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093腹哀:消化不良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太阴脾经的第15穴大横,它对腹泻和便秘具有双重调节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沿脾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16穴腹哀,它是治疗消化不良的要穴,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大坎前的沉降
腹,腹部也,脾土也。
哀,悲哀也。
腹哀,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害。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气不生也,故名腹哀。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腹”字命名的穴位还真不多,仅涉及到了2条经络的3个穴位,并且有两个都在脾经上,且相距不远,一个在下腹,一个在上腹,共同作用于消化系统。
肾经:腹通谷
而以“哀”字命名的穴位,则只有腹哀穴一个,别无分号,可见其独特性。
腹哀这个穴,在以往的医著中论述乏乏,但实际上,它的作用却很重要。在我的腹部按摩中,会经常地触及到这个穴位,这个地方,刚好是软(腹部)硬(肋骨)交接处,也就是我们小标题中的“大坎”,不管是河流的运行,还是交通的运行,只要遇坎的地方必堵,所以,腹哀这个地方是一个堵点。
腹哀这个穴,第一个字好理解,就是腹部,那“哀”这个字就比较难理解了。实际上,大家从上面这张穴位图上,就可以很好理解“哀”字之意了。腹哀穴,位于肋骨之下,而脾经的经气是自下而上上行的,当经气上行到肋骨这个位置时,会遇到肋骨的阻挡,其气必会有折损和衰减,导致大量的脾浊湿气在此沉降,故而悲哀,哀其子(注: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肺与大肠相表里,腹哀刚好位于大肠之上,且是升结肠转横结肠或横结肠转降结肠的转弯处,通常转弯处,气血的运行都会受限)金气不生也(指大肠的金气运化慢了)。
二、足太阴脾与阴维脉交汇穴
阴维脉,奇经八脉之一。阴维,既阴维脉。同阴跷、阳跷、阳维、带脉、冲脉、督脉、任脉八条普通经脉构成小周天。
“维”者系也,阴维脉与六阴脉相联系,维系诸阴经。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沿腿股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
《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
阴维脉有病时,有心痛的症状。《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
(《难经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根据经文所言在此作进一步的分析。阴维阳维之脉有对人体全身气血的维络作用,其特点是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
溢,是满溢的溢,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是满溢外流的气血。
蓄,是储蓄的蓄,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储蓄之状。
环流,指物质循人体的各个不同层次循环流动。
灌溉,指物质对它部输送。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对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及其特性作如下的归纳:
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人体各经满溢外流的气血,阴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水液,阳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气体,水液和气体在阴阳维脉中是存储之状。
而在三焦内部,各个脏器外溢的水液它会因三焦包膜的约束而存在于三焦之内,这样,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三焦内的水液会聚集在腹之下部,水液达到了腹部内外通孔的高度位置后它则循腹部的内外通孔溢向体表,而本穴正是三焦与体表相通的通孔,故体内三焦中的水液会流向本穴的体表,本穴因而也就成了足太阴与阴维交会之处。)
交会穴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所处的位置上,它就好比处于交通要道的交叉路口上,路口疏通好了,各条路都通畅。
三、消化不良的要穴
足太阴脾经上的这个腹哀穴与足阳明胃经上的不容穴,所处的位置均是在肋骨与腹部的交接处,只不过按经脉的走向来看,胃经的经水是从上往下(胃气主降),在不容穴处,刚好是相对较硬的肋骨与柔软的腹部交接处;而脾经的经气则是自下而上(脾气主升),在腹哀穴处也是“硬软相接”,一个不容,一个腹哀,字不同,义相近;不容专治腹部胀气,而腹哀则是专治消化不良;不容是治胃气不降,腹哀则是治脾气不升,同在肋骨之下,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消化闭环。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冷降脾浊
【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五、总结
1、大坎前的沉降
2、脾经与阴维脉交会
3、治消化不良的要穴
这正是:冉冉升起一炊烟,飘至肋骨下缘间,脾浊湿气堆积起,腹哀一穴了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