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如何评价这部推迟六年的"清华百年校庆宣传片"
正文共: 3888字 责编:Muzuer
预计阅读时间: 10分钟
前言
如果以略刻薄的批评观来看,这片子的叙事节奏,交叠逻辑,故事饱和度,人物立体度,结构,转场,台词,音乐…确实有非常明显的瑕疵,它不算恢弘却也称不上文艺,作为李芳芳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很多地方还需细细打磨。
但是,我看完最直观的感受是,像空军教头说的那段话: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完美」的鸿篇,大师之作。电影这门艺术形式,每年都有那么几部天赋异禀的导演呈现出的结构奇巧,故事精妙,哲学意义让人叹服的作品。
但是,我确实非常希望在华语片里看到像《无问西东》这样,可能技巧生涩,抒情略呆板,但非常工整,真诚,有下苦功去展现时代气象,思考当代困惑与精神荒原的电影。哪怕六年后的今天「鸡汤」已经成为最被诟病的文化贩卖手段,这电影看来还是足够真心和善意的。
看到一些关于这片子有多「烂」的影评,心里衡量了下瑕瑜。其实指出这片子的缺点不难,但如果真的被电影某一幕,某一句打动,是观影者的幸运吧。
这部片我会给7分,因为它有张枣所谓的「令人心跳的愿景」。看多了对知识分子的反讽,这样的呈现方式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时代
当我们谈论一部作品的「时代」,谈论的是电影里的人物,对于自身时代引出的问题,他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以及这个答案对于当下的启发。关于这一点,电影里四个时空的架构比较松散,以至于需要每个故事线的演员讲几句听起来「用力过猛」的「金句」,甚至张震在最后还不得不的「点题」解释什么是无问西东。
但我很理解导演的意图,那么好的立意,每个时代那么丰富的文章风骨,想更多地展现给观众,又怕观众感受不到,所以尽量做到娓娓道来,丝毫没有架子的呈现方式(字幕甚至给每句文言文加上注释)
这四段故事里,我认为最映衬「时代」二字的是吴岭澜与沈光耀这两条线,并且这两个故事也是衔接最自然的。
吴岭澜是一名善文的实科学生,当他困惑于人生选择与意义时,校长告诉他: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梅贻琦在说这段话时,画面蒙太奇给到人群中的沈光耀;正给王敏佳刻花朵的陈鹏,梦中无故惊醒的陈果果…还是很尽力在关联主题与叙事线)
梅校长这段大概是全剧最深刻的一段话。什么是「麻木的踏实感」?我们大多被时代推着向前走,将主流价值观麻木为自己内心的方向。学着自己不甚喜欢,但似乎很热门的专业;或是按社会与父母期许的,按部就班结婚生子,这种井然有序的踏实感下,该怎样与自己和解?这种真实并不是让你去当一个所谓的「反叛者」逆流而行,而是自己心底里要有个尺度来和主流取向保持平衡,你期望的方向和意义,一个让内心平和从容的答案。
很难想象,在那个大师齐聚的年代,某天一名清华学子路过图书馆,他只需走过去穿过人群,就能见到台上站着的那群人:泰戈尔,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梅贻琦…. 那一张张还原度极高的脸,给了我一个《午夜巴黎》式的惊喜。这一幕绝对能承载厚重的「时代感」。
同样震撼的还有西南联大跑警报,吴教授拿起的鸽子笼与学生们抬着的恐龙骨架。
学生分坐在山脚岩洞里,戴着草帽,上着不同教授的课。这一幕的长镜头里,陈寅恪在讲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与道家思想的渊源;双胞胎兄弟坐在另一侧,听袁复礼教授介绍得来不易的禄丰龙骨架;而吴岭澜则讲起泰戈尔的诗,与他年轻时的困惑:
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 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
这些隐没在芸芸众生中的文人学者群像,西南联大的岁月远比影片中惨痛,他们的艰苦卓绝,怀抱着文化的香火,谦和节制。
轰炸结束后的废墟里,听闻泰戈尔去世消息的吴岭澜目光茫然;而从他身前走过的沈光耀,听了吴岭澜一席话后,看到战乱下的哀鸿遍野,却终于坚定弃学从军。这一幕大概是本片最有张力的一幕,「时代」与「人生方向」的交错感终于立体了起来。
关于王敏佳和陈鹏的故事,虽然时代题材也非常明显,比起前两个少了些厚重感。当然章子怡与变得质朴的黄晓明演得都很好,王敏佳转头嘴角带笑一瞬间有种玉娇龙的错觉。他们这条线的亮点是配角足够立体,王敏佳老师的老婆刘淑芬和李想这两个人物身上都较复杂的道德性,唏嘘但无从评价,放在故事里非常饱满。
至于张震的这条线,本来想说乏善可陈,后来想想以这条线开头结尾其实也有优点。前面三条线的时代感太强,北平,西南联大,这些字眼很容易让观众有戏剧化的抽离体验感,我们明知那些时代离我们很遥远,所有的思考和感动放到现实生活都相当疏离。而张果果的故事,虽然和前三段故事连接有些勉强,但有种「映射当代」的亲和力。当观众被「三代五将」的牌匾震撼时,画面跳到现在的北京,正开车带父母扫墓的张张果果。虽然衔接上有些跳跃,但故事一下回到我们熟悉的生活,当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下他们的选择之后,问问身在当代的自己:那么你的选择呢?
