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四大家族之斗

西晋后期,国君像是聋子的耳朵,国家被智、赵、魏、韩四大家族把持,其中智家势力为最大,可谓实际上的国君。

但是家大业大,也有难处。智家的实际掌门人智宣子已经年老体衰,想要选一个接班人,接替自己的权力。他心目中的人选是智瑶。可是他的手下说智瑶很有才华,但是有一个致命缺点,做起事来不仁不义,不如改立别人。智宣子没听,他死后就立智瑶继承执掌晋国的权利,称为智襄子。

这个智襄子果然贪婪霸道,不仅羞辱其他三家族长,而且还逼着三家割最好的地给他。彻底激怒了赵魏韩三大家族,后来三家联合起来,打败并杀死了智瑶。三家族长被周天子封为诸侯,晋国灭亡。

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bug,如果复盘的话,假如智宣子听了手下的意见,知道智瑶有这个致命弱点的话,不立智瑶,改立他人,可能就会团结其他三大家族维护共同的利益;假如智瑶在攻打赵家的时候,能够听取谋士的意见,知晓赵、魏、韩三大家族正在联合对付自己,就不会放了他们,因而就会绝了后患;假如,智宣子是一个有仁义的人,对百姓好一点,在攻打赵襄子、水淹晋阳的时候,老百姓就不会不支持他了;或许历史就会改写,要知道智瑶也是一个有很强治国才能的人,虽然不能复兴西晋,但是守成还是可以的。可惜的是,历史现实从来没有如果,只有冷冰冰的事实。

这则故事给人以启示:首先在重大事情决定方面,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决定,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好恶来决策,否则就会陷入不可预知的后果。其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虽然智家权倾朝野,位比皇帝,但是没有赵魏韩三家的支持,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特别是自己的实力远比其他三家家族势力强大的时候,也不能恃强凌弱,否则会被群攻,必然导致失败;再次,不仁不义之人不能做大事,这样的人眼里只有自私自利,难以带好一个团队,一个集体。

今天看到这则历史故事,虽然看上去有些可笑,但是其中的错误也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有的贪婪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交友不慎惨遭欺骗,有的轻信他人被骗得倾家荡产,有的奉行拜金主义到最后也是妻离子散……不管是古人或是今人,识人是最难的,不然怎么会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的感慨。

知史明理,推古及今,汲取历史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让人生走的更稳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