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按摩百科大全』第五部分 脚底反射区按摩
脚底的功用解密
1.脚的功用
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可以完全用双足走路。人类历史就是从人能站立、用双足走路时开始的。
为了站着走路,人类的骨骼肌非常发达,为了保持两脚站立的姿势,骨骼肌(负责随意运动)中的随意肌(负责抵抗重力)很发达,为了走路、跑步,紧张肌(运动肋必须活动。同样在脚的部位,如此静(随意肋、动(紧张肋功用不同的肌肉,各由脊髓、大脑控制,彼此协调合作(图5-1)。
意大利伟大的天才雷欧那达宾奇曾说人的脚是'最棒的艺术品’,一双脚占身体的1/4,有52根骨头,并且在这一对脚上,密布许多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彼此复杂结合,人的脚真是世上稀有的作品。
或站、或坐、或跑、或跳,脚的肌肉在两条神经线巧妙控制下运动,更重要的是,它提供脚活动时需要的能量。脚正确的分段点是踝部,而脚底肌肉和神经在生理学、神经学、解剖学上,都是连接脊椎到大脑的最重要部位。
2.脚底活动对身体的影响
来看看我们走路的姿势吧!首先我们抬起脚跟,体重便移到脚的小趾部分,靠近脚趾的部位(图5-2),尤其是靠近大拇指的部位会靠近地面,辅助这一动作的,就是脚底的脚心,它就像垫子一般,带有弹力,自然地支撑体重,使人走路。再来看一项调查吧!一位体重68千克的人踏出一步,需要体重的25%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支撑85千克的重量。一个人在一生中,脚大约要承受总计2000万吨的重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脚心。
然而,脚心并非与生俱有,它是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形成的。但是近年来因运动不足、鞋子文化发达,它的形成迟缓,很多小孩子变成扁平足,并且渐渐形成问题。脚底支撑全身重量,使身体能步行,又具有垫子一般的功能,当然,它和身体各器官、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了解脚底各部位与身体各种症状的关系,并练习刺激该部位,可以恢复健康。例如:脊髓神经如网状分布,支配整个脚底,因此,近年来有人透过脚底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毛病。
3.赤脚有利健康
前人曾说:''脚的衰退是万病之源。”又说:'老化从脚开始。’从四肢动物到我们人类,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赤着脚生活的(图5-3)o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达,人类开始穿鞋,从草鞋进步到今天的鞋子,但这都是扁平足人口增加的原因,很多人拥有一双容易疲劳、不健康的脚。
现代人一想到健康的脚,都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赤脚。借着直接刺激脚底,提高肌肉的生理作用,使该反射作用影响全身,达到健康。
此外,赤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与大地接触之时,使我们养成与大地一体的心理。
赤脚使我们重视脚,也使脚不必穿鞋,从束缚中解脱。赤脚还能预防香港脚,使异常的脚趾恢复正常。
如此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让脚获得解放,尽量不让脚受到压迫。
4.扁平足对身体不好
严格来说,并非没有脚心就一定会形成扁平足,但是,这里我们仍要视它为医学上的问题。通常,我们所指的脚心,是指形成脚底纵、横方向的拱形部分。
一般脚心的形成,在3~4岁即已发育八成,但是,近年来许多小孩子的脚心发育较慢,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高年级学生仍没有脚心。
脚心可以支撑体重,当我们做走、跑、跳等动作时,它就如垫子一样,减少脚底所受的冲击,这是用双脚走路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脚心发育迟缓,无法发挥自己的功用,也就是呈扁平足状态,脚便容易疲倦,无法长久步行,身体不能集中力量,自然缺乏体力。造成此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都市化导致人们运动不足,这一项推测有待日后的调查证实。
扁平足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穿鞋子在铺设平坦的道路或地板上走路。预防或治疗扁平足最好的方法,是少穿鞋子,赤脚运动脚底肌肉。
5.惊人的脚底
一个人平均每天走65千米的路,换算成步伐,大约是7500步。如果算成一生走的路,相当于绕地球1周的距离。人一生要走这么多路,首先必须有发育健康的脚,保持健康状态。从这里就知道日常生活上应该多注意脚了。为了使脚底柔软、有弹性、脚心成漂亮的拱形,脂肪便不可缺少。
有人发明一种机器来拍摄脚底,将它拿来拍摄长寿村的老人们,发现这些人都有完整的脚心。这些长寿的人在山中生活,从小用脚走遍许多地方,在工作、生活中形成健康的脚底,所以会如此长寿。
脚底和趾头、脚跟也有密切的关系,想要有漂亮的拱形脚底,在地上走路,一定得具备完美的趾头和脚跟(图5-4)。
6.脚底穴位
穴位是针灸、指压刺激的地方。刺激穴位可以帮助肠胃蠕动,缓和神经痛。
为什么刺激穴位可以调整身体状况?因为穴位是身体和外界联络的通口,可以传送身体内各种情报,使外界能发觉,说得简单一些,当人食欲减退,可能是胃部疲劳,刺激足三里和与胃相关的穴位,便会觉得压起来比平常更痛。在有反应的穴位上指压或针灸,给予胃部刺激,食欲便可增进。
脚底有很多穴位和全身器官相关,这就是中医所谓六条经络。
经络是气血的通道,气血是人体活动的能源,全身上下有贯通的通道,可分为十二区,各有其名称,而脚的经络有六条,分别是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少阳胆经、厥阴肝经。
阴阳之分是因阴经主要通过腹部和手足内侧,阳经主要通过背部和手足外侧。
