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的琴键弹奏爱的旋律

四川师大杀人案,让两个本来有着艺术才华,也可能会有美好前程的年轻人走上绝路。遂想起多年前曾写过药家鑫事件的两篇评论,翻检出来,现在看未免有些单薄、苍白、简陋。命运莫测,人性复杂,很多时候不能简单地归结到一两个因素。但如因果太多,最后似乎也只能归因为宿命。

但说宿命,未必一切就不能改变。按照佛教的说法,业力虽然能够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控制业力却在于我们自己。不是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控制少作一些恶因,世界或者就会多结一些善果。

不知道当药家鑫走上刑场的那一天,他是否意识到,这一天,无数学子正走上考场,也不知道他是否会想起,若干年前他走上考场的日子,那个时候,他和他的父母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是不是也一如头顶的阳光那样耀眼而夺目?

选择在高考首日处决药家鑫,就像是一个残酷的寓言,有人说,这是“中国司法给中国教育的狠狠一巴掌”,也是对高考生和他们家长的最大警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为了让孩子“不能失败在起跑线上”,除了学校繁重的功课外,还要他们去学习奥数、钢琴、绘画……而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追求的都是升学率、就业率……前段时间,一教授不是还对自己的学生扬言,“没有四千万身家不要来见我”吗?这是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群体意识,让中国的教育从始至终都充满了功利色彩。也许,正是这样的教育,才会导致药家鑫连续八刀刺向张妙的时候,心中充斥的只有利害,而没有恻隐和爱。

药家鑫自己说:“我是在压抑的环境里长大的,我经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多次想自杀。”可以想见,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又如何会珍视他人的生命?而他的这种压抑,在某种程度上,不正是来自于父母对他扭曲的爱和期待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一个过分强调竞争和结果的环境里,是很难让一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药家鑫和张妙的悲剧,让我们无奈地看到,有多少家庭和学校,在对于爱和生命价值的教育上,都交了一张血写的白卷。

但愿世间再无药家鑫,再没有一双弹钢琴的手,把《命运》演绎得如此《悲怆》。我更希望我们教育的琴键,今后能弹奏出更多爱与和谐的旋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