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群人追逐的热闹和一些人阅读的陪伴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国庆假期到了尾声,而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即将在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作为世界级最高规格的奖项,很多人对2020届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做了预测。
先前一直名利双收的加拿大作家玛格瑞特·阿特伍德凭借着女性主义的大旗在民间和学术界呼声都很高、而老一派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因为在上个月底得了卡夫卡文学奖,由此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长期陪跑的村上春树也一直在预测的榜单前列。而中国作家阎连科、残雪、余华似乎也得到了一些青睐。
但是回过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诺贝尔奖到底意味着什么?
01
大家习惯用排名和数字的方式去评价文学作品和奖项的价值,但是文无第一,也并非得到这个奖项就一定是世界第一的作家。
其实诺贝尔本身是19世纪瑞典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和发明家,而诺贝尔奖其实是诺贝尔在逝世前一年(1895年11月27日)立下了遗嘱,设立了五类奖项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奖,由此来奖励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1901年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仪式,而后,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战争而没有授予,也曾被大咖拒绝过。它在1931年追授过一位作家(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富尔德),除此之外只颁发给在世的作家。
它常常会被认为是具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最高规格文学奖项,甚至在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被认为是中国国力受到重视的体现。
它自身也曾有过困惑和荒唐,比如2016年的奖项颁发给了著名的音乐人鲍勃·迪伦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类型的讨论,而2018年因为性丑闻风波,该奖停发,拖到了2019年。
如今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它从曾经的精英先锋的指南针,渐渐变成了商家手中的出版选题和文青们标榜身份的象征。
02
当然,把诺贝尔文学奖贬低为视野有限且品味小众的奖项或者资本社会的附庸实在也不是什么高论。毕竟它确实呈现过世界文学的闪光作品并描摹了世界文学的脉络和文化版图。
比如说1948年获得了桂冠的T.S.艾略特,一曲《荒原》彰显了现代诗的先锋性。1954年获奖的海明威、1957年获奖的加缪、1962年写出过《愤怒的葡萄》的斯坦贝克、1964年萨特(虽然他拒绝了这个奖项)、1968年的川端康成、1970年的索尔仁尼琴、1971年的聂鲁达等等。
其实我们重新回过来去看待这些文学奖,我们会发现这一群身为花匠的评委确实也小心翼翼地在大海中捞针,期望能在这些像极了花朵的作家绽放异彩时捕捉到他们。
好读或者说盛名也绝非是他们的选择,在如今的时代,我们依旧期望他们仍在选择那些用文字改变着世界或者呈现着世界的作者。
03
很多人说它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小了。
确实也是如此,从过去到现在,消费主义和解构主义让这些标榜着权威的奖项光芒黯淡了不少。
或许有一天它终究会被漫漫人海所淹没,就像英国女王说的那样,有一天当人民不再需要她,她便会悄悄离开。
文学奖确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因为对于真正爱好阅读且拥有自己品味的人,他/她并不需要一个奖项来告诉自己哪本书最为优秀,不过他们也愿意去了解这些精英读者的阅读感受,就当作阅读路上的一种陪伴,而不愿意阅读的人就算知道了文学奖的得主,那个名字也只会沦为口中的谈资。
在这个社会里,很多简单的事物被赋予了太多意义和角色,朦胧之中,我们更容易迷失方向,忘记作为一个奖项它本来就是一种选择,它是许多人追逐的热闹,同样也是一些人阅读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