脚底这狭小的地方,却有几条经络通过,刺激脚底很容易找到穴位(图5-5),调整身体状况。
脚底最重要的穴位是''涌泉’,按摩此穴可以消除疲劳,使人精力旺盛。
1.额窦2.三叉神经3.垂体4.鼻5.头(大脑6.小脑、脑干7.舌、口腔&颈动脉9.颈10.食管、气管11.甲状旁腺12.甲状腺13.腹腔神经丛(太阳经)14.肾上腺15.胰腺16.十二指肠17.输尿管18.膀胱19.直肠、肛门20.骨盆21.头、颈淋巴结22.目23.耳24.肩25.腑窝(腑腔)26.臂部(上臂)27.胆囊28.升结肠29.回盲瓣30.盲肠、阑尾31.股部(大晒32.臀部33.乙状结肠34.斜方肌35.肺、支气管36.肝脏37.肾脏38.脾脏39.横结肠40.小肠41.生殖腺(睾丸、卵巢)42.胃43.心脏
脚底是第二个心脏
1.为什么脚底是第二个心脏
脚的肌肉因大脑、脊髓两大神经系统,才能巧妙地运动(图5-6)。我们能站、坐、跑、跳,也要归功于供给脚能量的微血管活动。
从心脏流出的血液,沿着大动脉、动脉、小动脉、微血管、静脉、大静脉而循环。
但是再怎么强壮的心脏,也无法充分把血液运到脚的各部位,再把它们送回来。
吸吮是人的本能,婴儿会在喝牛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屈伸脚部,这和血液循环作用有关。当脚屈伸,肌肉收缩可刺激血管,把静脉中的血送回心脏。这种如吸吮般的压缩作用,即使长大后仍不会改变,所以在运动医学上,把脚视为'第二个心脏’,认为''脚的衰老是万病之根’。
因此应使脚充分发育,常用脚运动,使微血管活动,才能增强'第二个心脏’。
2.脚的衰老是万病之根
'第二个心脏’活动不好的人,容易脑缺血而晕倒。正常人连续站2~3小时不会晕倒,因为吸吮动作对成人也发挥作用。
微血管不一定有血流过,但若一直没有血流过,血管会阻塞,因此'吸吮动作’是不可少的。为了保持健康,必须常常刺激脚部,也就是说要多用脚、锻炼腰腿,'第二个心脏’年轻,是维持健康的秘诀,所谓''脚的衰老是万病之根’便是这个原因。
与其说'脚是第二个心脏’,不如说'脚底是第二个心脏’。
脚底有六条经络通过,和人体各器官相连,刺激脚底就等于帮忙做'吸吮动作’。此外,脚底感受刺激后,会透过脚底神经传至大脑。因此,如果能给予脚良好的刺激,全身都会受益。
3.敲开脚底神秘之窗
脚有六条经络通过,70个以上的穴位。
经络中的'胃经’主要和胃相关,胃经若有异常,胃会出现疲劳,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眼痛、头痛、喉咙肿、鼻塞。胃经从脚底第二趾开始,沿第一趾侧边缘而行。
'脾经’和脾、肠有关,出现的症状有:恶心、下痢、便秘、胃痛,又和生殖器、胸部气管相连。从第一脚趾开始,沿脚底内侧而行。
'膀胱经’和膀胱有关,是最长的经络,贯穿腰、背、肩、颈、头,出现症状有腰、背、肩的筋肉痛、关节痛,因眼睛疲劳而造成头痛、鼻塞。也影响呼吸循环、消化吸收。从脚的第五趾外侧开始,沿脚底外侧而行。
“肾经”和肾脏,尤其是副肾关系非常密切。对过敏性疾病、头痛、晕眩、精力减退、心脏病、肾脏病、皮肤病等症之治疗甚有效。当人弯曲脚趾,可在脚心上面找出一个凹洞(即涌泉穴,从此凹洞开始,沿脚底斜行便是肾经。
'胆经’与头侧、肩、体侧、胆汁作用有关。出现症状有:脚痛、神经痛、全身麻痹、扁桃体炎、头痛、耳鸣、眩晕。从第四脚趾尖开始,沿脚趾甲而行。
'肝经’和肝脏、生殖器有关。出现症状有:腰痛、生理痛、尿道炎、阳痿等。从脚的第一趾、第二趾侧开始,沿趾甲而行。
经络和穴位有复杂的关系,脚底真像个神秘之窗。
4.拍打脚底穴位恢复健康
有一位知名学者,相信拍打脚底对健康有益,从小学起每天不断如此拍打,果然长寿,至今身无疾病,快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这是因为他经常拍打穴位,才使身体如此健康。
可见拍打穴位(图5-7)确是达到健康的方法。
刺激穴位会产生的反应有:酸、痛、电流容易经过、温度升降、感觉敏锐等。有人认为刺激穴位有如刺激神经,然而有穴位的地方并不一定有粗大的神经,而且穴位是在血管、肌肉、骨头等组织中。
5.脚底影响健康
'老化从脚开始’这句话很有意思。随着年纪增长,人开始不喜欢活动,爱安静,报告显示:腰痛发生率和身体活动多少有关,这正证明'老化从脚开始’。
但这不表示常锻炼脚的人便不会老化。人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可以移动身体,锻炼脚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如此可以保持脚底柔软、有弹性,使脚心成漂亮的拱形。
锻炼脚可以控制老化,根据某项调查,同年龄人的生理年龄差(年轻者和老化者之差)在25岁是4年,35岁是8年,45岁是12年,55岁是14年,65岁是16年。这里的生理年龄差是指:实际年龄和老化年龄之差。锻炼脚与否,竟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了健康,真需要保持一双年轻的脚。社会文明的发展减少了人走路的时间,对健康真是不利。
6.走路从小抓起
时下许多小孩讨厌走路,没走多久便感到疲倦,走路方式不正确,容易跌倒,跌倒容易骨折,不喜欢帮忙,也不爱动,力量小……这都显示幼儿至高中的孩子运动不足。有的幼儿园在孩子入学时就告诉他们:'跳会失去肌肉和力气。”这真令人困扰,孩子还能活动吗?一般脚心的形成率:3岁时45%,4岁60%,5岁70%。不准孩子跳的幼儿园儿童脚心形成率低,而鼓励''赤脚’的幼儿园儿童脚心形成率却超过指标,这样的脚才有力量。
当然,也不要太在意脚心,以为扁平足或没有脚心的人运动能力一定不好,它只是帮助我们在运动时缓和一些重量。
7.背肌要强壮,必须锻炼腰腿
现代的小孩子身体不协调的原因之一,是走得不够。当然,也有人说现在小孩子体格较好,是因'跑、跳’等力量使身体得以伸展,但却普遍背肌脆弱,也就是腰腿太弱。这是因为幼年开始运动不足,到了青少年时期,背肌无法长时间支撑身体,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因此,便需要增加脚的运动量,有位学者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觉越跑骨头越硬,可以促进发育,现在的小孩容易骨折的原因之一,便是脚的运动量不足,应常常赤脚,帮助脚心形成,强化背肌。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也发觉运动可以促进微血管发育,使血液流遍全身。
