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二〇〇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大约五十岁时的作品,出版于二〇〇三年。在描写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同时,奥尔罕·帕慕克也讲述了自己在二十二岁前,即决定放弃画画而立志成为作家前的成长经历,因而也是一部自传。
《伊斯坦布尔》中译本
顺便说一下,在二〇〇五年接受美国《巴黎评论》杂志的访问中,奥尔罕·帕慕克也谈到了此书:“它一半是我到那个时刻(即二十二岁)为止的一个自传;另一半是关于伊斯坦布尔的文章,更确切地说,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看伊斯坦布尔,结合了一些关于伊斯坦布尔的图像、景观、风格的思考,和孩子眼中的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的传记。”(参见《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和歌德的《诗与真》,纪德的《如果种子不死》有点相似,《伊斯坦布尔》也只写到了主人公的青年时期。我们还能想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茨威格其实更多的在书中谈论别人而非自己,而奥尔罕·帕慕克则一边自述,一边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出生于富商之家。
关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除了描绘风景面貌,奥尔罕·帕慕克也重点突出了土耳其的历史,东西文化的冲突,本土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对伊斯坦布尔的感受印象。这几位西方作家分别为奈瓦尔、戈蒂耶、福楼拜。
福楼拜等文化名人在伊斯坦布尔的逗留,仿佛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不少荣耀。我们不禁想到一些类似的故事,例如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朝廷贬到潮州,当地人至今仍缅怀他,尽管实际上他当初被流放到这个瘴疠之地是万分不情愿的。当然,帕慕克也冷静理智地分析了西方人目光中的伊斯坦布尔。
关于作者的生平,帕慕克主要提及了他的家庭以及富人阶层,他与兄长的矛盾斗争,他的初恋爱情,还有他对绘画的爱好,最后却毅然决然地转而从文。由学画而转变为作家,我们可以想起果戈理、易卜生等。不得不说,也有很多作家,其实也是画家,其中包括雨果、吉卜林、D. H. 劳伦斯、黑塞、君特·格拉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