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岁月(后记)(五)

大学岁月(后记)(五)
 
四、盐城中学老师、校友,群友点评摘抄(上)

吉培坤是我大学毕业分到盐中后任教的第一届学生。1966年高中毕业,5月16日,文革正式开场。本是优秀的高三学生,就差一两个月就准备参加高考,原本肯定是本科生,而且是一类大学的本科生,一下子就只能停课闹革命了!他的《大学岁月》,基本上是写实,虚构的不多。读他的文章,我是百感交集,不知说什么好!幸亏文革于1976年结束,他终于赶上了恢复高考。因为基础特好,一考就中了,终于如愿以偿。祝贺吉培坤,好人有好报!如今成了新苏州人,愿他生活顺心,愉快!

——汪  虹(盐城中学老教师)

《大学岁月》读后感:

读完三十三集连载小说《大学岁月》非常感慨,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心写就的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群历经磨难的莘莘学子,从文革动乱打破大学梦开始,十年下乡插队之后,迎来了文革后的首届高考,在而立之年且结婚生子之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最终学业有成,妻儿团圆,获得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美好结局。而这美好结局的背后,是薛松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两行热泪”;是妻子看着三岁的小强跟在王老爹后面拾废纸的心酸;是老高“女儿又生病了,得赶紧回去”的无奈……作者把在求学的过程中,学子以及家人的艰辛付出刻画得十分生动,令人动容。

主人公薛松等人考上大学后面临的经济压力也十分沉重,一个已经成家立业的丈夫,不但不能抚养孩子,还要双方父母在经济上支持,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这一个个家庭咬紧牙关挺过来了。这些情节作者用了浓墨重彩。

小说中的人物有各种类型的代表,如高龄考生薛松,工农兵学员韩梅,也有年龄小好多的应届生等等。年龄参差不齐,水平高低悬殊,这样一群特殊年代的大学生和老师,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代表,作者都给与了正能量的形象,这也是值得赞誉的。

作者在文中穿插了几段爱情,不仅给作品增添了情趣和靓丽的色彩,而且埋下伏笔,吊足胃口,获得读者的热烈反响。

小说真实反映了国家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变革。不忘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者不愧是政教系出身的专家。

六六届高中生,七七级大学生,其中的艰难非亲历而不得知,考上本科已属万幸,两年后又提前毕业,不是不得已谁愿意啊!吉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

 ——丁  坚(上海情愫群群主)

培坤兄的《大学岁月》,经月余连载,今告杀青。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着极其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年浩劫,教育受害尤甚。中学停课,高考之大门关闭了十年之久,这恐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狂风暴雨过后,终于迎来彩虹。高考之门重新开启,一大批有志于科学报国,文化传承的热血青年,经考试,择优录取,跨进了大学校门。

那正是一个百废待兴,拨乱反正的时代,同时又是物质贫乏,缺衣少食的年代。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大学生已为人夫,人父,人妻,人母。他们在刻苦求学的同时,心中牵挂更多的是家庭、父母、子女。求学路之艰辛可想而知。就是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这批学子,咬紧牙关,于艰苦卓绝之中,刻苦钻研,认真完成学业。

大学四年,人物纷呈,性格各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师与生,男女同学的学习、生活,爱情,婚姻等,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定位准确,真实可信。

由此可知,一部好的作品,能打动读者,且能与之互动,心灵得到洗礼和震撼,必定是源于生活,基于真实,而后通过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来反映大环境下一个时期,一批人物的真实面貌。可以说,作者基本还原了那段大学岁月。

重温那段大学岁月,再看今天的大学生们,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条件,天翻地覆,冰火两重天。对于今日之大学生而言,他们无疑是前辈,是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的一辈。我想,阅读此文,应该能够唤起我们,激厉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可以想象,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好人教授在动笔之前,是经过一番复杂的思想斗争的。终于鼓勇气,克难关,下决心,毅然投身其中。笔耕的辛苦与快乐共存。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尤其是我们的后辈知道,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批怀抱负,树雄心而以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大学生们,是如何克服重重阻力与困难,完成学业的。小说真实再现了一代大学生的鲜活形象。可亲可信可敬。事实上,他们学成归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知识扎实丰富,对工作更是精益求精。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的母校。

远去的年代,那一代的大学生,如今都已银丝满头。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风范,乃至他们当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永远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乔永星 (串场晚晴群群主)

学兄好人教授的第三部中篇小说《大学岁月》终于圆满收官了,群内外好评如潮,我很高兴。虽然工作很忙,我还是坚持每天阅读,每天转发其他十来个群,哪怕已到深夜。因为不但我自己丢不开它的引人入胜的情节,其他群的朋友还等着我发给他们看呢!

