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耿湘春作品 | 黄须菜,美食亦美景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黄须菜是野菜,野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黄须菜生长在盐碱滩上,风味独特,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高,有着栽培的蔬菜无可比拟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所以颇受人们欢迎。
四五月间,春夏交替时节,徜徉在盐碱滩上,便会看到一篷篷,一簇簇的黄须菜。黄须菜叶嫩多汁,小小的针形叶子,似裹满了水,盈润如玉瓷般清亮可爱。尤其是几场雨后,黄须菜青翠欲滴,只掐了几根手指便会被染得一片绿了,闻一闻手上满是草汁的香。
黄须菜在环渤海海域的河北、山东、辽宁、天津等地都有分布,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黄须菜曾是渤海岸边人们的活命菜,在曹妃甸曾经有这么一句谚语“垍疙瘩盖房草搭窝 ,锅里煮的黄须菜,下面烧的泥粪蛋。”泥粪蛋是沿海渔民对学名“螃蜞”的小螃蟹别称,黄须菜煮熟,小螃蟹烧熟,便可以充饥解饿了。
黄须菜有两种,一种是丛生,一种是独根,丛生的翠绿如玉,可以吃。独根的嫩红如珊瑚,水灵鲜嫩,却不可以吃,因为红色便是含硝多,硝吃多了对人体无益。丛生的黄须菜和独根的黄须菜红绿相咉,似珠似玉,所以黄须菜又被誉为“翡翠珊瑚”。盐碱滩上有凛冽的海风,有炙热的阳光,有盐卤的纠缠,黄须菜却执着而顽强的在海滩上舒展着身姿,在海滩上自成风景。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曹妃甸农业科技所主任张玉江在《黄须菜称谓》一文中提到“黄须菜学名翅碱蓬,在黄须菜果实成熟后或近枯死时,有的花被片背面基部可见有翅。”在文中他还提到有书中称黄须菜为盐地碱蓬,他更认可这一名称。
黄须菜食用历史悠久,宋人曾巩的《隆平集西夏传》中,就有古人食用盐地碱蓬菜的记载,《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黄须菜咸凉无毒,可以清热消积。
黄须菜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高有机铁、高有机硒。它还有非凡的药用疗效,常食用可降糖降压,防治心脏病,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衰老,并可抑制癌细胞生长,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首选,在民间,黄须菜还被当做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因此黄须菜兼备食用与药用价值。在曹妃甸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常吃黄须菜,身体无病灾。”这便是对黄须菜最完美的诠释了。
曹妃甸人把黄须菜又叫“皇席菜”,相传李世民征东时,路过曹妃甸时军粮短缺,兵士们发现黄须菜用高粱米或麦麸蒸成菜团子好吃禁饿,便大量采集以充军粮。征东胜利归来设宴庆功之时,李世民又记起黄须菜,便令人采来烹制,百官品尝后众口称赞,将其冠名为"皇席菜"。
又有一说秦始皇东征时,有人把黄须菜献给他,秦始皇吃了很喜欢,人们又叫把它叫做“皇喜菜”。

黄须菜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蒸饺,烙菜盒子。凉拌时,新鲜的黄须菜用开水烫一下,用手攥去水分,有人凉拌黄须菜放香油放醋调味。其实黄须菜本身自带盐分,有道是“咸从味中来”,无需放盐,无需放任何佐料,只把几头大蒜捣成汁,拌匀即可。蒜汁白嫩,黄须菜水灵灵的绿,鲜亮亮的诱人口味大开。
凉拌最能吃出黄须菜鲜美的原汁原味儿,曾听人讲过一件有关凉拌黄须菜的趣事,有一个来曹妃甸游玩的外地游客,借宿在海边一户人家。主人给他煮熟的玉米不吃,蒸熟的米饭不吃,炖好的鱼不吃,却对凉拌黄须菜情有独钟,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凉拌菜。此后每年春夏交替之际,游客都会来这里专门吃上几顿黄须菜,走时还要采了黄须菜用保鲜袋封了带走送给同事和好友,说黄须菜的味道是独特的曹妃甸味道。
黄须菜蒸饺和烙菜盒子也是曹妃甸最常见的吃法,用毛虾或者蛤肉、皮皮虾肉等一些海鲜拌了黄须菜做馅,黄须菜也叫海鲜菜,当海鲜菜遇到海鲜,在饺子或菜盒子入口时,鲜与鲜的浓浓相融,可谓绝配。让人吃了一口又一口,似乎每一口都有一种鲜味的细节在唇齿间萦绕,让人细细品味,让人不能停筷……

