以说,换电模式会导致国家对汽车召唤管理制度落空。
四、换电模式还有多长时间的生命期?
①动力电池如果比能量长期提升不起来,充电时间长期也不能缩短,推广换电模式也是生命力的。如果有资本愿意推广换电模式,是推动者自己的事情;
②动力电池如果比能量,能支持电动乘用车一次里程500公里,电动公交车一次里程320公里以上,即满足一天的运营里程要求,换电模式就不会再有经济价值了;
③动力电池比能量提升速度比较快。从2008年的80wh/kg,到2018年的300wh/kg,提升接近4倍,还在持续提升,有厂家提出了2020年有500wh/kg产品出现。一句话,动力电池比能量,提升速度越快,换电模式就越来越没有经济价值。可以预计2020年时的换电模式,其寿命基本终结。
五、总结:
一句话,动力电池的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动力电池技术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换电模式是动力电池用户端想出来的办法,是权宜之作。笔者的观点是,整车厂研发新能源汽车时,不要帮倒忙。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一定是可以弯道超车的,其基本指标是可以与传统汽车一次里程PK的。目前城市内的电动汽车里程已经实现满足运营里程的基本要求。这是例证。
我理解,如果能实现白天运营,晚上充电,可以实现了换电模式提出的“削峰填谷”的目标了,电网(供电)就不会对“换电模式”有兴趣了。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动力电池的发展规划,动力电池比能量一定会一年比一年高的。
换电模式的推动者是基于对动力电池的现状了解,而提出的权宜之计。但是其对动力电池发展趋势了解不多,换电模式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和进步是在帮倒忙。
笔者提示,整车厂产品规划工程师要多了解动力电池发展速度和提升的指标,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科学而正确的方案,而不是仅仅站在自己的暂时的市场份额和盈利上,规划换电模式的推广。
注:本文作者雷洪钧博士为扬子江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中科智能网联汽车科学院院长,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专家委员会主任(为12月份的“2018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年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