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5法与时变礼与俗易

题文诗:

神农伏羲,不施赏罚,民不为非;立政者,

然而不能,废法治民;舜执干戚,而服有苗,

征伐者,然而不能,甲兵,而制强暴.

由此观之,法度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

真法法情,合乎人心,利民为本;器械,

因时变而,制宜适也.圣人作法,万物制焉;

贤者立礼,不肖者拘.制法之民,不与远举;

拘礼之人,不使应变.耳不知,清浊之分,

不令调音;心不知,治乱之源,不令制法.

而其必有,独闻之耳,真诚闻广,独见之明,

真情远见,然后,擅道而行.殷变夏法,

周变殷法,春秋变周,三代礼异,何古之从.

大人作法,弟子循之.知法治之,所由生则,

应时而变;而其不知,法治源虽,循古终乱.

今世法籍,与时,礼与俗易,为学者,

循先袭业,据籍守旧,以为非此,旧教不治,

犹持方枘,而周员凿.欲得宜适,致固则难.

【原文】

     夫神农、伏羲不施赏罚而民不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废法而治民;舜执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释甲兵而制强暴。由此观之,法度者,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夫圣人作法,而万物制焉;贤者立礼,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与远举;拘礼之人,不可使应变。耳不知清浊之分者,不可令调音;心不知治乱之源者,不可令制法。必有独闻之耳,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矣。
     夫殷变夏,周变殷,春秋变周,三代之礼不同,何古之从!大人作而弟子循。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今世之法籍与时变,礼义与俗易,为学者循先袭业,据籍守旧教,以为非此不治,是犹持方枘而周员凿也。欲得宜适致固焉,则难矣!


  【译文】

  神农伏羲不实施赏罚,人民也不会去做坏事,而现在的执政者就不可能去废除法令来治理百姓;虞舜执干戚而舞使有苗族臣服。但现在带兵征伐的将领却哪能可以放弃武器去制止暴乱。由此看来,制定法度,是用来反映百姓的习俗,应当宽严缓急适度;器械用具同样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使之适宜使用。

圣人制定法令制度,使普通人受到制约;贤人确立礼节,使无能的人拘泥于礼节。受法制约的人是不可能有远大行为的;拘泥于礼节的人是难以适应变化的。耳朵听觉不能分辨清浊的人,是不可以让他去调整音律的;内心不明白国家治乱根源的人,是不可以让他去制定法令的。具有能听别人难以听到的声音的听觉和能看别人难以看到的东西的视觉的人,才能随心所欲择道前进。
 
  殷朝改变了夏朝的礼法,周朝改变了殷朝的礼法,春秋各国又改变了周朝的礼法,三代的礼法各不相同,哪还有什么古礼法可以遵从呢!如果遵从古礼法,就像长辈立法、晚辈遵从照搬。如果知道法治产生的缘由,那么就有可能应时而变法;如果不明白法治产生的根源,那么因循守旧,套用古礼古法,就有可能最终导致大乱。现在的法典已经根据时势变化而变化了,礼仪也已经随习俗变化而变化了。而那些学者还是因袭旧业,死守法典旧教,以为离开这些就无法治理天下,这实在是像拿着方榫头去装圆榫眼,还想套装牢固适宜,那就难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