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团队贵州人文地理考察团走进茅台镇探究茅台酒成功的奥秘
2021/4/15 22:50:04 本站原创 佚名一方水土一方酒一一茅台镇何以成为酒都曾祥裕风水团队贵州人文地理考察团走进茅台镇探究茅台酒成功的奥秘曾祥裕 曾海亮(温情提示: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发源地,曾祥裕传承杨公古法风水,弟子遍及海内外,决定于5月1日,为零基础者开办一期杨公风水基础班,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之中,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阳春三月,贵州山区天气带有几分春寒,但是每天前来茅台镇游览的客人达数千人,这不仅弘扬了中国酒都文化,扩大了以茅台酒为龙头品牌的知名度,更推动了遵义等地区的旅游经济。曾祥裕风水团队贵族人文地理考察团走进茅台镇,是日入住在彩虹桥附近的饮台大酒店。稍事休息我们下楼观夜景.赤水河畔两岸的街市如昼,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璀璨如画。
一个贵州的小山区竟然有这种与大城市一样豪华景致和热闹,得益于一个茅台酒这个品牌带动成千家大大小小的酒厂繁荣发展。据报道,2018年1月,茅台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破万亿,彼时有很多媒体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对比——2018年贵州的经济总量为14806.45亿,万亿市值相当于贵州67.5%。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整体经济下行 ,茅台镇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助推经济保持逆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亿元。一方水土培育一个品牌
凡事兴旺,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从多角度来观察茅台镇作为一个酒都地位的形成。 第二天,天空放晴,我们迎着和煦的春风漫步在茅台镇的街道上,空气中散发着酒香。我们环顾赤水河畔两岸的山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酒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除了酒厂还是酒厂,能被利用的地方全都利用起来了,这就是酱香酒产地——茅台镇的真实写照。何以茅台镇成为中国酱香酒发祥地?
茅台镇的酱香酒体现的是中国赤水河的自然地理优势,这如同法国涅克白兰地和苏格兰威士忌所体现其各自的自然地理特点一样,且茅台镇的酱酒所提炼形成的传统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最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是经过若干年形成的,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茅台镇位于东经105度,北纬27度,地域海拔高度420-550米,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地处河谷地带,冬暖夏热,年平均温度大。空气相对流动性小,形成了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生长的小环境。茅台镇经过近两千年的酿酒活动驯化和自然筛选,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生态环境。茅台镇特殊的红色土壤,酸碱度合适,透水性好,地面水和地下水夹杂着土壤中各种丰富的微量元素,流入赤水河,形成了酿造酱香酒的优质水源。
茅台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微生态环境、地理地貌和优良的水源,不可复制,是中国乃至世界酿酒工艺中具有象征性的一块风水宝地,是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酒品牌的区域力量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茅台酒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酿酒历史。翻开一部茅台酒的酿造历史,就等于翻开了半部中国白酒的历史。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历史上传汉武帝刘彻与茅台酒有渊源。茅台所产的酒质极桂,从古至今早有定论。茅台地区早在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就有酿酒的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唐蒙出使夜郎。在返回的途中,唐蒙的随从给他奉上一壶酒。唐蒙觉得味道独特,回长安时就带了一壶献给汉武帝。抿了一小口产自夜郎(今黔北一带)的酒,刘彻不由连连点头称赞道:“甘美之。”后来,汉武帝再也没忘记这茅台酒,到贵州开拓夷道之时,他还专门绕道去产茅台酒的仁怀视察。后来证实,所谓的“枸酱”,是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而“益部”也是茅台的旧称。也有人追根溯源说,“茅台老家在山西”。说的是明清之际,山西盐商去边远的贵州省运贩食盐,贵州赤水河畔的茅台镇是商贩运送食盐的转运站。由于贵州和山西相距九千里,而且当时交通非常不便,贩运一趟食盐少则几十天,多则几个月。夜深人静之时,他们常常会思念远方的亲人,这时,就少不了老家山西的汾酒一解乡愁。本地人说茅台的前身是“三茅”。
茅台酒发展到清代已相当兴旺,茅台镇上大小“烧坊”不下二十余家,其中发展最好的主要有三家,即华联辉创办的“成义烧坊”,所酿之酒人称“华茅”;王立夫等三人合资创办的“荣和烧坊”,所酿之酒人称“王茅”;周秉衡投资兴建“衡昌烧坊”,后由赖永初收购并更名为“恒兴烧坊”,所酿之酒人称“赖茅”。茅台镇紧邻长江支流赤水河,是川黔物资进出的重要码头。因此,茅台酒既可通过驿道运进贵州腹地,也能通过水路顺流直下,直达武汉、上海等通衢要地。于是,由于品质上乘,运输便利,以“华茅”“王茅”“赖茅”为代表的茅台酒迅速成为中国主流白酒市场的珍稀佳品。在这过程当中,茅台酒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为后世茅台品牌的成长启动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第一次机遇是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茅台获奖后,名声传遍海内外,“智掷酒瓶振国威”的佳话更是成为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从此茅台酒和国威、民族自豪、民族自信联系在一起。
除了知名度上升,获奖还意味着茅台的酒质首次打开了世界认同的大门,这才有了后来茅台酒与威士忌、白兰地共同跻身于全球蒸馏酒的三大代表。 真正让茅台酒做大做强的是三茅合一,为成长为世界级酒企打下基础。
1951年,仁怀县政府通过没收、接管和赎买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和恒兴(赖茅)三家茅台镇上规模最大的私营烧坊国有化,成立了国营贵州茅台酒厂。国营酒厂的成立不仅带来资源上的集中,更是将茅台酒沿袭已久的传统工艺按照工厂模式进行标准化、系统化,敲响了茅台工业化时代的大门,为茅台酒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李兴发:现代茅台酒的发展的功臣
说到茅台酒技术的新发展,不能不提一个功臣,他叫李兴发。李兴发,贵州仁怀市茅台镇人,生于1930年,贵州茅台酒三种典型体 “酱香、窖底、醇甜”的发现者、一代勾兑大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茅台酒厂原副厂长、茅台酒厂终生名誉厂长,1992年国务院向他颁发特殊津贴,被业界尊称“中国酱香之父”。“五年是基酒,还须兑老酒,若还心不正,久也不是酒”说这话的是李兴发,在他身上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其人格魅力,留芳百世 。《工人日报》曾这样评价李兴发:“在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中,李兴发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座里程碑。”1951年茅台酒厂成立,1955年至1986年长达32年担任茅台酒厂副厂长、总工程师,李兴发第一个为酱香型酒命名,第一个奠定了白酒香型的划分,第一个揭示白酒勾兑的内在规律,在白酒界引起一场划时代革命,成为茅台酒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茅台酒历史上的一代宗师。“仁怀市的中国国酒文化城庄严矗立李兴发大师的雕像,是对其历史贡献的敬意!”有识之士认为,李兴发是真正的大国工匠,是茅台的集大成者和酱香的发现者,对茅台的工艺传承和企业发展都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作用。这种变革不光是对茅台,对整个中国白酒行业,乃至对世界蒸馏酒的发展都有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