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讲伤寒第44篇:现代语言解读“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
气和血是人体最基本的两种能量单元。气引导血在身体运动循行,气又起到温煦人体和抵御外邪的作用;血如同自然界的江河湖泊,起着滋养生命和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人体气血的化生取决于五脏六腑的强壮和良好工作状态。一旦气血亏虚,人体的整体生理机能就会下降,抵御外邪的能力也会下降。
与西医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西医强调病毒、细菌对身体的危害;而中医强调“正气”,即人体的气血水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前几篇文章《肾气丸》、《薯蓣丸》都是增加人体精血、改善人体气血水平的调养剂。《金匮要略》第六篇虚劳篇中提到:“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脉大”的含义是人体津血亏虚后脉象就会失去弹性而变得硬起来,津血亏虚阴亏会产生相对的内热,能量过于亢奋体现到脉象上的表现。可比拟自然生态系统,良好的森林湖泊水液丰富,生态系统温和,区域冷热均衡,温差小,一般不会引起大的气流运动;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如戈壁滩,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冷热分布不均,很容易引起空气对流,即我们所说的“风”。身体和自然环境类似,当身体内津血亏虚后,身体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很容易出现冷热调节失恒而出现“内风”,“内风”会加速蒸发消耗人体的津血而让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内风和内热会导致人体的脉象异常鼓舞有力出现所谓的“大脉”,而“大脉”也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看到的中风患者和严重阴亏患者。
“脉极虚”是身体长期虚损,阴亏损及阳虚,阴阳两亏,脉象无法鼓舞起来虚弱脉。
脉大在身体和情志上常表现为忽冷忽热,怕热又怕冷,情绪容易烦躁,火气、脾气大,固执等生理特征。脉极虚在身体情志上常表现为以畏寒怕冷为典型特征,声音微小、情志抑郁为典型特征。
仲景在《金匮》虚劳篇中提到,虚劳有以下几种情况:
上面所提到的脉大或者脉极虚;
阴血严重亏虚型。失血或者常见白血病导致的身体内血液不足、出现的面色苍白,因心脏供血不足的心脏悸动乱跳,喘气等。原文说“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阴阳两虚型。“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气血不足出现的短气,阳虚里急易腹泻,面色苍白。失眠、流鼻血等出现的内热阴虚与阳虚交杂在一起;
精亏无子型。“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chai,病愈),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身体虚劳津血亏虚内热出现的手脚热,春夏天气热会更严重;或者身体虚寒身体的汽化控制力不足,不足以控制精液导致遗精,走路缺乏力气。脉浮弱是精亏内热浮越的原因导致,当精气严重亏损时男子很难生育。
虚劳盗汗型。“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虚劳外表兼证。“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即到了一定年龄虚劳出现的背部脊柱两侧常麻木无力,肠鸣或者腹泻。脖颈淋巴肿大等。
脾肾两虚型。“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脾肾提供的精气、火力不足导致的手脚冰凉、肠胃消化不好的腹满便溏,走路无力气发喘。
精血亏虚型。“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人体精血亏虚后脉道里面开始空了,因此出现脉管变硬的革脉和空脉。内热会导致人体疏导和控制的力量失常,女性出现半产或者崩漏,男性遗精。
上述的8种情况辨证根据情况可以使用到我们前面文章所提到小建中汤、肾气丸,薯蓣丸等。
一旦人体气血亏损后,流通在体内和体表的气血都会整体亏损。人体体表流通的气血起着滋养肌肤和抵御外邪的功能,如果气血亏虚了,气血不足以滋润滋养皮肤脉络,人体很容易出现手脚麻痹、不灵活的现象。
《金匮要略》说:“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阴阳脉微”提示人体的气血均不足,“寸口”脉是上焦心肺的脉,“微”提示不足,人体依靠心脏运血,肺通过呼吸给心脏加压鼓动气血,如果心肺无力则气血对体表的供应和滋养则不足。“尺中小紧”,提示尺脉是人体的肾脉,肾脉小紧是因为肾精和肾阳不够充盈导致的后果。
条辨揭示,当人体虚劳的精气不足时,气血宣发无力滋润体表时,会出现身体麻木不仁、不灵活、僵硬。临床上常见的肌肉偏瘫、手脚麻木都属于此种状况。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构成。可简单理解为“桂枝汤-甘草+黄芪+生姜加量=黄芪桂枝五物汤”。
在前面的《桂枝汤》中我们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桂枝汤的作用具有调和营卫,鼓舞人体气血从体内向外宣发,滋养肌肤和脉络的作用。仲景先生的所有组方里有清晰的“定位”思想,炙甘草的定位是在肠胃,桂枝汤以“定位”中焦肠胃为基础,通过向外宣发滋养皮肤脉络。去掉炙甘草,组方的定位则更加发散和趋于体表。
黄芪:《神农本草经》说,“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黄芪有升举大气的作用,药理可以升举人体的元气上升并加强从内向外宣发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黄芪具有调动人体气血达于体表的作用,所以具有促进肌肉生长,升举中气止泻和治疗皮肤痈脓的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增加黄芪去掉甘草,加大生姜的量,可以加强气血向体表宣达的力量,用来恢复气血在体表的运行解除血痹。
根据仲景“先里后表”的治病原则,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作用机理是从内向外宣发修补体表气血,如果“里”系统特别虚弱时则要禁用,如已经出现身体常便稀肠鸣,盗虚汗时则不能使用。应先加强治疗里系统后再酌情使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常用于手脚麻痹、风寒入侵肌肉导致的面瘫多种病症。现举一例说明。
王父,约65岁,右脸部眼睛周围遭风寒入侵突发面瘫,拉扯嘴角变形,不能自如言语吃饭。在中医院和民间中医处治疗无效渐加重,于2015年夏求助于笔者。观其脉象,弦紧而数急,询问大便小便偏少。之前医生多以镇肝熄风汤为治疗思路,认为年龄已超过六旬,津血亏损导致内风,内风侵扰导致面部肌肉失血滋养,多采用龙胆草、黄芩、决明子等药物镇肝熄风。笔者认为,此患者肝血失养,肝风内动的确是事实情况,但目前的症状发生在太阳之表,而且在脸部,内因是肝风内动,但导致面部瘫痪却是由风寒入侵脸部导致。遂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附子、淫羊藿等药物。7剂后症状大减,连服21剂后基本痊愈。
后世医学家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外一个组方,称作补阳还五汤。组方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7味药构成,本组方也是治疗表现形式为中风导致的气虚血瘀证。夹杂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等状况。
两个方子都以黄芪为君药,不同的是补阳还五汤中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六味药全是用来补血和活血化瘀的。淤血瘀结在身体内会导致人体气血流通不畅而导致半身不遂,肌肉麻痹。在活血补血的基础上加入大剂量的黄芪可让血液的运行更有力量,用气调动血液循环来加大活血化瘀的力量。
通过两个组方的对比,我们会发现仲景先生的组方往往君臣佐使的配伍会更加严谨和合理,桂枝和芍药的组合其实也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功能。在碰到以瘀血为主的血痹证时,在黄芪桂枝汤适量加上活血的药物通常也会有比较好的疗效,但如果入血分的药物过多,反而会降低整个配方的力量,减低气血在体内运动和宣达到体表的力度。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