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离了西凉界:“冬皇”孟小冬秘辛

原载:《档案春秋》2014年第9、10期
作者:沈寂
成名大世界
我大舅父任日暲开戏馆,“更新”舞台股东,与当代上海名伶多有交往。他曾对我说,别小看上海“大世界”游乐场里的大京班,开幕之初,就请来了短打武生李春来、盖叫天、林树森、小杨月楼等几位誉满申城的名伶。
“大世界”创办人黄楚九,对各剧种戏班要求有四大特点:名、新、奇、趣。大京班有名牌却无正宗老生,都是老一辈,没有新人。于是他在上海京剧界物色。正巧有人在城隍庙劝业场原址开办“小世界”,出现一个刚14岁,唱老生的,叫孟小冬。他特地去观摩两场,发现这个小女老生非常出色。有人告知他:这位小女老生是孟家班的人,他更是惊喜。孟家班的创始人孟七,是与谭鑫培同时代的文武老生,孟七的伯伯孟六,是清末名噪一时的“武净”。孟氏门中三代出了九位京剧名角,世间少有。孟小冬年幼随祖辈学艺,后拜仇月祥为师,又自学刘鸿声派,耳濡目染,刻苦学艺,当然成才。如此年轻,又是女须生,真是黄楚九心目中的名、新、奇、趣的杰出人才。他想“挖角”,“小世界”因有合同,绝不肯放。于是黄楚九要求孟小冬在“大”“小”两个“世界”同时演出,如此更出名,也增加收入。“小世界”主办人同意,孟小冬愿意,于是从1919年12月1日起到31日,在大京班连演一个月共40出戏,孟小冬由此而成名。
谁也无法想象,一个刚14岁的少女,虽是孟家班出身,毕竟年少又无舞台经验,竟能在名角如林的大京班里从开锣戏,从配角一直升到演压轴戏,登上“最优秀的须生”排行榜。真是事实,还是传闻有误?多少年来我一直心存疑惑。15年前,我查阅“大世界”当年出版的《大世界报》,该报果然刊登了孟小冬在“大京班”演出的戏单。
1919年11月24日,加上12月1日-12月31日,孟小冬在大世界大京班演出一个月就轰动上海滩,黄楚九怎肯放弃这棵摇钱树?就要孟小冬专演夜场连台本戏《宏碧缘》。《宏碧缘》故事出自唐代武则天时,官宦之子王伦与豪富任正千之妻贺氏私通,并诬任为盗,加以陷害。任友骆宏勋,骆仆余千得到大盗鲍自安、花振芳等人之助,救出任正千,杀死王、贺。恶霸奕—万与骆宏勋为敌,派人设摊打伤骆之表兄。鲍自安得讯,助骆打败奕—万……情节曲折,有文有武。孟小冬有唱功,演骆宏勋。然大京班里缺有武功的须生。黄楚九东探西寻,粉菊花推荐比孟小冬长九岁的露兰春。露兰春以前曾与粉菊花、小金铃等学过武戏,如今两个女伶在《宏碧缘》里合演(露兰春还在日场串演时装戏《枪毙阎瑞生》和《苏武牧羊》)。大世界大京班都是女须生、女武旦,压倒男角,真是阴盛阳衰,乾坤颠倒。黄楚九便将“大京班”改名“乾坤大剧场”。
据杜月笙亲信告知:当时杜月笙已近三十,还只在黄金荣手下当“下手”。他是戏迷,有时被黄金荣妻子派到城隍庙办事,他便顺便白相“小世界”。看到孟小冬日场完毕,坐马车赶场去大世界,他就偷偷坐在马车后面踏板上,混进大世界,在大京班场子角落里看白戏。对孟小冬入迷,一直迷到死。
“冬皇”艳闻
孟小冬在乾坤大剧场合同期满,忽然北上,与情同姐妹的露兰春依依惜别。她到天津后,与自美国载誉回国的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武家坡》等,珠联璧合,一鸣惊人。两人在舞台上扮演夫妻,舞台下成为伉俪,有人迷恋孟嫉恨梅,竟持枪行凶,梅兰芳在孟小冬的保护下逃过一劫。也有一说是梅家不让孟进门。从此两人恋情遂告中断。孟小冬灰心黯然,去天津尼姑庵修身养性。然孟小冬未被悲伤压倒,回北京拜余叔岩为师,闭门深造,成为余派嫡传。偶尔被邀请演出,越唱越红,被报界誉为“冬皇”。1947年,杜月笙六十大寿,邀请全国京剧界名伶唱五天堂会。还特派人到北京登门拜访孟小冬。孟小冬盛情难却,也想趁此机会到上海与全国京剧名伶相聚;为难的是要与梅兰芳见面,说不定还会在舞台上合演。孟小冬到上海,由杜月笙曾与孟小冬同台的爱妾姚玉兰亲自迎接到茂名公寓。杜月笙正在养病,见了孟,顿时痊愈。二十多年不见,当年他在大世界看孟小冬还是豆蔻少女,如今已是独具风韵的少妇,更令他入迷。孟小冬对杜月笙深深鞠躬,不仅仅出于礼貌,还隐藏着别人不知道的助梅救己的感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