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件顶级高古瓷
3605
北宋 鈞窰紫斑盌
估價 12,000,000 — 16,000,000 港幣
9 公分,3 1/2 英寸
來源
Alfred Schoenlicht 收藏,荷蘭奈凱爾克(標籤)
倫敦蘇富比2006年11月8日,編號55
展覽
《China Without Dragons: Rare Pieces from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Members》,東方陶瓷學會,倫敦,2016年,編號72
相關資料
抽象泡影
康蕊君
此小盌絢麗奪目,屬存世河南鈞窰盌之佼佼。天藍添艷紫,濃烈馥鬱,斑駁陸離,青紅張弛,賞心悅目,色澤流光溢彩,紋理參差披拂,誠逸群出眾。鈞瓷有此品級者,皆得抽象畫作之雋永神韻。
此類小盌,若釉色明亮,柔光之下恍如皂泡,是以西方有「bubble bowl」之稱。手捧此盌,光影反射下,儼然有皂泡自口沿升起,浮於盌上,與其洋文雅稱相符,實至名歸,尤為難得。
鈞窰器之藍釉紫斑引人入勝,乃中國製瓷史上一大創舉,其瑰麗情致脫穎於宋瓷諸窰。鈞瓷獨樹一幟,是因其天藍釉色非顏料所致,乃視覺使然。釉層富含玻璃微粒,散射藍光,正如天空蔚藍之故。藍釉上所施色料,以銅發紅,卻難以掌控,故無法預知成器發色。因機緣偶得,每器皆舉世無雙,紋理變幻渾然天成,平添鈞瓷雅趣。
宋代鑑藏大家品味高尚,相較各朝各地名門貴冑好奢華、尚繁複、求精工,宋之統治精英乃至宮廷,皆以素簡、寫意、不對稱為美。可想而知,宋瓷類此盌者備獲推崇,回溯千年,卻恰如當代藝術巨匠之作。
宋代名窰中,惟鈞瓷胎土稠厚,是故器形渾樸。鈞窰盌器形繁多,此類小盌最為悅目娛心,或作酒盞用,豐圓飽滿,側面觀之,俊雅清致,因底足窄小,唇口微斂,尤宜手握取飲。
考古發掘表明,河南有諸多窰址產燒鈞瓷,寶豐清涼寺汝窰也在其列,見《寶豐清涼寺汝窰》,鄭州,2008年,彩圖183,及《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窰址標本》,卷1:河南卷,北京,2005年,全書多處提及鈞瓷發現。鈞窰燒造以禹縣為中心,古屬鈞州,今已發掘多處窰址,產瓷最為精良,此盌應出該地。上址出土,有相類天藍釉紫斑盌殘器,出處同上,圖版447。
紫斑較少之鈞窰盌,為數不少,然釉色靈動如此盌者為數寥寥,罕例有二,均為仇焱之舊藏,內壁紫釉濃鬱,外壁紫斑分明,均售於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編號264及265(圖一及二);前者後入趙從衍收藏,再售於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編號209,經靜觀堂於紐約佳士得1998年9月16日釋出,編號359;後者再售於倫敦蘇富比2000年6月7日,編號93。
參考一相類盌,北京故宮博物院蓄,紫斑略少,藍釉較淺,圖見《鈞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鈞窰瓷器薈萃》,故宮博物院,北京,2013年,圖版36。另一盌稍小,仍貯故宮博物院,藍釉上紫斑亦略少,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上)》,香港,1996年,圖版222。紫斑稀疏之鈞窰盌可比數例,一例,鮑氏典藏,錄於 John Ayers,《The Baur Collection Geneva: Chinese Ceramics》,日內瓦,1968-1974年,卷1,編號A31及A32。Eumorfopoulos 舊藏也有一例,現存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載於柯玫瑰,《Song Dynasty Ceramics》,倫敦,2004年,圖版26前方。大維德爵士寶蓄一例,現貯大英博物館,詳見畢宗陶,《Song Ceramics: Objects of Admiration》,倫敦,2003年,圖版20。
人間異珍:奇 ‧ 趣
2018年4月2日 | 上午 10:30 HKT | 香港
3001
北宋至金 耀州黑釉笠式盌
估價 30,000 — 50,000 港幣
13.5 公分,5 3/8 英寸
3013
宋 建窰黑釉茶盞 《中》款
估價 250,000 — 350,000 港幣
12.4 公分,4 7/8 英寸
3017
北宋 定窰白釉刻螭龍蓮花蓮瓣盤
估價 800,000 — 1,200,000 港幣
16.5 公分,6 1/2 英寸
3027
北宋至金 黑釉鐵鏽花卉紋罐
估價 60,000 — 80,000 港幣
寬 20 公分,7 7/8 英寸
3037
宋 河南黑釉長頸撇口瓶
估價 400,000 — 600,000 港幣
27.2 公分,10 5/8 英寸
來源
George de Menasce 收藏
Spink & Son,倫敦,1972年5月10-26日,編號246
Andrew Williams Esq. 收藏,牛津郡
展覽
《Exhibition of Sung Dynasty Wares, Chun and Brown Wares》,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52年,編號57
