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字符的起源、传播和意义(《共命之鸟》章节改)
在很多人观念中,以为卍字符是来自佛教。随着一些神神叨叨的自媒体文章传播,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了卍字符并非起源自佛教。
本文首先来看一个象镰刀形的四叉螺旋纹图案,其在商周青铜器上也可以见到。如山西晋侯博物馆展出的西周时期青铜礼器猪尊上就有镰刀形四叉螺旋纹装饰图案。
(西周时期猪尊,复制品,作者实拍于晋侯博物馆)
这种四旋臂螺旋纹符号类似于万字符(卍与卐,Swastika),这是一种古老的与“宗教文化”有关联的几何图形符号。据穆克蒂·贾恩(Mukti Jain)所说,这个符号发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用猛犸象牙制作的一只鸟的雕像上,发现于乌克兰梅津,年代为15000年。在瑞典境内发现12000年前刻画于岩石上的万字符形日轮图案。8000多年前的美索布达米亚北部的萨马拉文化也已经出现了万字符。万字符可以认为是四旋臂螺旋纹的一种特殊形式,有顺时针右旋和逆时针左旋两种基本表达。逆时针万字符在8000多年前的保加利亚德维塔什卡洞穴里发现的陶器上有发现。右旋卍符号在佛教中是吉祥的标志,佛教传入中国后,唐代的武则天把右旋卍符号定音为“万”,唐代高僧玄奘把左旋卐符号翻译为“德”。由于逆时针左旋卐字符曾经被德国纳粹使用而被人厌恶。然而万字符是古文明一个强大符号之一,横跨许多大陆和文化,它有许多变化样式。
(世界各地万字符的各种变化样式,维基图)
下图这只碗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挖出来的,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萨马拉文化的陶碗,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现收藏于德国柏林近东博物馆。碗的中心是一个右旋的卍字符号。设计包括外围三层不同图案的轮圈,最外一圈类似雷纹装饰图案,环绕一圈有八条鱼,游向中心的四条鱼被四只鸟用嘴叼住。
(美萨马拉文化的陶碗,6200-5700BC,
柏林近东博物馆,维基图)
(乌鲁克时期伊朗苏萨出土的陶碗)
这个符号被用在修炼文化上,对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宗教具有精神意义。从考古记录看,万字符出现在印度河流域至少有4500年历史了。哈拉巴文明印章上可以见到“成熟且几何有序”的万字符。在印度诸教中,万字符与修炼文化紧密相关,它与修炼过程中能量的唤起与聚集有关。直到今天,这个符号仍然可以在印度寺庙、公共汽车、出租车和书籍封面上大量地看到。印度教的庙宇、标志、圣坛、绘画、肖像学里充斥着各种万字符号,它还出现在婚礼、节庆、仪式、房屋、门口、衣服、首饰、甚至是食物的拼盘上面。
(古印度河哈拉帕印章,大英博物馆)
在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小河沿文化中都有出现万字符,尤其是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各种螺旋纹、太极纹、十字纹和万字符都有大量出现,既有标准万字符,又有大量中国风格的特殊万字符。马家窑文化彩陶罐上有与哈拉巴印章上的图案完全一样的万字符几何图形。古巴蜀国铜带钩上也有类似万字符。在中国历代器物上使用万字符都表示有吉祥寓意。中国紫禁城建筑上有万字符与长寿图案,类似的设计在整个皇城都能找到。在中国传统中式镂空门窗花格上常可见到连缀的万字符样式设计。
(马家窑文化陶碗)
(马家窑文化陶罐)
在署名作者为张远山的“良渚系列解密”文章中,给出了一些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中发现的四联十字结或万字符符形纹丝。其中安徽凌家滩遗址发现的四联纹与西班牙卡斯特罗文化中出现的四联纹丝基本类似。这些纹丝与“中国结”也有相似之处。
