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与改变,GTG训练
上一篇专门论述如何构造身体的文章中,提出了“目的论”。这也是从先问“为什么”开始,然后才真的开始。先弄清楚要达成的目标,然后寻找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是方式方法,然后制定执行的计划。前面几步都非常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及根据反馈及时调整。
擅长于投资的雷-达里奥不亏是“老狐狸”,知道一件事不仅仅是先问为什么,设定目标,找到方法,然后执行,中间还要插入一步:寻找问题所在。有方法,也制订了计划,可如果不问缘由,盲目执行,就不去想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法执行计划么?所以,在目标和方式方法之间,还要做这一步的功课:问存在什么问题。我们通常的说法,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发布某个条文,规定所有人不分青红皂白,严格执行。
在健身这件事情上也是这样的。有些理论非常好,方法也非常好,但就是不管用。健身房只有城市里有,而且是较大的城市。小镇上一般没有健身房。一个热爱健身的小伙子,家里有对哑铃,那就相当不错了。
我记得在九十年代,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为了好玩,在主建筑和杂屋之间,架了一根钢管,用来做引体向上。村里那些七零后,凑在一起玩。当时体操的影响很大,这些当年的小伙子受到影响,利用简陋的条件,也一起玩玩“单杠”。不过,这根单杠没多久就被拆掉了,因为其中一个小伙子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要不是下面有人接着,他就头着地,搞不好会摔断脖子。他胆子大,运气也好。估计经这么一吓,以后会很小心了。
在研究完目的后,还要问一句:你所拥有的条件是什么?我碰到很多同龄人,他们统一的说法是让我到健身房里去练,我只是笑笑。说实话,健身房我只在视频短片里看到过。在我三十岁前,根本就没听说过有健身房这回事。也就是说,有些人限于信息接受面较窄,他不知道有些条件可以利用。如果他又想有个强壮的身体,你跟他说,杠铃五组,哑铃五组,他只能瞪着你看,不知道你说什么。
健身房是现代人的发明。在有健身房之前,古人都利用自身体重,利用石锁、竹竿、绳索这样的简单器具训练身体。这些方法都管用。除了想让身体不断地变得更大更大,去参加健美比赛,其他目的的训练,都可以在健身房外面进行。这也不是对健身房有什么偏见,而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人无法到健身房里去接受训练。这里包括:人所处的地点,所能耗费的时间。
关于为什么不利用器械而利用自重进行训练,除了用训练的目的不同这个理由,还有地点不允许,时间不方便这两个理由。人需要为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寻找方法,而不是借口。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于是不得不改变方法,但最终目的不变。
受限的条件,我觉得包括两个:物理条件(地理环境条件)和时机。第一个,地理环境条件,这个好理解。对于一个经常在工地上上班的人,他能利用的是楼梯、钢管这些触手可及的物体,用来做引体向上。还有就是自身的体重。这就决定了他倾向于做自重训练。时机跟工作允许的时间有关,另外,跟年龄阶段有关。
有个常见的段子说,中年人就是“保温杯里泡枸杞”,手表名画佛珠运动鞋,养花养草喝酒吹牛。这是中年人这个年龄阶段会做的事。年轻人要求偶,求发展,所以男女交往的活动,和学习的活动较多。再年轻些,各种尝试,绝不专心于某一项技艺,要学就学天下无敌的本来,其他什么都很难学的进去。就这样,东摸摸,西搞搞。专注于某一项某或几项,是反人性的事。那些钢琴天才、跆拳道或是绘画天才,都是在反人性的日常训练中磨练出来的。他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我倒是认为,在经历了心浮气躁的年轻时代后,随着心态慢慢平和,放弃了各种妄想,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的后青年时代、近中年时代,才是聚焦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期里,有点闲,有点小钱,也不用去做频繁的社交活动,但也不想培养不良爱好,那就琴棋书画,健身遛鸟,种花养草,不一而足。这时候,能够聚焦于一两项事,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所成就。
在技艺上,聚焦是学会和娴熟的唯一法门。而真正的聚焦,则属于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年轻人,和心态平和之后的后青年时代中的人。
再说改变。改变很难。年龄越大,越难以改变。当然,形成新的习惯,很难。一旦形成新的习惯,要改变,需要经历不舒适的过渡期。
一般地,一件事做得七平八稳,效果也看得见,也没有理由要改变。一旦改变,反而有些不习惯,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但有时候,环境条件变化,可利用的时间变了,目标变了,调整和改变就不可避免。不愿意改变,那是对过去的依恋。要迈出这一步,就要重新确认目标,思考现有条件,重新制订计划。
下面说到近期我想做出的改变和调整。自一月份专心于疲劳训练法,想练大肩部,至今已是三个月过去了。除了春节期间因为有一半时间都在喝酒和醒酒,没有训练,以及清明假期,间断了训练,其它时间里,我基本上是每周训练三次。三个月下来,已有明显效果。这时候我就想,是不是该调整计划了?
