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千年古方帮你打通

先行医社

本公众号汇聚千家妙方,十万金方。呈现名家临床验案、秘方验方献方等。传承中医文化,致力于中医人的成长。
7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略懂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里的一个名词——上热下寒,其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上身偏热,但下身(比如腿脚)又怕冷。这种在我们周围的朋友、同事、亲戚中都有不少,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呢?因为现代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的小事……
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气温煦向上,天气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万物生灵。人体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
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在这儿大家一定要分清:上热下寒并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阳虚得很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就是上下都怕冷,而不仅仅是下半身怕冷。
那么出现上热下寒,该怎么治疗呢?
这儿有一张千年古名,它是当年医圣张仲景留下来的。
其治疗的方法就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后,将身体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这个治疗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留下的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
制法: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大家注意哦,这个方子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哦。我们要遵循张仲景的思路,这样方子中的药物才可以寒热并行,攻补同施,以达到最大的药效。
我们来分析一下张仲景的方子。
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张仲景用了炙甘草、干姜、大枣。其实这三味药也是张仲景健脾养胃药中的三味,还有一味人参。如果食欲不振,脾胃非常虚寒,又不缺银子的可以加入人参6克。
中焦有邪气怎么办?比如湿气比如积食比如有痞块,这时候半夏就派上用场了,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呕吐,比如打嗝,它都可以搞定。胃气以降为主嘛。
上面有虚火又咋整?不怕,咱有干将黄连、黄芩呢,这两味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啊结节啊等一切绊脚石扫除。
这个方子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不像有的大夫一看见上火就只用凉药,结果火暂时去掉了,很快就反攻,而且比上次更猛,频率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让患者苦不堪言啊。
甘草泻心汤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这个方子还可治疗狐惑病。
啥是狐惑病?这么说吧,凡是粘膜系统的病它都可以治疗,尤其对头面部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各种炎症有奇效。
比如很多人都有的口腔溃疡,比如扁桃体炎,比如咽喉炎,比如口角炎,比如牙龈炎,比如结膜炎,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比如肠炎痔疮,生殖粘膜的病也可以治疗,比如阴道炎等等,甚至对胃癌、肠癌都有一定效果。
小编常常惊叹并感恩于古人留给我们这么好的东西,希望大家在受益的同时也分享出去,让古老而智慧的中医发扬光大。最后小编再叮嘱一下:一定要改变那些导致上热下寒的习惯哦,不然再好的药也是白吃。

父母积德,儿女受益!

家庭为什么这么多矛盾,看了才恍然大悟!

为人者,有分寸;淫太过,必招祸

一个格局大的人,你的人生怎么过都不会太差

左宗棠: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佛说:你给别人的一切,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