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俞思义︱是“蜡梅”不是“腊梅”

咬文嚼字

是“蜡梅”不是“腊梅”

文/俞思义

现在将是坊间蜡梅盛开的时候,于是又出现蜡梅与腊梅之争。

首先我们要知道蜡梅这一名称的来历。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这段话告诉我们蜡梅“因色似蜜蜡”而得名,并非因在腊月开花而得名。同时又告诉我们蜡梅与梅花不同类。实际上,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而梅花是蔷薇科李属植物。蜡梅香味浓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蜡梅的“蜡”质感很强,蜡梅的花瓣比较硬,梅花的花瓣比较软。

我国古代很多诗人称蜡梅,而不是腊梅。例如,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诗云:“故里琴尊侣,相适近蜡梅。”宋代苏东坡曾作诗《蜡梅一首赠赵景贶(kuàng)》有“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之句。苏东坡认为它的花色极似蜂蜡,应名为“蜡梅”。宋·黄庭坚《从张仲谋乞蜡梅_》有“闻君寺後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辞源》(商务印书馆1982年)在“蜡梅”词条下引:宋·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宋·任渊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又引范成大《梅谱》:“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有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蜜脾,是蜜蜂营造的酿蜜的房)。明朝的《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尤其是,宋代谢翱有一首写“蜡梅”的诗:“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诗人说雨中的蜡梅以蜡为衣,更以“蜜房”来比喻蜡梅枝头的花朵,并说蜜蜂住在这里躲雨避寒不愿离去。诗人有此奇思妙想,当与“蜡”字有关。元代耶律楚材的“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他把“蜡黄”升华到“金黄”的色调,使蜡梅变得更加风姿绰约了。

不少人认为“蜡梅是正名”而“腊梅是俗名”。清初《花镜》中就这样的记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是名。”

其实,认为蜡梅只在腊月开放是个误会。

蜡梅并非只在腊月开花。南京中山植物园有几株来自浙江的“夏蜡梅”,夏季开花。花朵比冬日蜡梅更大,白色花瓣透着粉红,花蕊是黄色的,犹如托着金珠的玉碗绽放枝头。前几年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引进的蜡梅也是夏季开花,形似迷你睡莲,淡淡花香令人陶醉。

由此可见,应该是蜡梅 ,而不是腊梅。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无“腊梅”词条,只有 “蜡梅”。《辞源》也没有“腊梅”,只有“蜡梅”。而《现代汉语词典》还保留了“腊梅”词条,解释是“同‘蜡梅’”,似乎不妥。

作者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