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巧治病:老龙须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药用根和根茎,性温味辛,入膀胱经。一提到威灵仙,大概只能想到它可治疗风湿痹痛。然究其临床应用,实属广泛。

《开宝本草》首载药用:威灵仙“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症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疗折伤。”唐代名医孙思邈常用黄酒调服威灵仙末治疗腰足疼痛。

1、祛风湿、止痛

威灵仙是一味非常好的治疗风寒湿痹的药,因为它具有善于“走”的性,通行十二条经络,有非常好的祛风湿,通经络,又有止痛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治疗风寒湿痹,是风寒湿痹必选的药物之一。

用于风湿痛而偏于下肢者,可以单用或配桂枝、当归、防风、红花。

用于风湿痛而偏于上肢者,可以与羌活合用。威灵仙性善走,祛风湿,通经络,除痹痛;羌活气厚味薄,性浮以升,偏治上焦风湿疼痛。两药配用,祛风除湿之力增强,治疗痹证关节疼痛,尤以上身痛为多用。

风湿痛、拘挛,可以配羌活、秦艽,五加皮。

气虚血热者慎用 ,气虚者服之必虚泻而成痼疾,以其耗血走气也。血虚而痛,不因风湿者勿服。久服伤正气。

2、腹中痞积

威灵仙具有疏通血滞痰阻,消散积块之功。《本草正义》说:“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普济方》化铁丸治痞积,即用威灵仙、楮桃儿各30g,为细末,每服9g,温酒调下。

3、解毒消肿

威灵仙功擅解除风毒以消肿。李东垣言其:“散皮肤、大肠风邪”。《生草药性备要》谓之:“去风毒”。《普济方》设能消丸治五痔肿痛,下血不止,用威灵仙300g,木香30g,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50丸,荆芥汤下。

4、骨鲠在喉

有的人被鱼刺卡住喉咙时,会用吞饭团、大把吃菜叶的办法强行将它吞下肚里。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取威灵仙36g,砂仁30g,砂糖1盏,水煎温服。《本草备要》:和砂仁、沙糖、醋煎,治诸骨鲠。

5、肝胆结石

威灵仙具有软坚利胆排石之功效。朱良春朱老从《增补雷公药性赋》载威灵仙有“推腹中新旧之滞”中得到启示,常用威灵仙、金钱草、柴胡、广郁金等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有相当的疗效。

取威灵仙60克,煎煮后当茶饮用。或用威灵仙、鸡内金、茵陈各30克、柴胡、白芍各15克、郁金、陈皮、炒莱菔子各10克。对胆管结石、肝胆管泥沙样结石、胆囊结石有较好疗效。

6、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是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多见于血管神经营养传导障碍引起的疾病。病因虽多,但不外寒、热、虚实、风、湿、痰、瘀所致。朱老在辨证的基础上习用威灵仙,发挥其通行十二经络,引领诸药,直达病所的作用,每收佳效。

7、止呃逆

呃逆多由膈肌痉挛而致,虽属小恙,烦恼无穷。用威灵仙、白及、蜂蜜各30g,水煎服,用之多验。

8、足跟痛

足跟痛多因跟骨骨质增生所致,威灵仙除痹止痛,亦能软化骨刺。用鲜威灵仙5~10克捣烂,以陈醋调呈膏状,先将患足热水浸泡5~10分钟,擦干后敷药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连用6~7天。

9、威灵仙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治疗“痛风石”。

金元医家朱丹溪称赞说:“威灵仙痛风之要药也,其性好走,通十二经,朝服暮效。”

10、通便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有阳明热结便秘的患者,众医家都用大承气汤,然大便依然不通,一位叫刘肃亭的老先生,力排众议,单用威灵仙煎煮汤,病人服用后,大便即下,病去。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曾载威灵仙丸,威灵仙、黄芪、枳实治年高气衰,津液枯燥,大便秘结。

11、胃痛

虚寒性胃疼,取威灵仙30-50克,水煎去渣,加入红糖适量顿服,这个方法一定要用红糖或者红枣水兑服,这样通中带补,不会耗伤气血。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如有需要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用,请勿私自盲目试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