锻炼腰腿使运动量增加,微血管不致阻塞,微血管发达,'吸吮动作’进行旺盛,'第二个心脏’甚至可以辅助'第一个心脏’。
对小孩而言,跑步非常舒服,应该让他们习惯跑步。让孩子们充满活力地跑吧1
8.腰腿弱引起''文明病”
避免脚衰老化的基本方式是:宁可站,而不要一直躺着、坐着。不过,电气设备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坐着的时间实在很长,不但站的时间少,连使用脚步行的机会也不多了。
结果,不只腰腿虚弱,也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文明病’。近年来有一个恶性循环,即:饮食过饱_运动不足_肥胖_'文明病’,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危机,怪不得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如果能消耗摄取的热量便不成问题,然而,现代人不只运动不足,还摄取更多能量,积存中性脂肪,难怪肥胖。
通常,肥胖是因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引起,但有一个更准确的换算公式:体重比标准体重超过20%以上者,均为肥胖。当然,光运动不能减肥,还要节食,控制脂肪摄取量。总之,运动、节食是两大方法。
9.平时注意,先从走路开始
运动一定要用脚(图5-8)。'动物’就是用脚的生物,运动不足便易引起'文明病’。现代文明使许多人因精神压力而失眠、焦躁、腰酸背痛、注意力减退,很多病如高血压、胃肠溃疡、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腰痛等'文明病’不断出现。
一定要每天用脚运动。每天坐车的人,可以早一点起床,走一点,如果可以的话,回来时走着,这样再加上快步行走,算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慢跑对肩膀酸痛、脚无力很好,如此也可以提高肺、心、血管等的机能。想减肥者可长时间做,以消耗能量。慢跑可以促使脂肪燃烧,降低胆固醇,预防成人病。不过,慢跑之前,一定要先做健康检查。
先从竞走开始吧!可自然地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腰腿!
10.老化的脚促使大脑老化
年轻人(20~24岁)最大的肌力若为100,高龄者(55~59岁)应有多少?根据调查:高龄者握手力量是年轻人的75%,腕弯曲推动物体的力量是80%,背肌75%,上身肌肉的肌力和年轻人比起来并不太差。而下半身却明显不同:大腿屈伸力(伸展脚的力量)是45%,脚屈伸力(弯曲脚的力量)为38%。
这也可以证明'老化从脚开始’,脚的老化也会促使脑部痴呆。人有紧张肌(受大脑命令保持紧张状态和随意肌(受大脑指挥运动),两者同时也会给予大脑相反的刺激。
大腿含有较多紧张肌纤维,如果没有自发性运动,便会退化。
脚老化和痴呆有关,不运动的话,腿会虚弱,腿虚弱引起紧张肌老化,紧张肌老化会减少大脑受刺激的机会而演变成痴呆。
11.脚底是穴位的宝库
为了痴呆症不加重,最重要的是强化脚,运动是强化脚最好的方法。年纪大的人适合慢跑,但是,最安全的运动是走路,借走路刺激大脑,老年健康是一种幸福!
老年生活若能健康度过,不是很好吗?但是,通常年纪一大,老化现象也会发生,疾病跟着出现,尤其容易得“变形性膝关节,’(膝盖软骨减少,骨质溶解,上下两块骨头摩擦而疼痛,变成'O’形脚或'×’形脚,或是''大腿骨折’等特殊毛病。要预防这些毛病,除了要走路锻炼腰腿外,也要补充维生素、钙质。
老人的脚虚弱,无法支撑体重,走路容易姿势不正,引起腰酸背痛、下肢麻痹或疼痛、肌膜发炎、膝盖变形等,使得老人更无法走路。
脚底有许多穴位,按摩脚底和脚趾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稳定血压。
12.穴位疗法对各种疾病都有效
古人认为生病是因“气不调”,因此,穴位疗法就是在改善'气不调’。
“气不调”即身体机能受损,产生肩痛、腰痛。因此,西医的'解剖学”并不善于治病。中医对病理的解释和治病的方式一致,可以调整症状,理论上,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不过,仍要视病人本身痊愈的能力,中医仍有赖于病人的自然痊愈能力。
患者使用穴位疗法适于以下疾病:
腰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疼痛,颈、肩、腕疼痛,头痛。此外尚有:胃肠病、痛风、高血压、肌肉痛、运动障碍、脑血管阻塞、神经痛、更年期障碍、小孩夜啼、支气管炎、感冒、牙痛、便秘等。
13.穴位疗法对身体的机能故障有效
穴位疗法虽然好,对根治癌症、细菌感染等却无能为力。因为,穴位疗法重在提高身体的痊愈能力,请切记:穴位疗法无法除去病因,通常,它需视病症和西医配合使用。
不过,穴位疗法对消除疼痛特别有用,它不像止痛药,而是从根治疗。
例如:轻微胃溃疡、腹痛,持续用穴位疗法,可稳定病症,消除疼痛,并治疗病因,根治疾病。
穴位疗法较受中年人喜爱,因为,过了中年,身体机能开始老化,而穴位疗法对机能故障极具疗效。
14.穴位疗法的秘诀和要点
穴位疗法必须先抓准穴位。穴位很小,位置不固定,用手指压时,会有痛和特殊的感觉,如果刺激在正确部位,身体状况可以变好。因此找穴位时,一定要用指头用力压,当感觉麻痛时,可在上面做下记号,再压一次是否感觉相似,以确认位置。有些地方一压便非常痛,可以压轻一点儿。
居家简便的刺激穴位方法有:指压、牙签按穴、灸、温灸。可用牙签按穴或拍打穴位,需要强刺激时,可以用尖头部分;需要温和的刺激时,则用圆头的部分。也可以将5~10根牙签绑起来,固定于圆形橡皮擦上,再用它来拍打。
15.用艾草温灸
将市售的艾草纸筒置于穴位上,点火即可(图5-9)。因产品不同,有一些产品烧到最后温度也不会太高,但是,有一些烧到一半会变得很高,这时应即刻拿掉,以免过热导致烫伤。
温灸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香烟,将点燃的香烟放在靠近穴位1厘米的地方,开始的温度很合适,不久会有痛的热感,这时应立即拿开,如此算一次,连续数次反复上述动作。但是,香烟对身体不好,不吸烟的人可以到药房买棒状的艾草,如香烟一样使用。
指压或踏竹子也可刺激穴位。按穴位不要马上大力按,力气应慢慢由小.加大。
16.按摩、拍打使身心舒畅
中医认为健康的身体必须气、血充足。气通过的地方叫经络,经络中若有气、血阻塞,便会因气、血不足而生病。
