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王建辉老师的自控教材,开环传函的定义,标题结构可以这样划分!

大家好,我是宝刀君,很高兴和大家又见面了~

关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定义,我在B站出了视频之后,一位读者朋友对此的疑问:

疑问:

我的回复:

看过这个视频的同学,请仔细阅读上文的回复。

我在回复的时候,说这个视频是为了解决“带有前馈时,开环传递函数的求解”这个问题的,因为按照第1种定义方式,学生在遇到有前馈时,不太好求解。

但是,在有了开环传递函数的第2种定义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因此呢,关于这一小节,就可以对王建辉老师的自控教材,重新做个标题结构划分了,使之更圆满。

目前,王建辉老师课本里关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定义这一小节,是这样做标题结构划分的:

怎么划分呢?

我给出1种方案。

方案:继续按照王老师的开头的定义。但是在后面解释时,不用“按照有交叉无交叉来划分”,改为“按有前馈无前馈来划分”。

无前馈时,按照第1种定义、第2种定义都可以走下去(不过初学者学习有交叉的处理时,可能会遇到障碍,此时先按王老师课本里的推导走,然后再按第2种定义重新来看有交叉的结构,会豁然开朗)。

有前馈时,按照第2种定义来解释。

如此一来,王老师课本教材里开篇提到的那句话,就圆满了,即:

至此,这个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个别小疑问还需要再想想)。

下面,再回答一下可能的疑问。

===

Q1、为什么选择王建辉老师的自控教材来说这个事情呢?

是这样的,正如你看到的视频、上一篇图文标题那样:“关于开环传递函数:胡寿松不想说,卢京潮说了一点,裴润说的有点问题,王建辉想说却没展开说!”

在上面提到的教材里,只有王建辉老师,是开篇就直接按第2种定义讲的。这说明王老师心里是认可该定义,认为这个才是开环传函定义的本质,想从这个定义去讲的(这是我的揣测)。

想想你在生活中,你在给别人介绍某样东西时,第一句话,是不是也是直接道出了这个东西的本质呢?(脑补下口头禅:那个啥,其实就是xxxx,紧跟着“其实”两个字后面的,就是你眼中的这个东西的本质)

但是,王老师后面没继续展开说,且未能解决有前馈时开环传函的处理方式,因此我在这里补上,这样就圆满了。

Q2:教材在编写知识点时,到底该怎么写?

坦白讲,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好回答,因为我没编写出版过教材,不熟悉教材编写的准则,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观察时,具体到这一小节,很多老师在编写时,表述都不一样。教材内容前后表述、证明一致时,读者不会产生疑问(比如卢老师就没替B/E,直接是第一种,学生没看到那些有交叉无交叉,他按这个定义走,后续内容阅读没障碍)。但是王老师这里开头给了比值,后面没怎么展开说,读者阅读起来,可能会产生一丝丝疑问。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回答。

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如果有收获,欢迎点个赞在看

关联文章和视频:

文章:关于开环传递函数:胡寿松不想说,卢京潮说了一点,裴润说的有点问题,王建辉想说却没展开说!

视频二维码:

PS:我的22考研自控辅导班,今年5月1号就要上市了。首先上市的是课程是根轨迹(含)之前的“基础+强化”。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的视频,不是对照PPT讲,学生在看完对应章节的基础+强化,你就可以用视频中介绍的方法去做你目标院校对应章节的真题了,就可以通过做第一遍真题来熟悉这些解题方法的应用了(同时也是检验视频质量的时候)。
我的视频,不是那种动辄一两个小时的,而是按照知识点进行了划分,你哪个不懂点哪个听就行了(哪里不会点哪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