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们都误它的意思

常说“不孝有三,不孝为大”,那么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意思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甚至有家长拿去压未婚子女。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其他的“二孝”是什么意思,又是谁提出这个观点的呢?

这句话来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是孟子评论舜结婚时说的话。在这里,我们将多花几句话来告诉你这个故事。

舜的父亲从小就不太喜欢他,尤其是舜的继母过门后,甚至想杀舜。舜长大结婚时,父亲根本没有来主持他,所以舜最终不得不在不告诉父母的情况自行娶妻。

孟子说的无后就是不孝顺养父母,不照顾家人,但孟子说这句话不是批评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原文说舜虽然没有告诉就结婚了,但他犯了不孝“无后”,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告诉父母,却和告诉了一样。

这里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困惑。这个“无后”是指没有后代吗?怎么没告诉我就变成了不告而娶了?

别急,慢慢听我说。其实孟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具体指出另外两个不孝的人具体指的是什么。只提出了“无后”的概念。根据同时期的文献,我们后现代学者总是倾向于把“后”解释为“履行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有歧义就是有原因的,我们不得不聊聊。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赵岐的经济学家,他的遗书是《孟子章句》。他对三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结合我国的国情,尤其是正在读大学或者刚刚从事工作的人。每年回家都被父母催促结婚一定很烦,这就是为什么赵琪的解释是现在普通人最流行的观点。

但是,《孟子》的《离娄句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说到这,我们一定又昏了头。一会儿五,一会儿三,到底是几个?

那我们再回来看看这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我这样翻译会不会有点不一样:

“不孝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无后。”

那么联系现代学者认为的“无后”就是不履行后代的责任,那么我们能理解吗?我们可以把这个“三”理解为一个虚数,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三五团”“三令五申”,再举个例子“我尝日本三省吾身”。这里所有的数字都是虚数。

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作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一,孟子的核心思想也应该是“三纲五常”。因此,一些学者总结了三种不孝:

“不能事亲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事己是三不孝。” 什么意思呢?这其一事亲就是我们上文所述的孝养父母、爱护家人;这其二事君则是说恪守本分、忠于君主;这其三就是说要身正影直、有道德有仁心。”

你什么意思?这一个是上面说的孝顺父母,养父母,照顾家人;第二件事是你恪守本分,忠于君主;第三是要正直,道德,善良。

这个也可以解释。当然,无论三者是否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无后”并不意味着无后代。只有我们都照着的注去做,不仅我们,北宋的《孟子注疏》,南宋朱的《孟子集注》,清代的《孟子正义》,都默认了对“无来世”的解释。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里的句子,怎么理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有道理,就是正确的观点。文学不是一棍子打死各种不同的学科,求同存异才是它真正的灵魂。因为要发展就要延伸,有延伸就会有争论,这很正常。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焚书坑儒”?正是因为这件事,人们的思想受到了遏制,百家争鸣的美好一去不复返了。

但退一步说,按照我们老百姓对这个“无后为大”的理解和使用频率,就算错了,也是迟早要配对的。学者和专家争论他们的,我们用我们的。反正我说出来,你懂我的意思,那它就有它存在的意义了。当大家都认为“1”是“2”的时候,“1”就是“2”。这不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吗?

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如果你认为这个“三”是虚数,那么另外两个孝就没有具体内容了,因为都是虚数;如果你认为“三”是实数,那么你就可以把另外两个孝理解为“事君”和“事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