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之患
治疗危重病人出现频繁吐口水长时间低烧(出自《伤寒杂病论》--大乌头煎) 乌头 30克
注:用三碗水煮成一碗,煮好后放入一碗蜂蜜,再煮成一碗。每天服用乌头蜜一调羹,切忌不可多服!(乌头有剧毒)
危重之患;
危重之患应谨小慎微,反复推敲护其心气,壮之肾阳,强脾胃守而待天时。一旦到病脏之王时速发重剂攻之,时间一过即可收之,反复拉锯步步为营,进退有律,快者月余,慢者数月多有奇效!
1 ;首重阳气,重视护心,心主火是人体所有阳气的源头!
2 ;阴阳皆调,谨护肠胃,阴阳失和一散一收阴阳平衡!
3 ; 上开玄府,下利水道,病在表在肌,行阳气,废水从毛孔出,病从汗解,如有湿红溃烂则改从水道解。病在里,在脏。从小便排出,病从下解。
4 ;推沉致新,谷道长通,病在腑便去实,病从谷道解!
5 ;调和枢机,疏理三焦,病在三焦水道长通,疏通水道系统。
6 ;祛淤陈挫,血脉通利。淤血内停,速活血化瘀通脉!
7 ;寒热兼施,补不忘泄。补泄兼顾,五脏满而不实
单刀直入法的具体运用,在于掌握好“单”和“刀”两个字。“单”是指此法适用于病机单纯,而病情却较急重的情况。“单”的另一层含义则是用药专一,且能以简单而收速效。如治疗痛经患者,轻时当然可进行服药调治。而严重者每于发时剧痛不已,满床翻滚,哭喊嚎啕,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淋漓,这时用汤药煎服治疗显然是缓难济急,而针对其病机为阴寒内侵,阳气受阻,寒凝气滞的情况,采用外治法治疗,常可立即收效。药用生附片50g,肉桂20g,荜茇20g,吴茱萸20g,捣为粗末,加盐250g,同炒至滚烫,用一薄布松松包好,熨摩少腹。并准备热水袋,在熨烫药将冷时置于其上,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敷上数分钟疼痛皆可得止。
阳明即“胃家”,而“热盛”与“火上冲”在此同义,二者原属一候。但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阳明头痛并不甚严重,如此剧烈之痛会是单纯阳明里热熏蒸所致吗?为了弄清这点,必须深入研究阳明。阳明经除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以外,还包括了手阳明经脉和足阳明经脉。手阳明经脉从食指外侧循臂,上额至面部。足阳明经起于鼻梁凹陷处两侧,络于目,二经均循行于面目。故邪犯阳明,极易循经上行而致头额面目疼痛。而阳明主燥,又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后邪热极易嚣张亢盛,这种嚣张亢盛之邪熏蒸于头面,壅滞于经络,头痛即作。因此,邪越甚则痛越烈。不仅如此,“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若邪气稽留,脉满则气血乱,则痛乃甚,此实痛也”(《医宗必读·头痛》)。可见,本例痛剧的原因在于三点:第一,阳明热邪亢盛;第二,病邪作用于特殊部位;第三,病邪导致了气血逆乱。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艾御享堂
中风为急危重症,一旦发作,一定得及时就医,越早治疗越有利于后期的康复。在中医上,中风分阳闭和阴闭,阳闭一般更危急。对于这类急危重症,许多人会觉得西医更擅长,其实不然,中医也能发挥大作用。刘清泉教授擅治急危重症,一起从3则中风阳闭医案中学习他治疗此类病证的经验吧。
张某,男,76岁。
1993年11月29日10时初诊
病史:以左侧肢体瘫痪,嗜睡1天入院。颅CT检查示:右颞顶血肿135m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症见:神识昏蒙,时有躁动,呕吐呃逆频作,面红目赤,肢体拘急,两目天吊,左侧肢体瘫痪;小便失禁,大便3日未行。
舌脉:舌体上卷,质暗红,舌苔未见;左脉沉细,右脉弦滑且大。
辨证:此属心肝火旺,血热风动,扰蒙清窍之证。
治法:治以清肝息风开窍、凉血清心醒神。
方药:方用风火醒神煎,日煎2剂,分4次鼻饲。
1993年12月4日二诊
病史:治疗5天后,神识转为恍惚,呼之能应,躁动之象消失,无呕吐呃逆,面红目赤减。服药期间,大便每日5~6次,量多味臭。
舌脉:舌体已能平伸,苔黄腻而干燥;六脉均现细弦之象。
辨证:病已伤及阴液。
方药:急用风火醒神煎合育阴通络煎,日服2剂。
1993年12月14日三诊
病史:调理15天后,神识转清,语言清晰,对答切题,饮水不呛而拔除胃管,双目活动灵活。
舌脉: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而少;六脉均沉细略弦。
辨证:此乃风息火静,阴精耗伤,瘀血阻络。
方药:继以育阴通络煎合活血通络煎调治。
1993年12月26日四诊
调治27天,复查CT示:颞顶叶血肿吸收期,出血量约27mL。病情大有转归,后以上方案治疗并配合康复月余,临床明显好转出院。
娄某,男,46岁。
1993年9月7日初诊
病史:以右侧肢体瘫痪、神昏4小时入院。颅CT显示:脑干出血5.4mL,左基底节出血1mL,右基底节脑梗塞。高血压病史5~6年。症见:右侧肢体瘫痪,神昏,面红目赤,呼吸急促,肢体拘急;小便失禁,大便未行。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六脉皆弦大。
辨证:此系心肝火旺,血热风动,蒙闭清窍之证。