Jean-Pierre Dubosc,《Mostra d'Arte Cinese /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意大利總督宮,威尼斯,1954年,編號498
《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60年,編號81
3040
南宋 官窰鳥食器
估價 600,000 — 800,000 港幣
6.2 公分, 2 3/8 英寸
來源
傳東京出光美術館收藏
香港佳士得2001年4月30日,編號703
3043
南宋 吉州窰黑釉木葉盌
估價 100,000 — 150,000 港幣
10.6 公分, 4 1/8 英寸
3046
南宋 哥窰四方倭角小洗
估價 5,000,000 — 7,000,000 港幣
6.7 公分,2 5/8 英寸
來源
P.H.D.S. Wikramaratna 博士(1916-2010年)收藏,1975年入藏
埃斯卡納齊,倫敦,得自1990年6月21日
展覽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5-1990年借展
《Iron in the Fire》,東方陶瓷學會,阿什莫林博物館,牛津,1988年,編號42
出版
朱塞佩.埃斯卡納齊,薛好佩整理,《中國藝術品經眼錄:埃斯卡納齊的回憶》,倫敦,2012年;中譯版,上海,2015年,加印版,2017年,圖版267
相關資料
哥窰舉世聞名,乃宋代名瓷之一,此倭角小洗為其經典之例。然哥窰樣貌,眾說紛紜,其名稱未明示所屬地區,難以判斷確切窰址,或為浙江龍泉一對瓷人兄弟所立,瓷徵究竟為何,尚未能定述。
現今所述哥瓷多為高溫燒製胎身,施開片青釉,甚是接近宋官窰瓷,但釉色乳濁不透,略帶灰、或青、或褐調。古文獻中二詞用以詠哥瓷,「紫口鐵足」,意指胎骨色深褐,「金絲鐵線」,謂其釉面層疊豐富的開片紋,主紋深黑,細緻密紋呈金紅色,如本器所示。
哥瓷特徵與南宋杭州官窰相近,相似瓷釉亦可見於龍泉窰、及元代杭州老虎洞官窰舊址所造之器。據武德推論(《Chinese Glazes: Their Origins, Chemistry and Recreation》,倫敦,1999年,頁87),「哥瓷與官瓷或許為同一窰址同時所造,僅因龍窰中常見的燒造氣氛、溫度及冷卻速度之差異,繼而產生釉色之自然變化。」
此式四方倭角,葵口雅緻器形,為南宋特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倭角水洗,與本品相類,釉色更青,單色開片,近口沿處略顯柔曲,底作四足,定為官窰,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北京,1996年,圖版21;另有一件五瓣葵口哥窰洗,錄於《故宮宋瓷圖錄:龍泉窰、哥窰及其他民窰》,台北,1974年,圖版58。
此類四方倭角筆洗、盃器形,未見於其他窰址,存世數量極稀。著錄僅見同類哥瓷四例:其一為大維德爵士收藏,現貯大英博物館,載於《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Ru, Guan, Jun, Guangdong and Yixing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倫敦,1999年,編號68(圖一);仇焱之舊藏一器,1980年12月16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293;另一件倭角洗出自沐文堂珍藏,展出於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紀念展,《歷代文物萃珍》,香港,1990年,編號111,1986年5月20日售於香港蘇富比,編號9,後於2003年11月12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3;第四例曾在1993年10月25日售於香港佳士得,編號703,2005年9月21日售於紐約蘇富比,編號49(圖二)。上述之器,包括故宮博物院藏品,均與本品相同,以四支釘架燒,惟仇氏舊藏哥窰洗,底見三支釘痕。
P.H.D.S. Wikramaratna 博士(1916-2010年)曾於倫敦西敏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及哥倫布錫蘭大學出任土木工程學講師,乃倫敦東方陶瓷學會重要會員,且樂善好施,捐贈典藏瓷器予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及阿什莫林博物館。
3056
南宋 官窰投壺
估價 500,000 — 700,000 港幣
12.2 公分,4 3/4 英寸
來源
胡惠春(1911-1995年)收藏
美國東岸私人收藏
紐約佳士得2010年3月26日,編號1422(其一)
相關資料
此投壺罩施灰青官釉,瑩亮光潤,均佈片紋,器身呈球形,殊為罕有。官窰瓷皆獨具匠心,器形素雅,尤宜把玩。投壺器形、釉色眾多,可比二例,稍小,分別施淺青灰釉及淺青釉,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台北,錄於《故宮藏瓷:南宋官窰》,香港,1962年,圖版8及9;另一例,淺青釉,寶蓄上海博物館,曾展《中国歴代陶磁展》,西武美術館,東京,1984年,編號50;又一例,屬戴潤齋舊藏,釉層稠厚,灰色泛青,售於倫敦佳士得1970年10月12日,編號75;尚有一例,釉面朦朧,見青灰色,售於紐約蘇富比2005年3月31日至4月1日,編號41。
