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骨寺:消失的寄骨寺,藏着银川一段鲜为人知的金戈铁马的故事
序言:前两天写老银川红花渠和高台寺的时候,有几位看官都跟威记提到一个名字:“寄骨寺”。本来想放到后面写的,既然那么多看官想知道这“寄骨寺”的前世今生,那么,今天,就聊聊这个“寄骨寺”吧!
银川永通桥,如今银川人都叫南门桥。是以前从银川出南门到永宁的必经之路,它横跨红花渠,明朝的时候,这桥可是很壮观雄伟的,不像现在,基本都没人会注意到它,更不会想去看看它的样子了
寄骨寺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壹
在很多老银川人的叙述里,都记得南门桥(永通桥)外,红花渠边,有一座寺,叫“寄骨寺”,一直到解放后的六十年代左右都还存在,而且他们的印象还挺深刻,因为里面摆放的是棺材。
棺材和死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寺里有的棺材还裸露着,看着都有些渗人,尤其是小孩子,看到了肯定觉得恐怖,所以印象不深刻才怪。
明朝的时候,寄骨寺就从这条巷子里。其实,这座寺最初并不是叫“寄骨寺”。而是叫“给孤堂”。志书载:“给孤堂,在南薰门外,每岁清明设祭无祀之鬼”。这是官家专门在永通桥外设立的一个灵堂。为什么在明代时候,官家会在此立灵堂,而且银川百姓会有组织地“每岁清明祭无祀之鬼”呢?
贰
这个就要从明朝时候银川的地理位置说起了。
不过说起来真是一匹布那么长。在这里,不是威记这篇要说的重点,简单一点说,在明朝时候,明王朝为了防御强大的蒙古鞑靼、瓦剌的侵扰,于是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边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分别命名大将,统兵守御。而银川也在这条线上,属于“九边重镇”之一。
贺兰山就是界山,如今还有明长城遗址,它们逶迤连绵在贺兰山,给人们诉说着那段鲜为人知的金戈铁马故事!
更直白地说,在明朝时候,银川就是边境,就是前线!所以,明朝时候的宁夏镇(银川)就是个大兵营,此言不虚。正如明代流寓文人潘元凯有诗云:
《贺兰九歌》-潘元凯
塞下由来非乐土,况复城中多斥卤。
四卫居人两万户,衣铁操戈御骄虏。
既然是边境,又是前线,那肯定就要有守卫的兵将,因为那时候的鞑靼经常来侵扰,所以会经常打仗,明清时期,宁夏的兵将都很能打,个个不怕死,将军每次更是在先,很少有说将军贪生怕死的,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后文章会提,这里按下不表)
和鞑靼打仗,那肯定会有伤亡。戍边的兵将来源除了宁夏本地,更多的是来自邻近地区和中原各地。
所以,他们战死后,先是统一找个地方安放灵柩(棺材),然后等到合适的时候送回老家。如果遇到清明还没有送走的遗骸,当地官家和百姓就会前来祭祀,仪式非常隆重。因为,他们是为守卫宁夏镇(银川)而死的啊!暂时不能入土为安,那么祭拜一下也是应该的。
那是对戍边将士们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是给活着的将士们看的,免得他们寒心。毕竟谁都不想死后横尸荒野,任凭鹰啄虫噬。慢慢地,这种祭祀就就成了银川清明节的一个传统。
由于戍边将士大多都来自于宁夏的南方,所以官家就选择了在南薰门外的通济桥(如今俗称南门桥)东面建造了“给孤堂”。同时,在不远处还建造了“遗爱祠”,用以“祀抚夏之有德政者”。
可以说,那个时候起,银川南门桥外红花渠旁的“给孤堂”,就是一个当地百姓的公共祭祀场所,除了清明节,平时虽然人不多,但是初一十五还是有人的。
据说“给孤堂”三个大字匾额挂在正堂,还是首任宁夏总兵何福书写的呢。
这就是“给孤堂”的来历!
叁
到了清朝时期,宁夏不再是边地,这里人们也安居乐业,志书载:“宁夏前称小南京,所谓塞上江南也,民饶富,石坊极多,民屋栉比无隙地,百货俱集,贸易最盛。”贸易多了,外地来经商的,旅行的人也自然也多。有的客死银川,于是,灵柩(棺材)也暂时寄放“给孤堂”
这个时候,叫灵堂就不合适了,于是把“给孤堂”重新改头换面,变成了寺庙的模样,名字当然也换了,叫“济孤寺”(济孤寺读起来是不是和寄骨寺很像?别急,还没到呢,中间还有一段故事),这里也开始变成了当地寄放暂时不能入土为安的人的灵柩之地。
另外,由于迷信,人们又建造了“洞宾祠”,“吕祖台”,因为在八仙中的吕洞宾法力无边,期待他能镇住这些漂游的鬼魂。
“洞宾祠”就在这个路口的左边。在银川民间,八仙是具有甚高流传的神仙人物。
肆
志书载:乾隆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1739年2月2日)地大震,数百年来震灾莫甚于此······宁地苦寒,冬夜家设火盆,屋倒火燃,城中如昼,地多裂涌出黑水,高丈余。
是夜动不止,城堞,官廨,屋宇无不尽倒。震后继以水火,民死伤十之八九,积尸遍野,暴风作,数十里尽成冰海。
乾隆三年,银川发生大地震,一时间地动山摇,城崩屋塌,民众死伤无数,银川城也成了一片废墟。幸存的人们把数不清的尸体暂时堆放在“济孤寺”,等待亲属认领掩埋。
更多的尸骨无人认领,因为很多都一家死光了啊!长时间的尸积成山,虽然最后都掩埋了,但是,那积尸如山的场面久久地留存在幸存者脑海了,于是,“济孤寺”也变成了“积骨寺”。
伍
再后来,“积骨寺”依旧是当地人们暂时安放棺材的地方,只是后来的迁徙来的外地人多了,由于谐音,还有口音上的差异,加上暂时寄放棺材的缘故,“积骨寺”也变成了“寄骨寺”。虽然读音一样,但是,写起来却不再觉得阴森恐怖,人们更加乐于称为“寄骨寺”了。
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寄骨寺”也消失了,因为不用再暂时寄放棺材了啊!老银川们也只是记得“里面有的棺材都是裸露的,挺渗人,门口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人称“鬼拍树”,一起风,树叶啪啪作响,就像拍手一样!”
“给孤堂”-“济孤寺”-“积骨寺”-“寄骨寺”
这才是“寄骨寺”前世今生的完整脉络。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银川头条#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