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水浒之六——历史上最早记叙宋江的文章

1981年2月, 马泰来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发表《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一文。文中所引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记叙宋江的文章。

马泰来196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师承香港大学饶宗颐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何炳棣教授及钱存训教授,于1971年以学生助理的身份在美国芝加哥开始其图书馆事业,随后担任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1987年至1997年)、香港大学图书馆副总馆长(1997年至2001年)、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2001年至2015年)。1997年至2000年曾任美国东亚图书馆理事会。

《捕盗偶成》诗的作者李若水 (1093年-1127年)是北宋末期人,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捕盗偶成》诗原文如下: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啗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路。

《宋史》是由元人脱脱主编修撰的,其中关于宋江的记载多有矛盾之处。这首诗记录了宋江起义由“起山东”到“三十六人同拜爵”的历史事实。由于李若水与宋江是同时期人,是当时的忠烈之士,这首诗又出自他的个人文集,所以被认为真实性比较大。

其实对于研究北宋历史的人来说,李若水这个人并不陌生,不但《宋史》卷四四六有李若水的传记,《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出版)中也有关于李若水的记载。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100页至101页)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初一日,粘罕遣人入城朝贺,颇不为礼。初四日至十五日,皇族后妃诸王累累至军中,日夜不绝。上皇与帝异居,后妃诸王皆不得相见,惟郑后、朱后相从。

十六日,上皇方得与少帝相见,共居一室。时风寒衣宿竹簟,侍御人取茅及黍穰作焰,与二帝同坐,向火至明。粘罕令左右将青袍迫二帝易服,以常服服之。逼二后易服。李若水是时从少帝扈驾至北,因抗言力争,骂虏不屈,虏杀之。粘罕谓群胡曰:“大辽之亡,死节之臣甚众;南朝惟有李侍郎一人而已!”及葬,得一诗于衣襟,诗曰:

胡马南来久不归,山河残破一身微。

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还云飞。

每事恐贻千古恨,此身甘与众人违。

艰难重有君亲念,血泪班班满客衣。

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若水忠义之节,无比伦,达于联闻,为之涕泣”。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故李若水有“南朝一人”的美称。老龙子有诗赞李若水:

若水若冰字清卿,忠心报国有遗风。

奉君忠恕柔若水,对敌勇敢坚如冰。

怒发冲冠斥胡虏,大义凛然伴君行。

忠心自有诚臣在,板荡疾风看英雄。

马泰来先生的发现对于研究《水浒传》小说至关重要。二十世纪以来,那么多的人研究《水浒传》小说,李若水又是宋史中的著名人物,却很少有人仔细拜读他的《忠愍集》,迟至1981年才由海外的泰来先生的发现,岂非咄咄怪事!

附: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注释

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记录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和被招安,是现在已经发现的,最早的记录宋江的文章。我在网上没有看到相应的注释,试着通过《汉语大词典》和《新编汉语辞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对这首诗注释如下: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i]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ii]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iii]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iv]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v]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vi]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啗此曹无乃错。[vii]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viii]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ix]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x]


[i] .这是说宋江起义的发生情况。时间,在“去年”;地点,在山东;作战规模,已经攻城掠地。

[ii].“翦”,旧同“剪”。“翦草如”,形容杀人像割草一样。“九重”,极高的天空。借指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说的是身居统治最高层的宋徽宗。

[iii]. “敕”,是指皇帝的诏书或命令。“黄纸飞敕来”,是指皇帝招安的诏书。“爵”,指爵位。 “三十六人同拜爵”是说宋江等三十六人被招安后封官加爵的情况。

[iv].这一句描写了宋江起义队伍被招安后入城接受检阅的情况,百回本《水浒传》小说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的描写可以验证这句诗。“骖”,读cān,古代指同驾一车的三匹马或三匹马共驾的车;又泛指驾车的马。“肥骖”应该是指健壮的马。“骈”,读pián,指两马并驾。又指并列;并行。“士女骈观”,应该是指东京市民观看宋江的队伍。“犹骇愕”,“愕”指惊讶;发呆。“骇”,读hài,指马受惊。泛指惊吓,震惊。这一句是形容东京汴梁的老百姓看了宋江队伍后的骇异、震惊之状。

[v].“战阵”,指作战的阵法。见《汉语大词典》五卷第242页。“规绳”,指规矩绳墨,比喻法度。见《汉语大词典》十卷第331页。“视前作”,与以前相同。这是说,今年又有杨江起义发生在河北,“战阵规绳”和以前的(宋江起义)相同。