本品圓頸修長,帶貫耳,仿古代用於「投壺」之青銅器。約自公元前770年起,投壺遊戲便已流傳,遊戲者跪坐席上,與壺等距而投箭,以壺口或貫耳為的。宋代以後仍製投壺,用料不一而足,見一青銅例,原郝思曼(Ulrich Hausmann)蓄,售於香港蘇富比2014年10月8日,編號3384。
3062
南宋 官窰膽瓶
估價 2,500,000 — 3,000,000 港幣
15.1 公分,5 7/8 英寸
來源
傳英國私人收藏
相關資料
南宋官窰,窰址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沿北宋舊制而設,專燒宮廷用器,例如官窰開片釉器,乃瓷匠巧創供御,歷代傳頌,堪稱中國瓷器遺珍之精萃。本瓶釉面肥厚溫潤,器形精巧素樸,韻致清秀悅目,宜捧於掌中摩挲把玩。
自官窰燒成以來,南宋時人已不吝撰文褒揚其美。官窰史上重要,但南宋官窰器之奧妙底細,卻不如同代他窰般為人通曉。南宋官瓷,傳世品稀如麟角,而且形制每每不一,各具雅韻。
本瓶疊施釉,或逐層罩塗、數度窰燒方成,故釉質豐厚,潤若凝脂,色呈青灰,柔光婉約。胎骨線條簡約,外罩厚釉,撫之觸感溫軟。窰燒時,胎、釉冷縮程度不均,釉面開裂,形成開片。本品開片疏朗自然,可見冷卻工夫掌握得宜,繼而潤其色,彷彿瓊玉整塊琢成。足底青釉流敞,黑褐胎骨若隱還現,釉色更顯層次、形添沉穩。
本品器形簡約,同類官窰瓷瓶僅一例在錄,1952年上海青浦縣重固鎮任氏墓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見《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16年,圖版165,同錄一件龍泉青釉例,編號II-47。可參考其他器形相同、釉色相若之近例,其中兩件哥窰例,出自清宮舊藏,現存北京,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圖版35及36。另一例,傳為北宋官窰,卡爾肯普博士舊藏,現藏斯德哥爾摩遠東文物博物館(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錄於《東洋陶瓷大觀》,卷8,東京,1982年,圖版138。
3075
宋 建窰黑釉兔毫茶盞
估價 400,000 — 600,000 港幣
12 公分,4 3/4 英寸
來源
Montague Meyer 收藏(標籤)
相關資料
此類兔毫茶盞,細觀其紋,纖俊秀逸,宛若清清細雨,隨雲起,破長空醉舞,飄然落,又如屢屢銀波,伴明月,邀靜夜輕風,拂水過。建窰兔毫,謙素而內斂,多為佛寺所用。黑盞鬪茶,擊拂見白花,清晰可辨,易於觀色,宋人盡皆追之。徽宗趙佶,鍾迷茶事,曾言道,「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鐮倉日本,舶入大宋精髓,尚建盞、研茶道、修禪門,人盡奉之,以為致珍。
有一相類盌例,展於《唐物天目》,MOA美術館,熱海,1994年,圖版6。此展編錄數件日本傳世天目,兼有大量出土標本,集眾之所成,尤見其品別之精廣。另見一例,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於《Hare's Fur, Tortoiseshell, and Partridge Feathers. Chinese Brown- and Black-Glazed Ceramics, 400-1400》,哈佛藝術博物館,劍橋,馬薩諸塞州,1996年,圖版83。
Montague Meyer 舊藏另有一建窰兔毫盞,售於倫敦佳士得1980年4月14日,編號176,或為此盞。
3092
北宋 定窰白釉刻荷花葵口盤
估價 600,000 — 800,000 港幣
21.2 公分,8 1/4 英寸
相關資料
河北曲陽定窰,位列宋代五大名窰,乃中國瓷器名品之一,此件白釉盤,採六瓣花式,巧刻蓮紋,誠定窰秀雅佳例。
Frederick T. Fuller 舊藏定窰白釉刻荷花葵口盤,與此尺寸相近,可資比對,該器後入羅傑琵金頓(1928-1969年)雅蓄,曾先後售於倫敦佳士得1965年6月28/29日,編號277及香港蘇富比2016年4月6日,編號1。一件尺寸紋飾皆相近刻花圓盤,1986年12月8日售於倫敦佳士得,編號232,後入私人宋瓷珍藏,2011年3月23日售於紐約蘇富比,編號513。戴潤齋藏一件定窰花口盤,光素無紋,2011年3月22日售於紐約蘇富比,編號294。北宋金石學家呂大臨(1038-1093年)家族墓,出土二件定窰白釉素紋花口盤,展出於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北京大學,2013年,錄於《異世同調:陝西省藍田呂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北京,2013年,編號30、31。
3107
宋 鈞窰月白釉斂口盌
估價 20,000 — 30,000 港幣
14.8 公分,5 3/4 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