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学笔记(二):佛教的传播及其分化

释学笔记(二)

佛教的传播及其分化

1.佛教发展阶段

通常情况下都将佛教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小乘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主要是指释迦牟尼传教时期,是佛教的初创和发展阶段;部派佛教时期是指释迦摩尼涅槃之后,佛教由于观念差异而发生分裂,形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的部派佛教时期;大小乘佛教时期是指佛教分裂后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诸如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等分别而并行的时期。

2.上座部与大众部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因此内部秩序不是以种姓、地位、财产等划分,而是按照入教的先后顺序来区分。先入教的坐在前排,称为上座,后入教的坐在后排被称为大众。其后就逐渐形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区分,大体上说上座部在教义理解上趋向保守,而大众部较为宽松。

上座部和大众部发生的佛教分裂,争论点主要集中在认为戒律应该严格遵守还是可以相对宽松上面。主张严格遵守的是趋向保守的上座部。主张宽松的大众部也是有依据的,释迦牟尼晚年曾经说过一些小的戒律不用太严格的遵守。戒律的严苛与宽松实际上更深层次的牵涉到佛教发展是走通过吸收更为信徒从而在宗教众多的印度提升竞争力的路,还是继续严格的戒律以保证佛教自身的纯粹性的路。

大众部这个提法在之后的历史中逐渐消失,其中一些转化为大乘佛教,而上座部佛教至今依然存在,我国的云南等地到现在仍然有属于上座部的佛教存在。

再有,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一支,属于大乘佛教,但在受戒时是以上座部(小乘)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人主持的,也就是说采用的是小乘的较为严格的戒律,是有融合的。

3.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有关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佛教的传播方向来划分的,南传佛教主要是指通过印度南部经过斯里兰卡传播到东南亚的,基本上与后来所称的小乘佛教重合,主要是以巴利语形式传播,保留了更多原始佛教的传统。在印度梵文被看作是雅语而巴利语被看作是俗语,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会根据听者的不同而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来传教。

北传佛教又称中国佛教主要是指向北传入中国这一支,后来又向东传到日本和韩国等地,也被看作是佛教东传的事件,北传佛教主要是以大乘佛教为主,以梵文经典为主,本土化情况更多一些。

4.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实际上小乘佛教这个叫法并不确切,它是大乘佛教对大乘以外的佛教的说法。乘有交通工具的意思,被看做是渡河的舟,小乘的意思是小船,只是修得自己跳出轮回摆脱烦恼,即修的是所谓的罗汉果。在大乘看来它是缺少菩提心的,大乘不光是要自己修行以跳出轮回摆脱烦恼,更是要在自己跳出三界之外之上还要度众生,即是修所谓的菩萨果。

5.对释迦牟尼的看法

小乘把释迦摩尼看成是导师,大乘则把释迦摩尼看做是十方三世无量佛之一,他不但是修习的导师,还是具有某种宇宙力量的存在。在原始佛教那里释迦摩尼并不以神人自居,他强调人们应该看重自己的解脱,而不是依靠神灵。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小乘更接近于原始佛教的精神,大乘在外传的过程中本土化更多。

无明

佛家认为人的烦恼皆来自于无明,无明的意思是被幻象所迷,不能看清眼前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以至于被幻象所驱使,而无法到达澄明的状态。

6.阿含经

释迦牟尼涅槃之时,众弟子求教涅槃之后当以何为师,释迦牟尼讲以律为师,意思是说以戒律为准则来修行。后来也称以法为师,意思是说要以教法为准则。

为了能够为其后的信仰找到依据,有以为师,佛教组织了几次结集活动。结集的意思就是将释迦牟尼的教导集中起来编辑整理形成文献以为教导。《阿含经》就是第一次结集时的作品。

由于原始佛教的状态,以及释迦牟尼传教时候采取的慈悲和方便(这里的方便不同于大乘中所讲的方便,大概是因材施教,因境施教,因机施教的意思),由于要考虑到普通信众的接受能力,所以较为基础。

后来的大乘佛教中有些人认为《阿含经》是属于为钝根之人的修习入门,看轻了它的作用。这无疑是执着于一偏的,不可能因为吃了十个馒头吃饱了就是吃饱了的作用都来自于第十个馒头。《阿含经》无论是作为修习的基础,还是理解佛教的根本,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对《阿含经》的重视藏传佛教做的更好,作为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它充分吸收了小乘的修习法门,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习方式,大乘小乘只是方式不同,不分高低)。

在结集的分类中主要是分成三类,所谓的“三藏”:经、律、论。经是释迦牟尼说过的话,律是戒律,论是历代高僧对经的解读和阐发。结集过程中对于内容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戒律的不同理解,发生了佛教的分裂。

7.佛教在印度的盛极与转衰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是个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印度出现了少有的相对统一的局面,据说早年好杀戮(这也能理解,统一一般都不是白来的),晚年尊奉佛教,极大的推动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兴建大量的佛塔,优待僧侣,组织佛教活动,向外传教,佛教徒的数量大大增加。

佛教教义中的和平因素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维护,但大量的佛教活动和不事生产却被优待的僧侣都必然是耗费巨大的,因此成了财政负担无疑越来越重。佛教在印度由此盛极而衰,被更为社会化的婆罗门教取代。在中国,“南朝四百八十寺”所描述的南朝崇佛旧事中这样的情况也重演过。