[vi]. “嗷嗷”,拟哀鸣声;哀嚎声;叫喊声。又指众口发出仇怨声。这是说今年又有杨江起义发生在河北,老百姓怨声载道,盼望“官家早招却”。

[vii].这一句里面的啗,同啖,读dàn, ①吃:啗饭;日啗啖荔枝三百颗。②利诱:以利啗之;厚啗人以金。③通“淡”。这是说,身居要职的官员与贤人都认为通过招安来诱使这些造反的人投降官府没有错。

[viii].“嗣”,读sì,指继承;接续;又指子孙;后代。见《新编汉语辞海》第1250页 “虐”,指残暴;狠毒。又指灾害。见《新编汉语辞海》第977页。这是说,招安不是“上策”,诱降政策容易留下后患。

[ix].招安不是“上策”,那么,何为“上策”呢?作者在第九句诗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新编汉语辞海》中有“科派”,指摊派捐税或劳役。“繇”同“徭”,指徭役,“科繇”即统治者向人民摊派的捐税或劳役。这是说,招安不如施行仁政。如果当朝统治者能够减免向人民摊派的捐税和劳役,那些落草为寇的造反者,自然会“归来守条约”。这句诗是整个作品的思想核心,作者主张通过“下诏省科繇”来谋求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可谓远见卓识。

[x].“扪”,读mén,辞海解作抚摸;按压;抿紧。此处引申为“接触”。元城尉是“小臣”,没有门路接触统治集团的最高层,摸不着“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裨”,读bì,又读pí,是指增加;补益。又指辅佐的。“庙”,指皇帝处理政务的宫殿,借指朝廷。“庙略”应该是指国家大计。这是作者自谦了:我怎么能够企图以狂妄之词来使国家大计受到补益呢?据《宋史》记载,李若水的这首诗大约写于宣和四年(1122年)前后,这时他为元城尉,所以自称“小臣”。后来他“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那就不是“小臣”而是大臣了。李若水是参加过“捕盗”活动的,据《三朗北盟会编》记载:“时河朔盗贼起,以捕护功改承仕郎,复以功赏转宣教郎,授平阳府司录。”这是说,李若水在担任元城尉时,曾经“以捕护功改承仕郎”,这样的经历使他对于捕盗活动具有比较深刻的体验,所以才有这首《捕盗偶成》诗的写作。

(0)

相关推荐

  • 大书黄纸飞敕来——梁山招安之谜(之六)

    上回我们讲到,接受朝廷招安,尽忠为国,是两宋时人心目中草泽英雄的理想归宿. 那么,南宋民间对招安之事,还有哪些说法呢? 宋人庄绰在<鸡肋编>里所记载的俚语,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招安频繁 ...

  • 行吟水浒之四十三——乱自上做之高俅

    乱自上做之高俅 <水浒传>小说在梁山好汉之前,先写高俅.金圣叹批评<水浒传>认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此诚为至论. 开篇水浒写高俅, ...

  • 行吟水浒之十六——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 --<水浒传中酒文化>一书前言 辽宁省葫芦岛市法学会  吴玉平 "水浒传中的酒文化",这个题目是我在2010年提出来的. 我从2010年开始深入学习.研究& ...

  • 行吟水浒之十七——一曲清歌祭战魂(六韵)

    一曲清歌祭战魂(六韵) --赴河南电视台录制节目有感 2014年4月初,河南电视台通知我到郑州录制<水浒传中的酒文化>节目,老伴和儿子都不放心.经过商量,决定由老伴陪我一起去.到郑州后,河 ...

  • 行吟水浒之十八——水浒老顽童歌(十韵)

    水浒老顽童歌(十韵) 在全国水浒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节选) (2018年11月10日武汉) 张虹会长为我的<水浒拾遗>一书作序,说我是"水浒达人",这是对于我的褒奖与鼓 ...

  • 行吟水浒之十九——夫唱妇随读水浒

    夫唱妇随读水浒 我研究<水浒传>小说,得到了老伴汤书卿的支持与配合.2014年,我去郑州河南电视台录制<水浒传中的酒文化>电视节目,汤书卿与电视台的编导联系,做具体安排.201 ...

  • 行吟水浒之二十——《水浒传》小说研究中的“通作者之意”

    <水浒传>小说研究中的"通作者之意" <忠义水浒全书发凡>中有这样一段话:"书尚评点,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得则如着毛点睛,毕露神采:失则 ...

  • 行吟水浒之二十一——《水浒》人物之鱼龙曼羡

    <水浒>人物之鱼龙曼羡 <水浒传>小说第七十八回赋曰: 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 ...

  • 行吟水浒之二十二——《水浒》之发愤

    <水浒>之发愤 明代文学评论家李卓吾先生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至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雀, ...

  • 行吟水浒中十五——荤酒与素酒

    <水浒传>小说在第三十九回.五十三回.五十四回有多处描写荤酒与素酒.什么是"素酒"?我曾经与网友反复讨论.我翻查了五六种工具书,最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