穴位就在经络之中,身体不好时,会出现反应。穴位可以说是气的出入口,气不足而生病时,可以从这里送气过去。
脚底有很多经络通过,经络的末端就是穴位。例如: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肾经从涌泉开始,通过肾、生殖器、膀胱、肝、肺、喉咙。因此,肾经是治疗泌尿系统疾患、生殖器疾患、浮肿、呼吸器官疾患、肝病等病的经络。此外,脚底是内脏的反射,从它的反应可以知道身体状况,如当胃不适时,脚心轻微肿胀,按下去有痛感(图5-10)。
17.脚底反映出体内所有的症候
脚底可以马上反映出身体状况。因此,给予脚底适度刺激,可以促进内脏及大脑的血液循环。
手按穴位时,如写“の”字一般,渐渐施力,如果,一开始便用很大的力量,使脚觉得很痛,并不会有什么效果。若是单手不易用力,可以用双手拇指施力。脚心可以用指压,脚趾则用按摩。脚趾也是治病的好地方,请多加利用,但由于它的骨头细、又较硬,按摩时不要过分扭曲,以免受伤。
按摩脚趾的方法是抓住指甲上下轻轻揉搓,然后旋转整只脚趾,待脚趾松弛后,再上下弯曲、伸长脚趾。
拍打脚底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可以用啤酒瓶轻轻拍打。
拍打脚底应有韵律感,脚底需要刺激,以便将刺激传输到全身,请细心照顾它!
每天持续穴位疗法,加速体内气、血循环,有益健康,即使没有病,也习惯地'压、揉、拍”,每天必定精力充沛。有一些人对穴位疗法半信半疑,但仍然跟着如此实行,结果症状减轻,全身充满活力,怪不得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穴位疗法。
脚底的反射区按摩
1.脚底是人体的缩影
脚底是人体的缩影,我们身体所有的器官、腺体的排列位置,均与脚底反射区的排列位置相同。脚底内侧的弧度,即脊椎反射区,也与人体脊椎的弧度一样;脚底前113的部位,和胸部一样,都较为突出,最狭窄的地方(即脚底腰线部位,相对为人体的腰部。事实上,后脚底腰线的位置,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高腰、低腰。
脚底反射区的位置比较特殊、敏感,且容易接触得到,比较好做按摩,以收刺激之效。耳朵和手上的反射区较小,需要借助很小的辅助工具,才能达到按摩刺激的目的。
一般人以为手比脚敏感,于是用各种保养品来保护双手,维持双手的健康、美丽。事实上,脚底也非常敏感,有许多的神经末梢集中于脚底,不知不觉中被鞋、袜保护着。相信每个人都有试水温的经验:当手试好了适中的水温,脚却觉得太热了,这是因为脚较敏感的缘故。
脚的形状及大小,刚好适合用手来按摩。比起身体其他部位,人在接受脚部按摩时,较能放松心情。在生理学与解剖学上来看,因为脚离心脏最远,所以脚底的血液循环比较容易迟滞,一旦血液循环不顺畅,脚就会先肿起来。因此,按摩脚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由于脚底离地心最近,因'地心引力”原理之作用,体内的毒素、废物容易聚集于此,产生结晶。一个有经验的脚底按摩工作者,能够很轻易地找出这些结晶的所在,将之按摩清除,以收疗效。
2.激发身体的治愈能力
在人类的手、脚布满了神奇的电子反射区,这些反射区与人体的各个部位相对应,我们称作'脚底反射按摩的反射区’。
''脚底反射区按摩’就是靠着刺激脚底,激发身体器官与腺体的自愈能力的方法。
我们从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文字及图片中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利用''脚底按摩’的方法,来促进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
今日,这种古老的技术已进一步地发展成一门'科学艺术’的学问,叫做脚底反射按摩学。其主要原理是说,人体有很多能量流通的'通遭’,正如针灸学上所谓的'经络’。它支配着身体各部位器官、腺体的能量流通,既然是能量通道,必有源头——即发出能量的地方。在针灸学上称这源头为''井穴”,意思就是'';甬出能量的水井’。
想要控制能量的通道,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能量发出的源头;而这些源头全集中于脚底,亦即'脚底反射区’,它们是左右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按摩''脚底反射区’,能够刺激身体各部位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健康疗法。那么,脚底的反射区是如何影响身体各部位器官与腺体的呢?又是如何治疗疾病及恢复器官、腺体的功能呢?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地解说。
3.科学的按摩艺术
何以说现代的''脚底反射区按摩’,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呢?因为''脚底反射区按摩’有其理论基础,需要仔细研究,更需要熟练的按摩技巧去实际操作,所以说它是一门'科学”。当施行'脚底按摩’的工作者,用其熟练、精巧的技术来操作,更以信心、耐心和爱心关注病患,求取最佳疗效时,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化’的表现。
4.反射区传导与神经传导不同
很多脚底按摩工作者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右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拇指,左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拇指。脚底反射区按摩虽是把某种电子生理反应,由脚的反射区传到人体相对应的器官,但是这个传递的路线与神经路线的传导不同。不可否认,它的传递路线与神经传导很相近,其电子生理也可能相似,但绝对不是经由神经传导。很多人在研究这个传导路线,虽然至今在医学上尚无法证明它的正确路线,不过,正如同针灸的穴位、经络理论在科学上逐渐被肯定一样,这个反射区带的真正传递路线,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也会有所发现。