8.无明

佛家认为人的烦恼皆来自于无明,无明的意思是被幻象所迷,不能看清眼前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以至于被幻象所驱使,而无法到达澄明的状态。

9.因缘

因缘理论是佛教的基础。佛家讲一切皆是因缘合和而生,所谓因缘生法,一切皆为缘起。世界并不是所谓梵天所生,而是因缘合和而成。有因缘也就靠因果,佛家讲三世因果,讲神通不及因果:前世,现世,来世,三世。佛家强调了过去对现在是因果,同时也意味着现在的努力也是因果的一部分,要重视现世的修行,从现在的修行中就能够改变因缘合和的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佛教并是从前人们批评的那样是什么宿命论。

(0)

相关推荐

  • 同为佛教为啥日本僧人能吃肉中国和尚只吃素食斋?

    在大众的眼中,信佛之人是不能够吃肉的,但也有人了解到,日本的佛教是允许和尚吃肉的,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佛家弟子到底能不能吃肉?如果之前能.那么又是因为什么,不吃肉成为了中国和尚的一种标签呢?今天,我们 ...

  • 万佛之国的传统与现代

    漫步在泰国街头,你总会与佛教元素不期而遇.不论是繁华的现代大都市曼谷,还是北部的清新小城清迈,抑或是游人如织的海滨度假区普吉岛,随处可见隐匿于街巷的佛寺.三五成群的黄袍僧人以及男女老少佩戴的佛珠.佛牌 ...

  • 第四十一集《南传上座部佛教》解说词

    ​第四十一集<南传上座部佛教>解说词 上个世纪末,有一首歌开始在西双版纳地区流行,传唱至今.这是一首摇滚风格的歌曲,用傣语演唱,歌名叫做<在我的心中>.歌中唱到:祖先留下的传统 ...

  • 充电时刻第5期:玄奘西行,到底取的是什么经?一文读懂中国佛教

    今天是清明节的最后一天,昨天和朋友吃饭,闲聊起来玄奘西天取经的话题,俩人就玄奘西天取经到底取的是什么经展开了争论,朋友认为按照<西游记>的记叙,观音菩萨安排老唐去西天求取的是大乘佛教,来代 ...

  • 释学笔记(一):佛教早期历史

    释学笔记(一) 佛教早期历史  1.文化国家--雅利安人入侵 按照现在政治哲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往回推,在早期南亚次大陆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可以称之为印度的国家.印度的形态主要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最早在南 ...

  • 释学笔记(三):从大小乘比较到中观

    释学笔记(三) 从大小乘比较到中观 1.大小乘对原始佛教的态度 小乘佛教强调尊重原始佛教的教义,用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方式一板一眼的来严格传承原始佛教的教义.所以,小乘偏于保守,戒律也相对严苛,是相对学问 ...

  • 释学笔记(四):修习中的几个观念

    释学笔记(四) 修习中的几个观念 1.中观 中观思想在佛教后期的发展中几乎被每一个大乘佛教所接受,只不过是各个教派对此加以改造和诠释形成了自己教派的独特的中观理论.中观的思想主要是以<中论> ...

  • 释学笔记(五):如是我闻——读《金刚经》

    释学笔记(五):如是我闻 --读<金刚经> 佛家的著作大体上可以分成经.律.论三类.经是指释迦牟尼本人讲的,律是指戒律,论是指历代高僧对经的解读.因为经是释迦牟尼讲过的话,所以经的开头都会 ...

  • 国展晋级笔记二:学书法四大困惑

    当今天书坛,国展热,培训热,学习者热衷大腕大咖有之,人云亦云有之,鱼目混珠,杂乱万象,让书友困惑有四: 一是路径不对,努力白费.好多徘徊在国展圈外的书友一直有个困惑.这么多年,学了那么多,交了不少学费 ...

  • 研学笔记(之二)| 书鱼研学

    书鱼,又称书蠹.书虫,专注于蛀蚀衣服和书籍,估计形象呆萌,是一种又讨厌又有趣的小家伙儿. 常有饱学之士,自称书鱼.苏轼说"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流沙河称自己" ...

  • 缠中说禅学笔记(二):缠论中的定义和定理

    上一篇文章中告诉了大家该如何看待缠论,如果你能赞同缠师对股票市场的理解,那么就可以开始这一篇的学了. 本篇将罗列和解释缠师的诸多定义.因为很多名词都是缠师发明的,如果不了解他的术语,在学中就容易晕. ...

  • 孙海义-《姓名学》二、姓名与八字命运

    转自:玄学通风水师的博客 二.姓名与八字命运 人生的命运或因自己的奋斗,努力而创造,或因祖先余阴,人事背景,容貌美恶等等左右,而影响力最深远巨大者莫过于八字与姓名. 俗云:"人的命天注定,胡 ...

  • 褚体楷书难学?二十八幅动图,教你写好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的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褚遂良虽未被后世列入到"楷书四大家"之中,但其书的艺术水平与欣赏价值却足以与所谓的"楷书四大家"相媲美,其所独具的灵动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