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
道: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曾仕强先生解读
“道”,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常”,它是恒常,不能常常变动。
道是伏羲氏发现的,他知道一切都有一个总根源。只是当时没有文字,伏羲氏没有办法用任何文字来说明,所以只好不得已“一画开天”。这“一画开天”,那一画,现在叫做符号,当时就叫象。但是,后人就非常地执象。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如果执象,迟早会被象困住,所以决定要破象立道,把伏羲氏当年所没有办法讲出来的说出来“道”,但是不让人执迷于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是用来破道的。
“道”,代表宇宙万象,包含人生的万象都在里面。“常道”就是恒常的道理,这里头有变的部分,也有不变的部分,它就跟《易经》的道理很接近。
傅佩荣先生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万物充满变化,总在生生灭灭,因此一定有来源与归宿,可以暂且称它作“道”,这个“道”是不能够用言语去加以表述的。
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这代表“道”是不可说的。
一切的来源与归宿是什么?从哪儿来?往何处去?来源与归宿其实是合一的,来源就是归宿。因此,人类所能思考的最大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万物与人类这一切的存在如果不是梦幻的话,就必须有一个来源与归宿。
老子的道家就从这个立场出发,为人类找到化解存在上虚无主义的秘方。换句话说,如果肯定这一切不是做梦、不是虚幻的,那就表示它一定有来源与归宿。接着就要去探讨:这个来源与归宿是什么?它能给我什么样的启发呢?由此引发后面一连串对人生的反思以及适当的态度。
南怀瑾先生解读
在不得已的表达中,提出了一个“道”字。不可执著道是一般的常道。
“道”字在传统的古书中,约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孙子说:“兵者,诡道也。”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