与印欧人有关的青铜和铁器时代文化中频繁出现万字符,比如伊利里亚人、印欧伊朗人、希腊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它也被北欧部族使用,古代欧洲德鲁伊人和凯尔特人也使用这个符号。万字符在欧洲地区许多被发现的文物中出现。它也出现在黑海和里海周围的青铜和铁器时代文化中。可以在超过4000年前的特洛伊(Troy)古城的遗存中找到。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西部有著名的“万字之石”(Swastika Stone),一些石头上保存有古代雕刻的万字符号。其设计形式类似于意大利塞勒罗(Sellero)地区卡莫尼卡谷地(Camonica Valley)发现的“康乃馨玫瑰”(Camunian rose)万字符石刻。
早期的基督徒也用十字鞭或万字符号作为他们的象征之一。这个符号也被用在古希腊各种陶器和青铜器上作装饰符号。
(有万字符、八角星玫瑰和蛇纹的古希腊彩陶,约公元前780年)
在非洲库什地区考古挖掘的陶器上也发现有万字符。在西非和埃塞俄比亚地区也发现有万字符。下图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1550–1295BC)的双色陶瓷碗。中心是个类卍字图案,有9朵莲花,4条罗非鱼,其中三条鱼嘴中含有莲花。整体造型类似四旋臂螺旋。万字符有一种变形,四个旋臂被截短了,西方叫Gammadion或Fylfot(希腊十字形)。几个世纪以来,这种符号发生在不列颠群岛、欧洲其他地方、小亚细亚和非洲的世俗和神圣环境中。这种变形的万字符在前哥伦布时代的秘鲁兰巴耶克文化陶器上也有发现。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陶瓷碗,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秘鲁兰巴耶克文化早期陶器上万字符)
万字符也是遍布于前哥伦布时代的南北美洲大陆地区重要符号之一。在北美俄克拉荷马地区发现的贝壳杯上有用四个长羽毛的角蝮蛇作四旋臂的类万字符图案,中心是十字太阳轮。在玛雅文字和中国甲骨文字中,都有万字符形文字。
欧洲人的万字符假说通常是与青铜时代的十字太阳轮联系起来。法国学者勒内·盖农(RenéGuénon)认为万字符代表北极,象征围绕固定中心或轴的旋转运动。在这一点上,具有与中国传统阴阳符号的类似意义。根据研究了辛塔什塔文化(Sintashta culture)中一些最古老象征符号的俄罗斯考古学家詹纳迪·兹达诺维奇(Gennady Zdanovich)的说法,万字符象征着宇宙,代表以小熊星座和大熊星座为核心的旋转星座。同样地,根据勒内·盖农的说法,万字符是通过观察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在绕极星旋转的四个季节阶段中而绘制的。在署名作者为张远山的良渚系列解密文章中,把万字符称为“四季北斗绕极符”。在印尼巴厘岛、北欧地区类佛像的双盘坐人像、紫禁城建筑上还可见到外折的特殊万字符,其形状更容易与“四季北斗绕极符”相联系。
(外折万字符与四季北斗指向,引张远山文图)
(北京紫禁城建筑上的外折万字符和长寿符)
北京白云观建筑屋檐也全部用这种外折卍字符装饰。
(2019年7月14日作者实拍于北京白云观)
卡尔·萨根(Carl Sagan)在他的《彗星》(1985)一书中,复制了一中国汉代丝织品上的图画,其中展示了彗星尾巴的种类:大多数是简单的彗星尾巴的变种,但是最后一幅似乎显示了彗星核,从彗星核伸出四个弯曲的臂,让人想起万字符。萨根认为,在古代,一颗彗星可能已经接近地球,以至于由于彗星的旋转,从彗星流出的气体射流变得清晰可见,这导致万字符成为全世界的象征,但这种说法虽然属于猜测。
(西汉帛画星图,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
鲍勃·科布雷斯(Bob Kobres)在1992年的论文《彗星与青铜时代坍塌》中指出,汉代彗星丝织品上的万字符式样彗星被称为“长尾雉星”,因为它类似于鸟的脚或足迹,他建议在中国之外继续寻找鸟与彗星之间的神秘联系。而发现于乌克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万字符的鸟雕塑是在阴茎类物体附近被发现,学者认为这可能又支持万字符的曲折图案是生育象征的说法。而在汉文化习俗中,鸟与阴茎确实又存在关联。河姆渡文化中发现有“四鸟万字符”。
(河姆渡四鸟万字符,引张远山文图)
如果万字符确实与鸟有关联,加上螺旋纹与盘蛇有关联,还可以推理这些抽象符号是鸟蛇文化符号的某种抽象表达。笔者可进一步推测万字符与鸟蛇、螺旋纹等符号一样,最早或起源于西伯利亚古北欧亚人,并随着古北欧亚人的扩散而传播。做此推测的一个原因,居住于西伯利亚高纬度地区的古人们更易于观察到北斗围绕北极旋转的天象。
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