为什么要调整?因为之前的计划,是为了增大肌肉围度,是疲劳训练法。所采用的训练动作,过去都会,在学习新技能上,没有任何进步。这时候,我想到应该调转方向,改为学习新技能了。比如,慢起手倒立,平板支撑,俄式挺身。
去年一份月,我就尝试前手翻,已经克服了心里恐惧,顺利的时候,能够做出前手翻的动作,这于我是莫大的激励。我在早几年前就尝试前手翻,那时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学会,有点儿耿耿于怀,后来就淡忘,进而放弃了。自由倒立也是,前几年一直在尝试,一直没做成。也是中途放弃了。后来经过检验,是双手的力量和腰部力量不足。于是,又持续训练双手和腰部力量。到现在,自认为基础已经打得差不多,可以再次尝试自由倒立了。
我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强壮、灵活和自由,更是精神上的强壮、灵活和自由。身体上的训练,能带来精神上的训练,这是运动学和心理学研究后的共识。但我一直苦于身体训练上的进步,远远滞后于精神上的进步。这就好比一名剑客,刻意训练剑术,但他的精神能量却一直不能大步跃进,这当然会很苦恼。身体强壮,而精神萎靡,整个人的气质则不佳,不是我想要的状态。
我相信,要训练精神,需要相应的肢体动作。要改变精神状态,则需要不同的肢体动作训练。而要进行不同的肢体动作训练,则要先学会这个动作。要学会一个动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聚焦。反复练,经常练,直到学会为止。
近期我选择了自由倒立这个动作。首先,这是一个考验力量和平衡技巧的综合性动作,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经常练习,能学会;其次,这是一个训练肩部、有益于脑部供血和清醒的动作,这对我这个经常坐着办公的人来说,是绝佳训练;再次,这是一个训练精神的动作,我要学会如何维持倒立状态下的身体平衡。维持身体的平衡,是一种艺术和技巧。训练这个肢体动作,同时也是训练精神掌控技艺、加强力量和学会平衡的能力。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维持心里能量和具体的事件之间的平衡。懂得了平衡的技术,将大大有益于身心、工作和生活。
学习新动作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暴露出身体上的弱点。比如,我训练乌鸦式,肘部和上肢,还有手腕酸疼。这是我以前的练习计划,没有强化到的地方。那么,接下了我的这个训练计划,可以不断强化这些薄弱的地方。这跟我之前学习扬起这个动作,发现抓握能力不够,肩膀力量脆弱是一样的。因为有这样的弱点,所以会采取相应的训练动作来强化。
网上有很多训练慢起自由倒立的教程,这些都很好。但意识到GTG这种训练方法的好处,是在具体的实践之后。中等强度、低次数、高频次,经常练,这是学习新技能的最佳办法。经常练、经常练,自然而然就能学会。而非疲劳训练法,能够保证你可以“经常练”。要是每一次练习都搞得肌肉疲劳,则需要很长时间来康复。这样,学习新技能的时间就会相应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