治法:治以清肝息风开窍、凉血清心醒神。
方药:方用风火醒神煎,日煎两剂,分4次鼻饲。
1993年9月9日二诊
病史:治疗2天后神识转为昏蒙,药后大便每日7~8次。诸症皆减。
舌脉:舌质红,有紫气;六脉弦大,神窍渐开。
1993年9月13日三诊
病史:治疗6天后神清,语言低微,含糊不清,唇舌干燥,肢体松软。
舌脉:舌质暗红而少苔,脉皆弦细。
辨证:此时证属风静火息,阴伤瘀阻。
方药:治以育阴通络煎,日服1剂。
1993年9月27日四诊
病史:治疗20天后复查CT显示:脑干出血,左基底节出血吸收期,右基底节脑梗塞。
辨证:此时阴液渐复,出现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方药:以育阴通络煎合补阳还五汤调治。
调治月余,右侧肢肌力由0级增至Ⅳ级,能在搀扶下行走,言语较清,思维敏捷。后以上方加减治疗近3个月,治愈出院。
孙某,男,64岁。
1993年11月2日10时初诊
病史:以左侧肢体无力,神识恍惚36小时入院。颅CT检查显示:右顶枕叶血肿约54mL。高血压史20年。症见:神识恍惚,躁动不宁,面红目赤,呼吸急促,呕吐,肢体拘急,大便未行。呕吐物潜血试验呈强阳性。
舌脉:舌质红,苔薄腻微黄,六脉皆弦大有力。
辨证:此系心肝火旺,血热风动,上扰清窍之证。
治法:治以清肝息风开窍,凉血清心醒神。
方药:方用风火醒神煎,日2剂,分4次口服。
结果:药后大便日10余次,量多味臭,继而稀便。
1993年11月7日二诊
病史:治疗5天后神清,语言低微沙哑,唇口干燥。
舌脉:舌质红,少苔,六脉沉细,无弦大之象。
辨证:此乃火息风静、阴伤瘀阻之象日盛。
方药:以育阴通络煎调治。
1993年12月1日三诊
28天,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已基本吸收。肢体功能如常,神清,表情略有呆滞,健忘,以育阴通络煎加补肾益智之品,调理月余,临床治愈出院。
按语:中风阳闭有神昏、面红(面红目赤或满面通红)、舌红、脉大(弦数大、沉弦大)、肢体瘫痪、拘急或抽搐、便闭等七大症状,发病迅猛,从而形成了中风阳闭证的证候特征。该证的病机特点复杂且多变,急性期以心肝火旺、血热风动,扰、蒙、闭窍为中心;演变期以阴液耗伤、瘀血阻络、风火未静为特点;恢复期以阴液渐复、瘀血阻络为特征。若失治误治极易风火相煽,风动血热妄行,忽然暴脱而亡。层层演变,互相掺杂,主中有次,次中有主,故而拟定辨证论治分层治疗大法。在临床中发现:发病在72小时之内,极少有痰浊内闭之证。其因在于,中风阳闭证的病机为风火内闭、气机逆乱、血热风动。若顺治,风静火息气机渐复,不易致津运失司、聚津火灼为痰;若误治失治,则气机逆乱日盛,津液停聚,火灼为痰,阻滞气机,更助风火之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痰是中风痰阻闭证病机演变中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是加重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中风阳闭证的发病病因。
根据中风阳闭证的病机和病程的演变特点,拟定了清肝息风、开窍凉血、清心醒神之风火醒神煎;育阴息风、活血通络之育阴通络煎;化瘀破血通络之化瘀通络煎。其中的风火醒神煎,方取羚角钩藤汤、犀角地黄汤、三化汤,有醒神“三宝”之义。药用羚羊角粉清肝息风,水牛角、生地黄、生玳瑁清心凉血开窍,生石决明镇肝息风,全蝎止痉息风通络,生大黄泻火息风,牛黄醒神开窍,冰片醒神。紧扣“风火”二因,速折上腾之风火,使气机调畅,以达窍开神醒之效。育阴通络煎,方取地黄饮子、生血起废汤之义。药用玉竹、生地黄益阴凉血为君;当归、赤芍活血通络为臣;更佐以全蝎、蜈蚣虫类通络搜剔之品,以加重通络之力;桑枝、牛膝引药上通下达为使。化瘀通络煎以水蛭、当归活血破瘀通络为主;赤芍、川芎、豨莶草、威灵仙加强活血宣通经脉之效;佐以蜈蚣、蕲蛇虫类通络,片姜黄活血通络引经为使。
以上三方在临证使用中,可一方为主,或合方而用,当随病之演变灵活运用。总之,中风阳闭乃危重病证,非一方一法治之,当随其所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守中有变,变中有守,充分发挥中医学之辨证观、衡动观,方可提高疗效。
急危重症虽可怕,但总有人不惧艰险,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刘清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三十年的急诊临床经验悉数为大家道来,让您感受急诊中的苦与乐。
点击封面了解更多,扫码免费试读
《中医急诊临床三十年——刘清泉大剂救治重症经验选录》为刘清泉教授从事中医急诊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的经验汇集。由医论、医话、方药杂谈、医案选录四部分组成。方药杂谈中,介绍刘清泉教授临证专病专方、ICU经验方、独家用药经验,为首次问世。医案选录中,所选医案诊治周期长,贴近临床实际,不做修饰,完全实录,让读者能看到病机的演变,体会治病与留人的辩证关系,感悟每一处思路的转变,整体把握刘清泉教授的临证思维。本书适于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学生阅读使用。
林佳明,林利城
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