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个好友集体裸辞,造农场隐居,人手一项特长
本文为“一条”原创,不得私自修改、编辑、搬运,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姑娘刘露蕊,是个90后,
两年前,她辞掉了高薪工作,
带着5个相识多年的好友、4只狗,
跑到北京郊区的山谷里,
徒手建造了一个20亩的农场。
主体建筑由600块石头房堆砌而成,
还有一个拱形的连廊和景观水池,
从远处看,像极了一座独立的城堡。
很多空间都是为好友们能宅在一起设计的:
能满足多人瘫坐、喝酒的壁炉区、
可以一起搭帐篷露营的大草坪,
连家具都是自己原创的。
室外比室内更有趣:
可食用花园里,
花花草草都可以直接摘下、做成沙拉,
剩余的厨余直接返还土地做堆肥,
环保又健康。
8亩有机果园的自产苹果是“一绝”,
每到收获的时节,
都会被城里的朋友们抢着预定。
现在,6个好友全部辞掉了北京的全职工作,
搬到了这里生活。
每个人做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
有人做菜、有人运营、有人翻地……
刘露蕊说:“做了农场之后,
变穷也变开心了。
这里更像是一个大的样板间,
每个人想表达的东西都聚集在这里了。”
撰文 张翔宇 责编 邓凯蕾
从北京东直门开车2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HOBO农场。这个密云区的唐家寨村,是个被群山环绕的山谷。
90后女孩刘露蕊早早就站在大门口等我们。2年前,她带着5个好友,一起裸辞来到了这里,靠着经营农场养活自己。
刘露蕊一直想做一个“大山里的小客厅”,从远处看,像一个独立的小城堡,特别却不突兀。
最主体的建筑是石头堆砌的公共客厅,和一个合院围成的客房,拱形的两层建筑是独立的餐厅区域。门前是一个可食用花园,后山还有一个8亩的有机果园,以及一个露天草坪。
6个90后好友集体裸辞,
跑到北京郊区造农场
和好友一起造房、开农场,这并非是刘露蕊突发奇想的念头。
刘露蕊是个90后,她大学期间,在天津大学读的环境艺术专业。大三的时候,她选择到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作为交换生学习了一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几个同学自驾到意大利的南部旅游,路过看到了一个非常原始的农场,火山石堆砌的石头房、院子里的橄榄树和柠檬树,觉得既质朴又漂亮。
因为没有太多的旅游经费,她们决定留在农场,靠给植物修剪枝叶赚钱。农场的中间有一个游泳池,累的时候,几个人常常穿着衣服便跳进泳池里,瞬间就很凉爽。刘露蕊觉得,在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中,这段时光是最快乐的。
刘露蕊(中间)和两个好友
回国毕业之后,她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最忙的时候,一个月最多只能在家呆两三天,精神状态很压抑,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工作以外,刘露蕊根本没有一点时间享受生活,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消耗。
2019年,她辞掉了国企公司的高职工作,还顺带“拐跑”了5个好朋友、4只狗,跑到北京郊区创业。2020年4月,HOBO农场完工。
虽然6个人的职业不同,当时也都在北京市区干着全职工作,但生活状态都是很漂泊的,有的人是单身状态、有的人事业恰好进入了迷茫期,刘露蕊便把大家聚集起来,一起跑到郊区造农场。
600块石头堆砌的独立小城堡:
舒服得像一个“狗窝”
农场位于村子的中段,前、后及周边没有太多的民房。建筑和小庭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米,一共租了二十年。
找场地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初次来是在2019年6月的一个傍晚。她和先生开车到这里,车意外掉进了河沟,当时恰巧一个村民经过,这才帮忙把车弄了出来。问及他们来这里的原因,便把两个人介绍给了现在的房东认识。
大厅是沿着山根,由600块石头堆砌成的,挑高有6米。因为是石头结构,无法在北侧进行大尺度的开窗,刘露蕊刻意做了一块落地的弧形玻璃砖墙,一方面连接大厅和餐厅,也为室内增加了采光。
沿着玻璃砖墙的外侧,设计了一个悬空的混凝土旋转楼梯,顶部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球形灯,成为了整个空间最受欢迎的“打卡地”。
左手边安装了落地的网格窗,待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室外的远山和杨树林。中间摆放了一个橡木餐桌,三个女生常常在这里插花、做香氛。
