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昌黎先生推荐书
昌黎先生推荐书
作者:郑信平
这几天脑袋麻木,没有动手写的想法,下午翻看自己朋友圈,翻到韩愈的《为人求荐书》,又仔细看了一遍,看到自己的读后感,虽然只言片语,颇觉有意思,分享下。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
以某为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者也。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
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己。然执事其知某如何哉? 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 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某与其事颇相类,是故终始言之耳。某再拜。”
我国在夏商时实行血缘亲情统治,战国时通过军功、养士和客卿选人,汉代实行察举和征辟选材,打破了之前的“世卿世禄”,但仍是以“人为”本。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也没改变世家大族把持用人的局面。短命的隋朝,在开皇年间,“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取代九品制。继后的李唐,完善了科举制,分明经、进士科取士,进士重诗赋文学修养,明经重贴经墨义,因进士科得第的人少,为最贵,故以“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代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选拔人才制度,考试成绩优异,考中进士,“登龙门”之后,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由此,考生需奔走于名公巨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也即“投卷”,得到认可,才有下一步。
登龙门,投卷之后,也还不是立即授于官职的,还要再经吏部的考试。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吏部对应的是官吏的使用考核及升降。吏部考试(省试或释褐试)合格,方能授以官职,否则要经地方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等的荐引,先做他们的幕僚,然后才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由此导致唐代入幕风气十分盛行,后世知名的许多名人都是幕僚出身,杜甫杜牧高适李商隐等都做过幕僚。
我们尊崇的文学大家韩愈韩退之,生不逢时,一生历尽坎坷,幼丧父母,19岁始赴长安应进士科,直至第四次才以第十四名中第,猎取到进身仕途的“门券”,后来的吏部考试,他数次名落孙山。直到29岁时,才在董晋幕府中求得一官,从此步入浮沉不定的官宦生涯,忽荣忽枯,直至晚年。
《为人求荐书》即是韩愈替人代写的一封求荐信,字数不多,精悍无比,但却曲折委婉,内涵丰富。虽是为人代写,也有对号入座,自发牢骚的意思,我认为此文也是韩愈心中郁闷的借笔表达。
荐文总基调是把对方(荐人者)比喻为运斤成风的良匠和慧眼识良骥的伯乐,同时借以反衬出韩愈我推荐的这个人是卓荦不群,非同一般的。
开篇“木在山、马在肆”,山肆之中肯定杂有良木与千里马,普通人不认识它们,这不会影响到良木宝马。但如果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那这良木宝马就真正不是良木宝马了,也即“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从而突出了举荐人的关键作用。来个拍马屁,突出良匠伯乐的决定性作用,也将被举荐者比作良木宝马。
接着来个我“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在您这并非一日两日,更是有姻亲的关系,但不得闻,不被知。我既为公认可又被您纳入石园马厩的宝石良马,关系又这么好,为何不为世人知他人晓。暗含谴责意,韩愈更有借题发挥心中郁闷之意。
再来个大形势,“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圣上诏贡士,像我等这样的是应该被推荐闻达于天子的,所以我“冒进其说”不自量力,请您推荐我。因为,良马被“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我就与这种事颇相类似。
您是伯乐,我是良驹,若得一顾,则可增价三倍。顺水推舟,大大的人情,何不助我?!
韩愈此荐文,没有低声下气,定位自身,又将了人家一军,再来个我已即将入圣眼,您助我则为我增值,不助则显得您不识人材,不配良匠伯乐称呼。有若不荐材(我)于国,枉据高位之意。
(2020年 9月12日21:14)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