黄须菜的季节性很强,五、六月间最为鲜嫩,入了夏,枝叶间会生出肉肉的黑色小虫,便不能食用了。黄须菜叶嫩多汁不易保存,以前,人们会用开水烫后晒成干,晒成干后的黄须菜吃时用水泡开包饺子炒鸡蛋,或者做扣肉,会别有一番风味。现在人们大多是用冰箱冷冻保存,什么时候想吃了便拿出来。更有人把黄须菜做成了品牌饺子,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时,当做礼物赠送,是又有面子又受欢迎的曹妃甸土特产。
盐咸滩上还有一种和黄须菜非常相似的菜,叫做毒须。有外地游客分辨不清,往往把毒须当做了黄须菜采回来。毒须其实也能吃,味道也鲜嫩,但只能尝鲜,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全身水肿。即使是黄须菜,吃时也必须用开水烫了,揉去咸卤味和所含的少量的硝,这样才会真正的鲜美诱人。
黄须菜,还可以当柴烧,黄须菜烧成的灰,拌了盐,腌鸭蛋会别有一番风味。黄须菜的籽可以榨油,黄须菜籽油具有抗癌、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奇效。黄须菜籽还可以做酱,曾经有一位老人,每年都要骑了自行车去海滩上采集黄须菜籽做酱,用黄须菜籽做的酱是一种什么味道呢?有酱香有菜籽的香,恰如海鲜酱,纯美鲜香,蘸了小葱,蘸了苦瓜或水萝卜,真的是美食相佐,心旷神怡了。

有人因爱吃黄须菜,便采了籽种在园子里,但种的黄须菜却少了鲜味,黄须菜只适宜生长在盐碱上,适宜海水滋润和海风的吹拂,海的风味,海的风情,才会赋予黄须菜原汁原味的鲜与美。
黄须菜不仅可吃,也是盐碱滩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秋风起时,黄须菜在海风的吹拂下,枝叶渐渐变红,最初是浅红,然后是大红、紫红,颜色自然而优美,一丛丛一簇簇在海滩上摇曳。黄须菜的叶子和籽粒是鸟儿喜爱的食物,所以,有黄须菜的地方也会有各种鸟类聚集。红红的黄须菜红艳明亮,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般清亮,微微起伏的海浪,展翅的海鸥,鸣笛的货轮,扬帆的渔船,做业的钻塔,和一排排龙门吊,组成了一幅美丽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让开拓进取的曹妃甸人成为风景画中最美的风景,让这座日新月异的新城成了画中最美的背景。
悄悄地说,在秋天,早些时候落下的黄须菜籽,有的会发芽,会长出一些嫩枝嫩叶,但极小,数量也少,耐心地釆了,用开水一焯,放在冰箱里,它比春天采的放在冰箱里的时间短,会鲜嫩很多。等到过年时凉拌放在桌上,既解酒,又解油腻,不过,这可是一件极需耐心的事,但是美味当前,所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寻找,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作者简介:耿湘春,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乐亭县作协副主席,出版各种著作14册,获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2015年“濠江杯”“逐梦中国·我的读书故事”全民阅读征文一等奖、河北省“五个一”优秀网络作品等多种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