右侧是6个好友最喜欢的壁炉区。真火的壁炉,烧的都是后山捡来的果树枝干,点起来的时候,还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和果木的香味,非常舒服。
与大厅相连的,是一排连续的室外拱廊,以及一个蓝色马赛克铺地的景观水池。阳光明媚的时候,波光粼粼的水反射到拱廊下面,和光影交替变换,非常漂亮。
穿过拱廊,是农场的独立餐厅,里面预留了一个独立的小厨房。没有客人的时候,6个好友常常在这里,帮雪琪试一下新的菜品,或者每个人秀一下自己的厨艺,就很放松。
农场一共只有7个房间。最特别的是一间loft套房,客厅除了一个可以瘫坐的大沙发,还专门摆放了几个躺椅,晚上把酒精壁炉点燃之后,很有氛围感。
6个好友也最喜欢这个房间,没有客人的时候,常常会跑到这里,连上投影,一起看电影、喝酒、跳舞。
朋友们向往的健康生活,
都在这里实现了
农场的室外种植面积,远远超过了室内。最靠近房子的庭院里,有一个小花园,种植了一棵元宝枫,树下是很多树根性的花卉植物。6个人都很喜欢坐在这里乘凉。
入口的对面,是一整片的可食用花园。刘露蕊在中间铺了一条石子路,两侧用果树枝做了围栏。花园里的所有植物、甚至花都是可以食用的。光薄荷就有十几种,有香槟薄荷、草莓薄荷、苹果薄荷……
朋友带着家人来体验
中间有一片由火山岩铺成的种植区,每块都是1平米,种植了很多应季的蔬菜。每到中午,大家就会直接采摘,做城沙拉,剩下的厨余直接做堆肥。
沿着一条山路往上走,在石头房的后山上有一片有机果园,占地约8亩多。是刘露蕊和好友们一致坚持接手,并保留下来的。
每年苹果的产量都不多,果实个头虽然很小,却很甘甜,仍保留着苹果原本的香气。大部分苹果都被好友们一起自制成了苹果干、果酱。冬天的时候,还会做成甜品,很受欢迎。
还在北京市区工作的时候,6个好友就对露营很向往。来了这里之后,便亲手在山顶上铺了一大片的草坪。
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他们经常白天动手搭帐篷,铺上一块地毯,一起喝红酒、听音乐。累了就直接躺在草地上,睡一会。现在每个人都觉得,曾经想体验的生活方式,都在这里实现了。
制作原创家具,
好朋友随时都能舒服地宅在一起
为了能让好友们更舒服地宅在一起,同时又造出农场的质朴感,室内的家具和摆件,大到木门、狩猎椅、沙发、小到装饰画和茶几,都是刘露蕊亲手设计、改造,然后找厂家定制的。
因为大家都喜欢晚上坐在壁炉区喝酒、做游戏,刘露蕊便亲手设计了一个墨绿色的大沙发,光座面就1米宽。无论是躺在上面,还是几个人瘫坐着发呆、聊天,都能满足。
南侧落地窗的前方,摆放了一个木制的类似榻榻米的低矮家具,是用罗汉床改造的,既可以靠,又可以坐,很多人喜欢晨起的时候,坐在这里看书。
除了亲手设计的家具,还有一些物品是旧物改造,或者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藏品。
所有的木门,都是各地收集的老木头改造的;壁炉区的茶几桌面,原来是一个旧床板,刷了油漆之后靠两个木墩子支撑,也很好看。
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能喜欢自己,就很好
除了4只法斗,农场最近又多了两只从当地收养的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宠物,所以更喜欢待在这儿了。
每天和好友一起生活、工作,大家的沟通方式也变得很轻松,再也不用思考所谓的沟通技巧和职场规则,心态也变得很平和。
孙东从施工时期就过来了,菜地、花园都是她一砖一瓦搭建成的,算是陪伴刘露蕊最久的一个朋友。
她曾是一个平面设计师,她因为喜欢和人打交道,来这里之后成功转型,做起了与当地相关的运营工作。现在,她和当地人相处的也非常好,只要一开车进到村子,村民都会笑着和她点头,完全是本地人的待遇。
正式营业之后,钰彬全权负责对外运营;王旗则主要负责和一些品牌的合作。
赵成因为擅长做手工,现在被称为是农场的万能修理工;雪琪,之前在锋味实验室和兰颂餐厅都工作过,现在是这里的主厨。
刘露蕊说:“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你在这里不需要表现的自己一个多么厉害的人,或者为客人提供多么尊贵的服务,你能做到先喜欢自己,就很好。”
刘露蕊和丈夫是发小,他现在是一名技术人员,因为工作原因,他长期在北京市区居住,周末的时候才能过来看她,刘露蕊说:“要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也早就搬过来生活了。”
当被问及准备在这里住多久时,刘露蕊说:“我们都没想过要一直住在这里,这里更像是大的样板间,一个精神坐标的地方,每个人想表达的东西都聚集在这里。
重要的是,做了农场之后,变穷也变开心了。能做到享受当下,就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