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大马哈鱼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该地沿海地区现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指出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3)氮元素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该雨林区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分析氮元素由海洋到森林的迁移过程。
(4)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知识点】河流水文及水系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知识点错误 知识点缺失
【答案】
(1)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气温较高;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西侧海岸线破碎,海洋性特征显著,较为湿润。
(2)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夏季径流量最大(夏汛显著),冬季径流量小(为枯水期)。
(3)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洄游至内陆,产卵、死亡分解,将氮元素释放到水中;水中的氮元素再通过水循环和陆地食物链进入土壤,被林木吸收。
(4)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答案错误
【解析】
(1)本题考查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
(2)本题考查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图中弗雷泽河位于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应是高山高原气候。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季节变化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高山冰川融水量大,径流量最大。冬季为枯水期,冰川融化少,径流量小。
(3)本题考查氮元素由海洋到森林的迁移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该雨林区 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洄游至内陆,产卵、死亡分解,将氮元素释放到水中。水中的氮元素再通过水循环和陆地食物链进入土壤,被林木吸收。从而实现了氮元素由海洋到林木迁移过程。
(4)本题考查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棕熊在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主要原因是河流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且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在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集聚数量多,容易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