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是教师成长“必修课”

黄兆全

校本研修是教师结合自身实践深化反思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各学校应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校本研修平台。

校本研修需要制度引领。目前教师普遍教学负担较重,很多教师校本研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必要的制度是促进教师研修、推进实践创新、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组织引领是督导教师研修的外在动力,而个体的岗位实践与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研修任务的理解和认同则是驱动其研修的内在动力。只有外部的推动力和内在的驱动力达成一致,才能激发出克难攻坚的研修合力。所以,学校既要采取统一的硬性任务驱动以及引领性制度和激励性的督导措施,又要结合个体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岗位职能及发展需求,提岀符合实际的研修任务,指导教师制订基于岗位需求和个人能力基础的个性化研修方案,并为其提供及时的指导、帮助和服务保障工作。

任务驱动有助教研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保证教师在研修与探究中,理论与实践能力确有提高,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学校应确定具体的任务与目标。一方面,将校本研修变为“必修课”。教师的岗位职责是学校依据岗位的常规工作任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确定的,其职责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极大的弹性。很多教师觉得,只有上课与批改作业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没有精力与时间进行校本研修。另一方面,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活跃、个性和兴趣各异、学科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教师不注重专业成长,教学能力就会明显滞后。因此,对教师职责的理解也应当与时俱进。学校应引导教师在深度理解“职责”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修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案具体环节的优化与改进,落实在具体教学活动的细节之中。比如教学规划与设计、学情调研、课例分析、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等,都可以细化为研修任务的一部分。学校应使方案的制订过程、实践过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反思和总结等过程,都成为承载教师岗位研修任务的载体。

课题促进教师开拓创新。有效组织和开展校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需从选题、研究、成果总结推广等三个层面着力。首先,要做好选题和立题工作。校本课题研究的立足点是岗位实践,重点是解决实践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要突破的是实践环节中一个又一个的瓶颈和障碍,目标是优化实践措施、创新实践策略、提高实践技能。其次,要组织和引领教师落实研究与实践工作。在教师遇到依靠个人力量难以突破的障碍或者困难时,应组织团队力量协同攻关,凝聚群体智慧,形成研修合力,协力突破问题瓶颈;同时,还要从研究时间的保证、研究环境的营造、研究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