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
何为格言体呢?就是只讲道理,不讲理由。
举几个例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么要学习、练习、复习?孔子没有说理由。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为什么为仁要反对巧言令色呢?还是没有理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什么要三省吾身呢?作为孔子的弟子,曾子也拒绝说理由,只要求弟子这么做。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述就是引用前人的话,作就是有所发明创见。虽然孔子并不是没有发明创见,但多引用前代圣人、贤人的话来教导弟子,却是事实。正由于此,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一个特点是珍视对前代历史资料的保存、学习和利用。所谓六经,就是孔子对前代各方面历史资料的整理、保存。章学诚说,“六经皆史也”。
对前人言行加以记载,并重视其指导作用,这是中国的传统,由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因为远古时期,部落力量弱小,面临困难众多,而带领部落走出困境、走向强大的英雄人物,自然会受到膜拜、崇敬,成为部落首领。而他们的言行,就是带领部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经验,值得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成为必须遵循的准则。
“右史记言,左史记事”,事就是行为、行动。《尚书》记载的是尧以来远古圣人、贤人、君王的言行;《国语》记的多是言,《左传》记的多是事——所以我觉得左传之左,应是左史之左的意思。
《庄子》也说自己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其中的“重言”就是引用前人的话。所以,这是那个时代特色,也是中国古人的特点。不过,那个时代也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同时出现了“寓言”“卮言”,而且比“重言”还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