就神经学理论来看,因为脑部控制身体运动的神经在中脑部位交叉,所以一般人才会说右大脑控制着左半边身体,左大脑控制着右半边身体。但是,反射区的传导路线与神经的传导路线不同,目前可确定的是,右脑的反射区就在右脚拇指,左脑的反射区在左脚拇指。
5.反射区结晶的形成
人体的器官或腺体,须有一定的收缩及放松来维持血流的力量,以排除各部位因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当此种收缩与放松受到感染或某种原因的干扰时,器官、腺体就没有足够的血流力量来排除这些代谢物质。于是,这些代谢物质就沉积在神经末梢或血管内,进而影响器官、腺体的血液循环。同样的,当器官开始退化时,正常的收缩与放松能力就减低,所以没有足够的血液循环力量来带走代谢物质。这种沉积物目前已在实验室证明是类似尿酸的结晶。
当器官或腺体有结晶沉积时,经由某种电子生理作用,在脚底相对应的反射区里,也会有此种结晶沉积在神经末梢或血管内。这些结晶就是引起反射区痛感的原因,结晶愈多,体积愈大,痛感也愈强烈,表示反射的器官或腺体的病变也愈严重。
任何因病菌、毒素入侵,或是内分泌、神经功能的不平衡等原因所导致的疾病,其最终的结果是造成身体中受影响的器官或腺体的血液循环的改变。由于正常的血液循环是维持身体各部位功能及细胞活力的最重要因素,所以一旦某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影响,那器官或腺体的功能及细胞活力就会减低,以至于内分泌不正常,细胞开始退化,身体所需的化学物质的生产失调。
正因为身体内负责产生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物质的器官或腺体,因生产过多或不够而导致平衡失调,因而使得健康受损、疾病丛生。有的更因细胞的退化、变性而产生不正常的分裂,转变成肿瘤与癌。好比池塘,如果水流通的话,那池塘真是水清可鉴;一旦水不流通而迟滞时,池塘就会开始有细菌繁殖而发出恶臭。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的,必须血液循环通畅才能保证身体功能的正常及健康。血液循环正常,身体才健康;血液循环不正常,身体不会健康。脚底按摩的功用就在于改善身体器官或腺体的血液循环,排除代谢废物。
6.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预知体内的器官或腺体的血液循环失常,查出病症,防止疾病的发生。所有的医疗行为,均需根据检验室里的抽验血、尿的数值报告而下判断:然而检验数值的精确性,却需依赖科学仪器的测试正确才能得到。再者,体内器官、腺体也要达到某种程度的退化与失常,方能在科学仪器上显示出来,供医师做判断的参考,以治疗病患。
事实上,在人体内器官、腺体的血液循环不正常之初,早就可以在脚底反射区带找到迹象了。因为,当身体某部位感到不适时,在脚底的反射区位,已有结晶形成来警示你,不必等到检验数值显现了,才能做诊断与治疗。透过''脚底按摩’的方法,往往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获得奇迹般的疗效。所以,脚底反射区按摩也可以说是一门'预防医学”。
7.自然的健康法
''脚底反射区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变器官或腺体的反射区带,使之恢复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保持健康。
当右脚的肝脏反射区的神经末梢有了触痛感,那就表示肝脏已有结晶形成,导使肝功能受损;于是经由'脚底按摩’排除这些结晶,改善影响区的血液循环,自然也能恢复肝功能。如果在肾脏反射区位有了结晶反应,那就是在警示你肾脏的血液循环出了问题,肾功能已亮起红灯。这时候,科学仪器上所显现出来的检验报告数值,可能仍然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而误导医师的诊断,延误了治疗时效。但是,经由''脚底按摩’则可预测要发病了而及早给予治疗,利用按摩来消除这些结晶,使之恢复正常。
老祖宗们常赤足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石子、木屑等尖尖的物体,透过他们光溜溜的脚底刺激各部位反射区,完成一种“自然’的按摩,促进血液的正常循环,使各器官都强壮起来。所以,以前的人身体比较健康,这种自然的''脚底按摩’,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呢!如今,人们穿着鞋子走在人行道上,失去这种“自然的、古老的’原始刺激,于是各种疾病便不时地困扰着人们。
脚的各种问题
1.脚的毛病来源
前面已经说过脚底穴位的重要,刺激它是维持健康的秘诀。
可是,一天之中能赤脚走路的时间有限,几乎都穿着鞋子。
鞋子是我们的生活必备品,可以说是第二双脚、第二双脚底。
鞋子不仅保护脚,使脚可以自由活动,如同手、眼一样,可以把感觉到的路况传达到体内。
前面也提过,脚底集中许多穴位,如果有不良的刺激,会引起腰、肩疼痛,全身倦怠、头痛、失眠等症状,或引发其他毛病。
不要忽视鞋子的重要性,合脚的鞋子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我们要慎选鞋子。
合适的鞋子,可给予脚活力,使全身舒畅,但若鞋不合脚,则会导致疾病。
(1)越来越多的人因鞋子问题导致生病
人们对鞋子虽然关心,却只是为了'锍行’’、'便宜’而购买,以为'穿久了就会舒服’,店员也会告诉你:'穿久了会变大,买小一点儿的没关系。”
我们是否受了古时'缠足”的1日习影响,以为'鞋子应该束缚着脚’?
如果是的话,难怪由鞋子引起的毛病越来越多。
鞋子迫使脚变形,增加骨头、肌腱、肌肉负担,产生的毛病概述如下。
男性通常产生的毛病有:阿基里斯腱周围发炎,膝关节疼痛、变形,力气减弱,集中力减退,疲劳、腰痛、肩硬、头痛、食欲不振等。
鞋子不仅使身体不适,也会造成压力,引发精神方面各种疾病。
女性通常产生的毛病有:拇指外翻、指甲嵌入肉里,膝关节疼痛、变形,精神不安,力气减弱,食欲不振,头痛、头晕,不孕流产,腰痛,肩硬,分泌异常等症状。
鞋子既然如此重要,下面将告诉读者穿鞋的注意事项及选鞋方式。
有名的运动选手为了拥有一双合脚的鞋子,甚至订做鞋子。鞋子是人的第二双脚,生活不可缺少之物,应到技术优良的鞋店购买。
(2)女性穿的高跟鞋弊害多
现代人生活富裕,鞋柜里放满各式各样的鞋子,依场合、季节穿着。
但是,到底有几双真正好穿?是不是都只是一些流行的款式?
