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以世俗论曲直,在浑浊中保持清醒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

人生有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就是小时候大人总教我们如何辨别这个世界的黑白对错,但是长大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有些时候世俗认为的对错和事物本质反而是背离的,世俗所认为的对未必是对,世俗所认为的错未必是真的错。

就好像有这样一句话:“当浑浊成为常态时,清醒就成了一种罪。”

清醒本来不是一种错,但是当大众都趋向于一个方向时,其它事物一旦背离常理就会被认定为错。

在《淮南子》中有一句话: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故人众则食狼,狼众则食人

意思就是说:歪曲多了就不允许正直存在,邪僻多了就不允许公正容身。所以说人多了可以吃狼,狼多了也会把人吃掉。

三人成虎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三个人都说市场上有老虎,别人就真的相信市场上有老虎,这个时候有谁会去怀疑老虎存在的真实性呢?

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坚信老虎并不存在的人,就需要承担“清醒”带来的痛苦。

但是更遗憾的是,这个世上的多数人都喜欢拿世俗的信息当做判断事物真实的依据,世间的许多痛苦和悲剧都因为这种愚昧而出现。

世俗的对错通常在我们的认知之外,不要拿世俗的结论妄加评判一种你所不熟悉的人生,不拿片面定论全部,不陷入过于狭隘的误区,才会避开世俗浅薄的错误。

从事物的本质上来说,它所显露的表象只是其中的一个片面,有太多客观存在的问题是你所看不到的,所以不要像盲人摸象一样,依照自己摸到的那一块去定论事情的整个状态。

有一天伯乐教两个人辨认能用后蹄踢人的马,他们就一起来到赵简子的马厩里面观察。

有一个人挑选出他认为能用后蹄踢人的马,而另一个人就跟在他旁边多次抚摸马的屁股,但这个马却一直不用后蹄踢人,这个挑选马的人就觉得自己可能选错了。

另一个人就对他说:“你并没有选错,这匹马的前腿骨折,所以膝部肿大,如果后蹄踢人,抬起后腿时就会把身体的重量压到前腿上面,而这匹马的前腿受伤不能承担体重,所以后腿抬不起来,你善于识别用后蹄踢人的马,但是却没有观察它的前蹄。”

事物总会存在着不易被发现的一面,只有细心且智慧的人才会明白,观察后蹄的同时也要观察前蹄,如果不能客观的去观察和认知,那么你所得到的片面结论,或许会成为误导你看待这个事情的主要根源。

二、

当你的方向一旦错了,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越走越远,像那些依照片面信息就直接定论事物本质的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庄子》之中有一句话:辩也者,有不见也。

意思是说:但凡强行去争辩事理的人,总有自己看不见的一面。

一个人的主观认知中都有与客观相背离的地方,哪怕他有探寻真理的意识也是如此,更何况大多数人还只是用世俗的眼光轻易评判世间对错呢。

你听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你所看见的片面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有跳出浅薄,才能真正的通达本质。

在面对这种现象时,武则天才堪称正面典型。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禁止天下屠杀生灵,捕捞鱼虾。

有一次,朝中一个大臣叫张德,他的儿子出生第三天,宴请同僚和亲友,他觉得都是素食,心里过意不去,就杀了一只羊,包了一些羊肉包子。

其中有一个官员叫杜肃,故意使坏,就藏了一个羊肉包子偷偷跑到武则天那里告状。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武则天处理完正事,就对张德说:“听说你生了一个儿子,我特来向你道喜。”

张德听了,连忙叩头拜谢。

武则天又说:“那羊肉包子是怎么回事?”

张德当时吓得连忙跪在地上说:“臣下该死,臣下该死。”

而武则天就对他说:“念你是初犯,就不治你的罪了,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以后再请客人就要选择好客人,像杜肃这种告黑状的人就不要再请了。”

当时把杜肃吓得跪在地上,羞愧的无地自容,而张德也激动得痛哭失声,其他大臣见武则天忠奸分明,不信谗言,都跪在地上一起高呼万岁。

这个世上有多少人能够在听信谗言之后还能明辨是非曲直,当看到世俗浑浊之后,还能保持自己的清醒。

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觉悟和勇气,又有这样的意识呢?

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些清醒的人,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世界的光明才会存在的更久,善良也会发扬的更加光大,而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树立的正确观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