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教育与成才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五岁时,就让他自己捡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l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个一万多元的个人小金库。子光说,他将来上大学,不需要家里掏一分钱。此事一传开,赢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子光的父母也以培养儿子初见成效为荣。子光的同学景天很想向他学习,但妈妈却极力阻止他。她私下里对家人说:“子光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培养小孩的捡废品的习惯,是一种乞丐思维。孩子一心痴迷于捡垃圾,将来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绝不要这种拾荒行径、乞丐思维。”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以“教育与成材”为主题的讨论会。子光妈妈的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哪个让你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子光妈妈为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就让他捡废品攒学费,11岁时子光就攒了一万多元钱,还表示将来上大学不需要家里掏钱,因而赢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而景天妈妈却认为培养小孩的捡废品习惯的做法是一种乞丐思维,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这是考生写作的出发点,考生要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认识进行比较权衡,要比较的方面是哪种做法更有利于“教育与成材”,脱离材料则会被视为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典型任务有四:其一,“子光妈妈的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哪个让你感触最深”,这是考生必须回答的问题,“最”字是核心和关键,有“最”字就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既然两种做法都有道理,那就要有比较权衡和选择;其二,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讨论会,限定了写作对象为本班同学,写作身份默认为青年学生,讨论也要围绕上述材料进行,即考生要有对象意识、交流意识和情景意识;其三,以“教育与成材”为主题,则考生的落脚点在于,子光妈妈的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哪个更有利于“教育与成材”,考生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其四,“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文章体式为发言稿。
3.价值判断的限制。子光妈妈想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孩子做到了;景天妈妈认为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也是有道理的。题目并不是要考生简单肯定或否定子光妈妈的做法或景天妈妈的认识,而是要比较一下哪一方更有道理。
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在比较权衡的基础上,赞同子光妈妈的做法还是赞同景天妈妈的观点,考生是可以见仁见智。不管赞同谁,在“教育与成材”的大方向上,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比较点,或单一论之,或综合论之。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从子光妈妈的教子之道,可联想“苦难、挫折教育”“虎妈虎爸”等很多素材与景天妈妈的观点作比较;驳斥“乞丐思维”,可从“劳动者”“打工人”“感动中国”等人物素材中取材,可适当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从“历史的天空”到“平凡的世界”,入人心,接地气,又展开有序,思维有径。如更赞同景天妈妈的观点,可联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武汉志愿者等的“大我”精神,与子光的“小我”和独善其身进行比较。解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评价现象、洞悉实质的思辨能力。材料列出了一种教育现象:子光妈妈用捡废品卖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街坊邻居普遍称赞,而景天妈妈却深以为非。两种分歧,其实就是两种教育观念、两种思维方式的分歧。考生要思考权衡,表明态度。围绕“教育与成材”这一主题,考生可透过材料,洞悉本质;可剖析心理,甚至可深入到社会文化心理,如阶层、职业歧视和固化思维等;可建言献策,就家庭教育和孩子成材,适当提出自己的主张。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先自我独立,再成就“大我”。2.拾废品攒学费,不是乞丐思维。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行稳致远。4.涵养高远志向,从平凡小事做起。5.胸怀天下胜过独善其身。6.脚踏实地,更需仰望星空。……偏题立意:1.劳动无贵贱。(偷换话题,没有关注任务中的讨论会主题“教育和成材”)2.自古英才出少年。(未能综合把握材料,忽略任务要求)3.家庭教育应远离“爱的襁褓”,杜绝养尊处优。(远离材料,忽略任务要求)
范文展示
储蓄罐里也有教育智慧
——“教育与成才”主题讨论会发言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储蓄罐里也有教育智慧”。
子光的妈妈为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让他捡废品去卖。11岁时,子光已攒了一万多元钱,且得到了街坊邻居的普遍称赞。但是景天妈妈却认为培养小孩捡废品的习惯,是一种乞丐思维,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绝不要这种拾荒行径、乞丐思维。
两位妈妈说的都有道理,相较之下,我对子光妈妈的做法最有感触。
严歌苓说:“所有人都想着拯救世界,却忘了帮妈妈洗碗。”诚哉斯言,正如景天妈妈一样,以为培养孩子宏大胸襟、开阔视野和崇高志向,就应该“做惊天动地事”,这固然是对的,但捡废品挣钱绝不是没出息,更不是乞丐思维。须知劳动无贵贱,拾荒少年,勤奋劳动,创造财富,怎是没有出息?捡废品就是乞丐思维,照此理,打工就是打工思维,农民就是小农意识……不管景天妈妈培养孩子的见解多有道理,我们都要警惕不应该带着职业歧视和阶层的有色眼镜去看人。
再者,很多成大事、大境界者,不乏引车卖浆者流,不少是从捡废品、打工做起的。
傅说起于版筑之间(相当于民工),陶侃位列封疆时“尚有余臭”(相当于担粪者)。一代船王包玉刚,从学徒逆袭;睽诸当下,感动中国人物白方礼、刘盛兰,生活在社会底层,蜗居棚户之中,但他们涵养出了兼济天下的胸襟和阔大的格局。他们拾荒的三轮车,托起精神的丰碑,这些“世俗可神圣”的拾荒者,难道都是乞丐思维、打工思维?