鞋子的确是服装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重要性相当于人的'第二双脚’。但是,考虑搭配时,仍应注意它原来的机能,鞋子主要是方便走路用的,千万不要让它的角色扮演错误。
鞋子兼具时装和机能两种功用,问题最大的是女性的高跟鞋。
男鞋后跟不至于太高,鞋尖也不会太窄;女鞋则大多很尖,使脚尖被挤在一起,有的高跟鞋甚至高达10厘米,鞋跟又相当细。
脚是身体最下面的部分,双脚需承受全身体重,实在太'任重道远’,只有3.4千克的脚,必须让骨头、肌腱、肌肉克尽自己的功能,才能承受体重。
太高的鞋子使体重集中于靠近趾头的部位,脚尖又拥在一起,使骨头、肌腱、肌肉处在不自然状态中,徒增负担。
拇指向外弯曲,变形成“<”字形,靠近趾头的部位(中足骨骨头)向外扭曲,变成拇指外翻,或者使指甲无法生长,嵌入趾头内,这是高跟鞋最常引起的两项毛病。
高跟鞋使脚跟不安定,容易扭伤、受伤。
高跟鞋造成的问题还不只这些!
腰和脚关系密切,腰痛常和脚有关。例如:椎间盘突出、脊椎分离、脊椎变形等,会降低脚的机能。因此,外科医生发现患者脚机能降低时,都会检查看看是否腰的那一部分发生问题。
相反的,脚(鞫的问题也可能造成腰痛,很多人都会因高跟鞋造成椎间盘突出。
走路时,腰会左右振动,穿上高跟鞋后脊柱便会歪曲,只好用臀部的肌肉调整歪曲的情况。
从健康和鞋子机能来看,平时不应穿高跟鞋,最好选购适合走路的鞋子。
(3)脚的健康和选鞋方法
脚很容易疲劳、受伤,穿新鞋容易磨破皮,走长距离的路会使脚底疼痛。
很多人买了鞋子才发现不好走,却仍继续穿,造成脚痛,使脚趾扭曲变形,拇指肿大。因此,应该常常脱下鞋按摩脚,拍打或做伸展运动,让脚得到解放。请注意:若一直穿不合脚的鞋子,不仅脚受累,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穿不合脚的鞋而跌倒的老人,如果因而不能走路,会加速老化,变成痴呆。
总之,脚需要您维持它的健康。
最可怕的是放任脚疲倦、疼痛、肿胀,影响到全身,如果注意脚的健康,对全身健康也有帮助。
生活习惯改变,使现代人很少走路,脚变得很脆弱。读者应该更重视脚的功能,保持脚的健康,要使脚健康,当然要注意鞋子。理想的鞋子是'完全感觉不到穿着鞋子I’。多关心鞋子,可以提高脚的健康。
2.畸形趾头
如果一直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就会使趾头变形如同槌子,称为槌子趾。
由于鞋子的压迫,趾头扭曲,使趾关节变形,无法恢复原状,是''脚趾突起’的一种。
通常拇指以外(第2---5趾)的趾头容易变形,尤其第二趾较长的人,要特别小心。
造成趾头变形的主因是:穿太紧的鞋子,尤其是高跟鞋(图5-11)。
形成槌子般的趾头会有些疼痛,很多人忍受它并放任不管,通常都是脚的其他部位有病,医生告知才知道自己如此。
如果严重的话,会脱臼,必须手术治疗。
要知道自己的趾头情形如何,可赤脚使身体重量放在脚前,如果趾头中间关节呈“<"字形,一定就是槌子趾。
(1)治疗槌子趾的方法是按摩
在演变成脱臼之前,可以按摩治疗。
洗完澡,坐在椅子上或地上,一脚放在另一脚的膝盖上,用力抓膝上那只脚的指甲。
抓住一只脚的趾头,往趾头根部压(图5-12),同时绕圈,绕完再伸展脚趾。
每一只趾头30次,一脚完毕后,再做另一脚。
以上方法只适合症状轻的人,如果趾头无法伸展,最好去看医生。
当弯曲的第二根关节上面碰到鞋子会痛时,最好贴上3毫米厚的贴布,减少它受鞋子压迫,并减轻疼痛。
3.拇指外翻
拇指外翻是指拇指向外弯曲或成“<”字形,指头根部(靠近中足骨)向外弯曲,严重时,会压在第二趾上(图5-13)。
拇指不厚、第二趾较短的人,只要拇指稍微被压迫,便会侧弯压在第二趾上,再加上常穿不合脚的鞋子,使拇指根部脱臼,完全弯曲。
如果再让凸出的拇指根部被鞋子摩擦压迫,发炎后,疼痛加剧。
拇指外弯不一定都由尖头的鞋子引起,通常拇指外弯比较多见于欧美人士,不过,东方人也渐渐增多。
照顾外弯拇指的方法:赤脚运动。
拇指外翻是“高跟鞋症候群’中最常见者。穿上高跟鞋后,体重全加在脚尖,鞋头太尖的鞋子使脚趾挤在一起,又要负担体重,拇指趾尖被鞋子束缚,只好压在第二趾上。鞋子越高,越容易造成拇指侧弯。
长期穿高跟、尖头的鞋子,脚自然会变形,应尽量少穿,如果一定要穿,也不要穿太久,脱下后马上运动脚部。拇指外翻的人,脱下鞋子会痛的话,可以在上面贴上厚贴布,减少摩擦时引起的疼痛。
如果皮肤受伤,或者发炎部位扩大,请接受医生检查。
4.中足骨痛
(1)走路的时候,靠近脚趾的地方便出现阵阵疼痛
长时间不停地走路,尤其是穿高跟鞋时,体重需由脚掌前面部分负担,每当走路时,靠近脚趾之处便出现阵阵疼痛。这就是中足骨骨头痛。
中足骨即靠近脚趾部分宽度适中的长骨,而中足骨指的就是中足骨的前面部分。从脚底来看,正好是连接骨头、皮肤较厚的地方,感觉疼痛的地方,它是支撑体重的地方。人的体重由脚跟、中足骨支撑,但5根中足骨分担的力量并不平均。拇指(第一根中足骨)承受所有力量的1/3左右,其他4根约承受2/3。而这4根中足骨中,小趾部分(第五根中足骨)承受较大的压力。这是因为5根脚趾略成拱形,拇指、小趾正好位于拱形连接脚掌的部分。支撑这个拱形的是韧带。
