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秤匠

我是一个小人。当我开始自我忏悔的时候,秤匠洪三(名)已经躺在地下好几年了。我和洪三结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我极想学一门手艺时,向洪三表白了,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我。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大庭广众之下,他很直截了当说“这门手艺你学不来,大秤肯定做不了,要做也只能做戥子秤”。我心有不甘地问“为什么”,他说“你的眼睛太小,眼睛小的人没有公心,是钉不了秤的”。

前一秒钟我们还相谈甚欢,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吹着牛皮,谈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但后一秒钟,他一点面子都没有留就把我驳回来了,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心情。当时在场的还有很多人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我真想寻一条地缝钻进去,但地上没有缝,只能是灰溜溜地走了。洪三就是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从此我们便“过的过阳关道,走的走的独木桥”,不相往来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很有道理。洪三的个性太强了,他为人很正气,手上也有真功夫,最讨人嫌的还是他的执拗和顽固,这种性格注定会得罪很多人,村里不单只有我对他有怨恨,还有其他一些人。我全程见证了他的没落,凭良心讲我是愧对他的,因为我也算是造成他没落的一个始作俑者。

第一回,是村支书曾二(名)嫁女,在洪甘冲(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乡俗里,嫁娶都是一项浩大繁琐的工程,准备工作就得用一年半载,整个过程容不得半点纰漏,哪怕是一丁点都会招人耳舌,成为大家的笑谈。何况还是曾二这个村里的一把手嫁女呢,那是曾二的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家的大事,村里能动的人都动起来了,除了那些瞎的、瘫的、瘸的,都自发地过去帮忙,生怕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表现机会。

新郎是邻村一户有头有脸人家的崽,新娘是曾二的女。说是嫁女,其实就是从这个村放到隔壁村,喊得应的一段距离,这是农村嫁娶的特点。所有程序都按照既定规程履行了,最后就是入洞房。依惯例,在新人洞房花烛夜时,新郎要用秤杆轻轻挑起新娘头上的红盖头,代表“称心如意”。

秤是老匠人洪三亲手打造的一杆新秤,从选材、刨杆、定叨口、安叨子、包铜皮、定星、钉称花、打磨、清洗,他一步也没有马虎。但那天晚上,就是在最后一哆嗦上出了问题,当新郎兴奋地拿起秤去挑新娘盖头的时候,新秤居然“咔擦”一声从中折断,这是多大的意外啊,把一对准备享受鱼水之欢的新人吓得不轻,没法收场了。

这件事传出后,曾二颜面扫地,有人悄悄说嫁出去的女如泼出去的脏水。洪三更是声名狼藉,一代秤匠折戟沉沙。发生这等事,村子里谁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有少数人知道事情的原委,我算是一个。我应该在觉察到秤被人做了手脚后,第一时间告知洪三的,但我没有,因为我记恨着洪三不收徒的事。

如果说第一回对洪三来说是晴天霹雳的话,接下来的一回,便算是致命一击了。第二回是三年后,洪三的儿媳妇生产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接生婆说赶紧找一杆秤来,称一下公子的重量,秤匠家是不会缺秤的,洪三早已经准备好了秤来称他的宝贝孙子呢,他连忙把秤拿了出来交给接生婆,接生婆娴熟地开始了称重,“7斤7两”,她大声喊了出来。意料之外的一幕出现了,那个还在床上躺着的产妇连连说“不准不准,秤不准”。大家都不明就里,她接着说“去曾土匪家拿电子秤来称吧,电子秤要准”。这话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样刺向了手无寸铁的洪三。

洪三的儿子屁股颠颠地跑到了我家,找我借电子秤。这是一件让我感慨不已的事情,秤匠家要找我借秤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后来,用电子秤重新一称是7斤8两,洪家的儿媳妇终于心满意足了。再后来,听说原来她早已在网上查对了一个什么称骨算命对照表,7斤8俩是大富大贵的名,她需要的就是这个数字,这是一个何等虚荣的女人啊。

其实,只有我自己清楚,我的电子秤是不准的,要比实际份量大上一两。我没有把这个真相告知洪三,怕再起争端。自这两回后,洪三的钉秤生意日渐萧条,威望和名声都日落千丈,没有几个人搭理他了,包括他的家人。

直到他死后,我才真正认识到,洪三是一个小人物,我却是一个小人。我们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良心的份量却有着天壤之别。

(0)

相关推荐

  • 长安地区婚嫁风俗

    主要包括四个程序:见面.看屋.吃订婚宴.扯衣服      说到订婚就要说媒人,通常是求婚之家先请媒人到家里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让媒人去提亲,也就是"六礼"中的"纳采&q ...

  • 【盘点老行业之四十八】钉秤匠

    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今,不管买卖什么,往电子秤上一放,四两半斤,分毫不差地呈现出来了,比老式的杆秤放便多了. 老秤属鲁班发明,秤砣为权,秤杆为衡: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 ...

  • ■保定老行当系列——钉秤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定的大街上,经常看到钉秤的门市部,门口竖立着很多半成品的秤杆和已经钉好的成品,远远看去就知道这是制作衡器的地方,进到里边就会看到一位老师傅在秤杆上镶嵌着金黄色的星星,他们就是钉秤匠 ...

  • 【乡土】剃头匠

    甲申年,立秋这一天,我的头发还不是很长,却突然想起了剃头匠,有洪甘冲的剃头匠,包括李活元.三跛子(名),也有外村的那些已经叫不上名字的剃头匠,我想他们才是真正意义的剃头匠,因为他们身上都有着非同一般的 ...

  • 【乡土】磨刀匠

    我见到磨刀匠前,刚用家里的老菜刀切完半斤五花肉,我准备放上一斤青辣椒一顿就把那些肉吃完,我好像好久没有吃肉了. 吭哧吭哧的,使出了很大的劲才把肉切好,还用刀在灶台旁的瓷砖上蹭了几下,这个动作是我从已经 ...

  • 【乡土】箍桶匠

    我的四叔是个箍桶匠,他和木匠师出同门,都是信奉鲁班先师,但他们是有区别的,木匠以"方凿"见长,而四叔擅长的是"圆凿".四叔是个很低调的人,从没有在村子里高声喊过 ...

  • 【乡土】织匠

    五酒(人)的人生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就像一匹布里面有两类材质的衫,在两类衫之间形成了鲜明过渡,我们能很容易就找到那根承上启下的衫.他前半程的身份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地主老爷,后半程是一个唯唯诺诺的织匠.我 ...

  • 【乡土】纸马匠

    纸马匠是我桐梓山(地)的外公,一个身材矮小且不苟言笑的老人.在最初的认知里,我对纸马匠只是充满新鲜和好奇,一把剪刀.一盆米糊.几根蔑条,再就是花花绿绿的草纸,画.折.叠.裁.糊,每一道工序都是安静而好 ...

  • 【乡土】豆腐匠

    豆腐匠是村里村外名气响当当的一个女人,长相中等偏上,主要是能说能干.她真正出名是因为一次打架,我当时没有在场,事后听好多人说过,不论是添油加醋也好,是艺术加工也好,反正通过一传十十传百,豆腐匠这个狠角 ...

  • 【乡土】缝纫匠

    缝纫匠在洪甘冲(名)属于外姓人,姓彭,不知是什么时候迁入的,随着老辈人越来越少,这个家族的根底已经无从考证了.在那个"穿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缝纫匠家族确实为整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