这样来看故事的叙事铺陈还是比较从容的。
诉诸情感的方式
虽然片里大多数时候镜头语言与感情表达都非常直白,比如王敏佳被批斗时对面却是李想支边的表彰大会,他发言的话音刚落,对面王敏佳辫子就被剪掉;再比如西南联大遭轰炸后沈光耀走在废墟里看到抱着阿山尸体的母亲,这幕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却还要加一个之前与阿山一起抓蛇的蒙太奇;还有之后沈光耀在部队训练,出任务之前,队友说起的都是「把飞机开回去给我妈看」「这一仗打完回家看我妈」…这样渲染悲情的方式太过明目张胆,情感冲击会很大,但总有些不够克制。
但是还是有地方处理得极为细腻,隐而不显。
在学校时,穿着旗袍的姑娘抱怨说:光耀怎么老是不理我们,看都不看我们一眼?而最后妈妈在光耀的素描本上看到他手绘的三个女孩的背影。这一幕是全片我唯一泪目的地方。
想想他的家书:
今饿殍遍地,哀鸿遍野,儿怎敢言累
怎敢言累…怎敢言情?素描本上这幅画让这个人物瞬间立体太多,虽然沈光耀的人设从头到尾都满满禁欲感,他并不是不想和穿旗袍的姑娘笑闹,而是国难当头,他想要保护他眼里的那些美好。如果没有战争,这样优秀的青年,以后的人生能预见的会多丰富美满。我想米雪那段话是全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吧,而她在那个年代,那样显赫的家庭,说出来更显可贵:
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
到底什么才算宏大的叙事
大多数对于这部电影的批评我是认同的,观影过程中我也有被过于刻意的特写,多余的蒙太奇,突然的转场,用力过猛的背景乐「amazing grace」弄得有些不适。后来在想,如果要用四个时代去呈现一个主题,讲一个史诗般的故事,到底应该怎样架构。或者说,这部电影的野心该怎样更好地实现。
拿《百年孤独》来说,这部作品架构的成功在于它把每一代人的互文性表现地非常细致。过去,现在,将来重复循环象征,不同时代之间隐藏了大大小小的联系与回环,每个人都处在与过去和现在的关联中,而同时代的人又相互影响,形成历史进程的内在驱动力,却又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制。
而无问西东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互文性非常弱。如果它作为清华的命题作文,立意和结构的设想原本是非常好的,导演也注意到了每一个故事怎样去「点题」。这与我们中学写作文时找名人例子去论证是同样道理:四个自然段,四个作为论据的时代人物,论证「无问西东」与「清华」这两个主题。
这部电影论据本身没有问题,四段故事都是足够贴合主题的,但最大的问题是论据之间的粘连与互文性不够,所以构不成《百年孤独》式的内在驱动力,让故事有浑然,递进感。反而像四个故事的拼贴画,每次转场之间没有内在逻辑性,并且四条线之间构不成互相成全,升华的帮衬作用,所以显得生硬。
博尔赫斯曾在一篇短篇里提到构成作品价值的两个要素:Algebra and Fire (代数与火),这两个词比较抽象,代数指的是结构的精巧,而火则代表能触动我们感情的因素。这两个词大概是我考量很多文本或电影的标准,如果代数学有余而火力不足,那么结果只能是奇技淫巧;反之,如果火有余而代数学不足,那么大多是我们所谓的「鸡汤」。
《无问西东》在代数学上无疑是不够严谨的,有人把它的结构与《云图》或《敦刻尔克》相比。诺兰故事的代数学是科学家级别的,他的每一次转场和叙事线交叠的位置都能精确到数学表达上,这一点上《无问西东》是生涩的。
但我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里的火,立意和底蕴都非常让人买账。
“那些自信笃定的面孔,让我羡慕”
最后补一个曹郁的摄影,静坐听雨,沈光耀推开窗户那一幕,几乎是纯写意的一个镜头。
作者:ClaireCeltics 知乎达人 公众号:此在Dasein 图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