也就是说,人体体重主要由脚跟、拇指部分第一个中足骨,及小趾部分第五个中足骨三点支撑,而中足骨由韧带支撑。
但是,支撑中足骨的韧带在伸展、放松时,支撑力量会减弱,脚掌前面部分为扁平状,走路的时候,原本不能承重的第二、三、四根中足骨也要承受体重,于是产生骨头痛感,这就是中足骨骨头痛(图5-14)。
(2)不足担忧的病,减轻体重是良方
韧带松弛最大的原因是体重增加。如同脚底筋肉炎,是因为体重增加,韧带负担过大,无法再支撑。还有其他的原因如:足内筋等脚肌肉衰竭,或是阿基里斯腱(后脚筋伸展,都可能造成韧带松弛。
中足骨痛并不是大病。若是疼痛的发生和体重增加有关,最好能减肥。
韧带松弛可以做适度的脚部运动,如活动趾头,使韧带恢复弹性。
5.脚底肌肉炎
(1)发热、脚底剧痛
脚发热,觉得站着很累,此时可以按摩脚心,使脚放松,不过,也有可能指压失效,站着立即发痛。
脚发热、疲倦,是因为脚底肌肉经常被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肌肉发炎,称为脚底肌肉炎。
长时间站立,高跟鞋使脚承受不当压力,使得脚底肌肉衰弱,严重时发炎,产生剧痛。
当指压脚底、按摩虚弱的脚底肌肉,觉得很舒服,这是发炎之前才如此,一旦发炎,光是站立也感觉疼痛。
脚底肌肉发炎疼痛会引起脚骨发炎、外伤性骨膜炎或肌纤维束断裂,这些毛病均发生在脚底肌肉和脚跟骨头连接部位(图5-15)。
发炎原因多半是:脚底肌肉负担增加,也就是脚底经常被压迫,处在紧张状态之中。
体重增加可能增加负担,即使体重只增加一点儿,但如果一整天站立,对脚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当发现脚底肌肉发炎,请比较发炎前后的体重,如果是因为体重明显增加,一定要先减重。
当然,也要避免穿高跟鞋、太紧的鞋子,不要长时间站立,以免脚底受压迫。
(2)脚底肌肉发炎应按摩和泡冷热水(图5-16)。
欲消除脚底肌肉疲劳,按摩、泡冷热水,两者均有效。
先准备两个盆子,一个放自来水,另一个加热水,冷水约为15℃,冬天水温较低时,可再加热水,使水温适当;热水温度40~45℃,应让脚觉得舒服。
准备就绪后,坐在椅子上,先两脚放在热水中,再移到冷水中,停留1分钟。
反复以上动作2~3次,可使脉搏加快,促进血液循环。
在热水中绕脚踝,弯曲、伸展趾头,动动脚效果更好。
泡完后,把脚尖抬高休息。
抬高脚尖,对于脚疲倦、浮肿、发热等不适非常有效,又容易做。
在双脚脚踝下放枕头或棉被,抬高下肢,膝盖稍微弯曲,完全放松下肢,不可加力,一定要保持非常舒适的姿势(图5-17)。
走路时,若感到脚底疲倦、疼痛,可以在鞋中加一个鞋垫。
鞋垫的材质必须柔软,目前有多层的胶垫,可以吸收脚底承受的压力,请选用市售优良的鞋垫。
鞋垫不仅可以减轻脚底疲劳、疼痛,还可以预防下面要介绍的因鸡眼等引起的疼痛。好好保护脚,可以除去许多疲倦和疼痛。
6.后脚筋周围发炎、断裂
(1)走路脚跟疼痛——肌腱周围炎
很多人都曾穿不合脚的鞋子,磨破了皮,非常痛。但是,表皮发炎之后,走路时,脚跟和肌腱接触的地方产生剧痛,无法跑步,这是因为内部发炎所致,称为肌腱周围发炎。发病的主因是:穿了不合脚的鞋子。欧美人在冬天需要穿厚鞋,常常引起这种毛病,因此,又称为'冬天高跟鞋病’。
肌腱发炎是因为肌腱和脚后跟后面接触处有一个突起部分,具有垫子的功能,使肌腱被摩擦、压迫,因而发炎,当然它发炎的主因是不合脚的鞋子,但是,也可能由感冒、扁桃体炎引起。如果脚跟疼痛、无法走路,最好去看整形外科。治疗并不困难,但治疗要趁早。如果变成慢性炎症,必须小心它容易复发(图5-18)。
(2)肌腱断裂妨碍脚的屈伸
脚踝后面有一条粗大的筋,就是阿基里斯腱,如果断裂,脚便无法屈伸,不仅运动员脚后的肌腱会断裂,40--50岁的中年男子也常断裂,因为中年男子体力急速减弱,突然做剧烈运动,过度勉强用脚而引起。最容易断裂的部位,是肌腱细且靠近脚后跟肌腱的地方。
容易使肌腱断裂的情形是:
①强迫肌腱伸展。
②未做热身运动,突然剧烈弯曲脚关节。
③肌腱在伸展状态中,突然撞到物体。
肌腱突然剧痛时,可以看见断裂的部位呈现不自然的形状,断裂时,会发出声音,即使可以走路,也无法用脚尖走路。肌腱一旦断裂,应尽早处理,如使用固定肌腱的保护疗法,或缝合断裂的肌腱。
7.脚茧
(1)和鞋子摩擦的皮肤变硬、疼痛
所谓“茧’就是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皮肤不断受刺激,会生厚茧。长时间写字,接触笔的指头也会长茧,脚趾常常受压迫也会长茧。
茧和鸡眼不同,没有'心’,只是皮肤变厚(图5-19),压到神经时会痛。通常,和鞋子摩擦的部分,如拇指、小趾或承担体重的脚趾根部附近,都容易长茧。很少有人会因脚长茧而去看医生,不过,如果产生剧痛,仍然有人会去求诊。
脚底长的茧,在医学上称为''中足骨胼胝’。
脚底长茧,是由于承受太重的压力,有的人因为痛得无法忍受才去求诊,结果发现中足骨发生异常,其实,即使不是很痛,也应去看看医生。
不要忽略茧,应尽早处理。
处理茧最好的方法是:趁早除去它。洗完澡的皮肤较柔软,不妨将角质层剪去。