小说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文字优美。不但真实反映了以薛松、高峻岭为代表的77级老三届大学生艰辛的求学道路,歌颂了他们的顽强的拼搏精神,还描写了以韩梅为代表的文革期间入学的大学生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在韩梅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将继续以她为榜样。

好人教授已经过年古稀之年,但心胸开阔,思想阳光,意志坚定,情绪高昂。为了实现自己藏在心中多年的愿望,把77级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一届的大学生的真实故事、真实历程反映出来,给青年人以教育鼓舞,不辞辛劳,不畏艰苦,废寝忘食,辛勤耕耘,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八万多字的写作,终于如愿以偿,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耿铁生 (串场晚晴群群主)

学兄培坤的作品《大学岁月》已经读完。我作为1973年走进复旦的大学生,1977年1月毕业留校,任系分团委书记和班级指导员,始终与学生滚在一起。七七丶七八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以老三届生源为主体的。我亲见了这段历史。

从《大学岁月》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特殊的岁月、特殊的人群、特殊的经历。可以说,此大学非彼大学,此小说非彼小说。培坤兄精心写作,使《大学岁月》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具有特别的可读性。

培坤兄把当时大学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代表化着小说中的鲜活人物。当我转发朋友圈,引起不少微信好友的追读与共鸣。若有一次漏转,读者会及时提醒,他们要一节不拉,从头读到尾。他们还有转发,发给他们的同学,发给他们的亲人。如果《大学岁月》能出版的话,该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畅销作品。

《大学岁月》在创作上,还显示了作者个人的专业特长。如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都能看到这方面的影子一一政治、哲学、社会。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与“伤痕”文学不同,本作品没有哀声叹气,更无指桑骂槐,而是充分反映了老三届成熟、坚毅、自信的一面,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与信念。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好作品。

如果作者能联系出版,那就更值庆贺了!

 ——嵇鸿群(串场晚晴群政委)

(未完待续)
注:照片均由大学同学提供
(0)

相关推荐

  • 小说连载|| 岁月(16)

    岁月(16) 第四部   我的大学(二) 快乐的果树专业 尽管是"社来社去",对我来说能上大学还是很愉快的.特别是第二年的春天,桃梨花盛开的时候,我们一班同学就进了实验园.我们这是 ...

  • 读书淌成的河||李天霞

    作者:李天霞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个读书日,我权当它是"读书节".阅读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生活中的常态.过节总是开心的事,为这个日子留下一些文字 ...

  • 家务外交,全托闺中妇——读《大学岁月》

    上午,吉培坤兄将他的<大学岁月>大结局的预览稿发给我,并嘱我说几句. <大学岁月>是我这一个月里一直在追看的. 上个月初,同事邱兄推荐了<大学岁月>.读罢,才知道这 ...

  • 老三届(散文)

    老三届(散文) 飞翔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被录取的新生好多是老三届高中生.这是当年爆料的头条新闻! 时隔43年,现在的高中生能与他们相比吗? 我见过老三届毕业生,他们个个爱学习,功底扎实,估计是1 ...

  • 坎坷耶鲁人: 苏炜的人缘与顺逐

    [留美学子]第1936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岁月甘泉>在2017年旧金山演出照 导语 苏炜,笔名阿苍,1953年出生,现任教于耶鲁大学. 王鼎钧先生 ...

  • 随云:回家的感觉(连载)

    回家的感觉(连载)          作者:随云 (十四)青春的岁月像条河  没有找到那片莽林,也没有找到那幢农舍,但我的脑海里却老是浮现原土地公社的知青.舒昌力同学浑圆的脑袋和满脸的傻笑.昌力也是两 ...

  • 大学岁月(五)

    大学岁月(五)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后来的结果不是明摆着吗?"同学继续说:"送到医院紧急抢救,脱离了危险,生下了一个 ...

  • 大学岁月(后记)(八)

    大学岁月(后记)(八) 难忘1977,难忘同学情 (大学同学诗词选登) 作  者:苏大政史系77级 歌唱同学情(歌词) --陆玉贤 同学情,同学情, 同学情是世上最珍最贵的情. 虽有凌云志啊, 金榜难 ...

  • 大学岁月(后记)(七)

    大学岁月(后记)(七) 盐城中学同学.校友,群友点评摘抄(下)   祝贺<大学岁月>完美收官 祝贺吉培坤同学的<大学岁月>中篇小说圆满收官.<大学岁月>描写了一群恢 ...

  • 大学岁月(后记)(六)

    大学岁月(后记)(六) 盐城中学同学.校友,群友点评摘抄(中) <大学岁月>读后感   我回来了!带着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离家别子,四年寒窗苦读.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首批录取,也可称文革后 ...

  • 大学岁月(后记)(四)

    大学岁月(后记)(四) 三.串场晚晴群群友凌震三先生点评 春风拂校园  圆我大学梦 一一吉培坤先生中篇小说<大学岁月>简析 作  者:凌震三   "老三届",这是共和国 ...

  • 大学岁月(后记)(三)

    大学岁月(后记)(三) 二.部分新三届朋友点评摘抄 作为同样的一位过来人,读了培坤兄的作品,倍觉亲切,很受感动.多年前的一幕幕场景又十分清晰地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注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人 ...

  • 大学岁月(后记)(二)

    大学岁月(后记)(二) 苏州大学同班同学点评摘抄(下)   <大学岁月>读后感   培坤大哥写的中篇小说<大学岁月>,从2021年3月5日(正是我们七七级同学入学43年重要的纪 ...

  • 大学岁月(后记)(一)

    大学岁月(后记)(一) 创作感言:吉培坤   今天清晨六点,发完了<大学岁月>最后一篇,我如释重负,顿时轻松无比.终于实现了藏在心中几十年的夙愿,像是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使命,可以好好地休息几 ...

  • 大学岁月(二十五)

    大学岁月(二十五)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玉洁来信告诉薛松的消息,确实是令全家都十分高兴的事情.延城地区革委会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要求延城文教卫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