子光妈妈的教子之道,无疑是在磨砺、淬炼孩子,是生活教育的彩排。
虽非“接孟氏之芳邻”,确有“谢家之宝树”,母亲用心良苦,孩子自立自强,11岁即攒了一万多元钱。她教孩子学会规划人生,学会独立,以劳动为美,以奋斗为荣。储蓄罐里,贮满了教育的智慧和沉甸甸的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始终身处爱的襁褓,孩子终究只能成为巨婴。子光妈妈深知此理,因此她让孩子从小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培养孩子的经济独立意识和节俭惜物美德,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小就懂得“人间万事成艰辛”的生活之理。
子光妈妈在劳动磨砺中,坚韧了孩子担当大任的铁肩。
这样的孩子,会因在捡废品过程中饱尝生活的艰辛而愈发温厚博大。他们走出书斋,走进市井里巷,走近劳动者,学会生活,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日后便不至于有“何不食肉糜”的高分低能之忧。他们的思想中从来不乏“诗和远方”,却也“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们今天做着“最没出息的事”,明天将更加行稳致远。“满面尘灰的孩子或许会面对异样、鄙夷的眼光,但正因'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他们日后将'增益其所不能’。”
迟子建在《光明,就在那低头的一瞬》中,对扫烛油的老妇人肃然起敬。她从事的是最卑微的工作,却有着神圣无比的境界。子光这位少年也是如此。“乞丐思维、没出息”——然而他不理会哄笑,他低头俯身劳作的身影是安然的,他的内心是悦纳的,精神是富足的。自古成才多磨砺,从来纨绔少伟男,正是此理。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捡废品,从小储蓄学费,其实就是在储蓄人生,是在彩排精彩人生,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大智慧吗?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微信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小金库”里的教育智慧
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小金库”里的教育智慧》。
严歌苓说:“所有人都想着拯救世界,却忘了帮妈妈洗碗。”这话戳中多少人的心!现实中不乏“景天妈妈”这样的家长,以为培养孩子宏大胸襟、开阔视野和崇高志向,就应该“做惊天动地事”,而拾荒挣小钱,就是没“大出息”,就是“乞丐思维”。
对此,我实在难以认同。如果拾荒就是乞丐思维,那照此理,打工不就是打工思维?务农不就是小农意识?其观点的实质,是一种职业歧视,是人为制造阶级差异。
回溯历史也好,揆诸当下也罢,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大事者,不乏引车卖浆者流,他们可能就是从拾荒、捡破烂的脏活累活做起。傅说起于版筑之间,相当于民工;陶侃战功显赫疆时“尚有余臭”,相当于担粪者。“感动中国”的白方礼、刘盛兰,生活在社会底层,蜗居棚户之中,但他们不也涵养了兼济天下的胸襟和阔大格局?这些“世俗可神圣”的拾荒者,难道是“乞丐思维”?
相较之下,我更赞同子光妈妈的教子之道。母亲用心良苦,而孩子自立自强,11岁即能为大学攒足学费。他们学会规划人生,学会独立,以劳动为美,以奋斗为荣。因此,孩子存起的“小金库”里,其实贮满了父母的教育智慧和良苦用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长期身处爱的襁褓,可能沦为巨婴。子光妈妈深知此理。让孩子从小靠自己劳动创造财富,旨在培养孩子的经济独立意识和节用惜物美德,从小就懂得“人间万事出艰辛”的生活之理。从这个意义上看,子光妈的这种“鹰式教育”,于孩子而言,是多好的磨砺与淬炼?
在拾荒过程中,子光或许会面对异样、鄙夷的眼光,不像空调房、蜜罐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们,光鲜体面。但拾过荒,捡过破烂的孩子,走出书斋,走进市井,亲近底层,他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也将不乏“诗和远方”。我更相信,他瘦削的双肩更容易长成担大任的铁肩,而其胸襟不是变小,而是越显博大。他今天“没大出息”,但明天可能“出人头地”。
迟子建在《光明,就在那低头的一瞬》中,对扫烛油的老妇人肃然起敬。她从事的是最卑微的工作,却有着神圣无比的境界。低头俯身劳作的身影是安然的,内心是悦纳的,精神是富足的。“乞丐思维”“没出息”这样的标签,怎能乱贴?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捡垃圾,积攒起自己的小金库,也储蓄着品质、素养、智慧,那是未来走好人生路的种种凭藉。
我的发言到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