使用剪刀必须注意,以免伤了肌肉,应利用市售的专用剪刀。
脚底长茧走路时可能会痛,尤其是承担体重的中足骨前面附近,必须承受走路时巨大的压力,有时会痛得无法忍受。此时,走路的姿势容易变得不正确,引起腰痛诸病。
如果长茧,应使用专用的保护胶布,或使用柔软的脚垫,减轻疼痛。
如果仍然勉强忍受,使角质层多受一层刺激,会越来越不利于行走。脚底和健康关系密切,如有异常应适当处置,并常常关心它。
8.鸡眼
(1)皮肤变硬,碰触时有剧痛
鸡眼和茧一样,是皮肤角质层变厚,因鞋子长期压迫而产生。鸡眼不仅令皮肤变厚,它和茧最大的不同是:中间有一个半透明的中心且深入皮肤。
鸡眼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如小豆子般大,通常出现在容易受到刺激的部位。穿高跟鞋的女性,鸡眼容易长在承受体重的脚尖。肥大的角质层嵌入真皮中,引起更大的疼痛和压迫,有时周围还会发炎。
鸡眼分两种:一种是生在脚趾上、足内侧者,和神经血管有关;另一种是生在趾间,在容易流汗潮湿的地方长出来的白色、软软的东西。
长鸡眼的原因是:天生的皮肤和表层角质层不断受刺激。容易生鸡眼的人,是因为脚常受鞋子压迫,这种毛病多半是慢性的。
(2)外科切除术可以根治鸡眼
如果取不出鸡眼中间的心会非常疼痛。贴胶布可以使它柔软,但是,根治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外行人以为自己用刀子削下来就好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方法,一旦真菌侵入,后果不堪设想。有些人洗澡时用磨石刷,但效果不佳,反而刺激角质层,还是趁它未长大前到医院求诊吧。
很多人把鸡眼、茧疣混为一谈,病毒性疣也会生在脚底,角质层呈乳头形扁平状,表面粗糙,站立、走路时会疼痛(图5-20)。
附带一提的是:去掉疣的厚角质层会看见红点(或黑点I的乳头内有血管,如果切错流血会使患部扩大,必须小心。
9.脚趾甲嵌入
(1)趾甲明显变形,插入周围的肉中
脚趾甲明显变形,插入周围的肉中,疼痛且化脓,这些症状多半发生在拇指、小趾上。
手、脚的指(趾)甲本来都是向前生长,但是,如果长期穿太紧的鞋子、高跟鞋,趾甲就会嵌入趾肉内,引起趾甲周围发炎、红肿、疼痛,也容易细菌感染、化脓,这都是趾甲嵌入趾肉的症状。
脚趾甲嵌入的原因就在于:穿不合脚的鞋子,太小、太大都是不对的。太大的鞋子穿久了,拇指指甲周围会疼痛,这是因为脚在鞋子内移动的关系,长久受刺激,导致拇指指甲变形。
脚趾甲刺入肉中多发生在发育中的年轻人身上,也常发生在爱打网球、棒球、爱运动的人身上。
穿上不合脚的运动鞋运动,使趾头受压迫,在趾甲周围出现肉眼不能见的小伤。
一旦流汗、遇到污垢,会引起细菌感染,压的时候疼痛、出脓,使内部发炎,即甲沟炎(趾甲发炎),演变到这个时候,会出现如脉动般的阵痛,甚至腿部的淋巴结肿痛(图5-21)。
如何避免脚趾甲嵌入?穿合脚的鞋子!
脚趾甲刺入指肉时,要避免压迫,擦上抗炎药剂,严重者需拔除趾甲,切除手术应由外科医生进行。
很多人会在伤口贴胶布,但是胶布容易滑落,无法保护受压迫的趾甲,不妨使用市售的海绵制趾头保护器,它可以保护刺入趾肉的趾甲和受伤的脚趾。
不过,预防仍胜于治疗,预防趾甲刺入趾肉的方法是:穿合脚的鞋子、保持脚的清洁。
即使趾甲已刺入趾肉,仍应经常洗脚,保持清洁,防止恶化。
每一只脚趾、每一个趾缝都确实洗净,洗后再按摩,效果更好。
10.香港脚
(1)脚趾脱皮、发痒,很难治愈
脚底、趾缝出现痒的小水泡,发红、脱皮,即香港脚,是脚常见的皮肤病。
工作的上班族,由于整天穿着鞋子,容易得香港脚。鞋子是香港脚的温床,不知不觉脚痒,无意识去抓它,于是发红、脱皮、糜烂,难以治愈。
香港脚是因为脚上感染到真菌,它也可能侵犯到手或身体其他部位。
香港脚分干、湿两种,症状有下列三种:
①趾间型白癣:特别容易长在第三、四脚趾间,发红、脱皮或濡湿,是属于湿性的。
②小水泡型白癣(汗疱型):脚上出现成群的小水泡,发红、脱皮,最痒。
③角化型白癣:脚上各部位均会出现角质增生、脱皮并出现龟裂,不一定会痒,属于干性。
严重的香港脚会使趾甲变形破损,称为灰趾甲。
(2)如何处理香港脚?应随时保持清洁
香港脚在冬天时,症状会稍微减轻,但是,由于暖气的普及,有些人反而在冬天复发、加剧。香港脚多半发生在成人身上,但是,10岁以下的小孩也有可能罹患,可能是穿了香港脚患者的鞋子,或在家里经由地板被传染的。
预防香港脚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脚的清洁。运动员、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特别容易流汗,脚容易弄脏的人、手脚容易流汗的人,容易被感染,应随时保持脚的清洁。
治疗趾间型、小水泡型白癣,可一天涂抗癣软膏2~3次,连续涂1~2个月,这些药剂可保持脚部清洁。洗完澡涂的外用药可深入角质层,效果亦佳。
难治愈又容易影响趾甲的角化型白癣,应兼服成药,请遵照医生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