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昌黎先生推荐书

昌黎先生推荐书

作者:郑信平

这几天脑袋麻木,没有动手写的想法,下午翻看自己朋友圈,翻到韩愈的《为人求荐书》,又仔细看了一遍,看到自己的读后感,虽然只言片语,颇觉有意思,分享下。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

以某为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者也。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

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己。然执事其知某如何哉? 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 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某与其事颇相类,是故终始言之耳。某再拜。”

我国在夏商时实行血缘亲情统治,战国时通过军功、养士和客卿选人,汉代实行察举和征辟选材,打破了之前的“世卿世禄”,但仍是以“人为”本。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也没改变世家大族把持用人的局面。短命的隋朝,在开皇年间,“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取代九品制。继后的李唐,完善了科举制,分明经、进士科取士,进士重诗赋文学修养,明经重贴经墨义,因进士科得第的人少,为最贵,故以“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代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选拔人才制度,考试成绩优异,考中进士,“登龙门”之后,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由此,考生需奔走于名公巨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也即“投卷”,得到认可,才有下一步。

登龙门,投卷之后,也还不是立即授于官职的,还要再经吏部的考试。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吏部对应的是官吏的使用考核及升降。吏部考试(省试或释褐试)合格,方能授以官职,否则要经地方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等的荐引,先做他们的幕僚,然后才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由此导致唐代入幕风气十分盛行,后世知名的许多名人都是幕僚出身,杜甫杜牧高适李商隐等都做过幕僚。

我们尊崇的文学大家韩愈韩退之,生不逢时,一生历尽坎坷,幼丧父母,19岁始赴长安应进士科,直至第四次才以第十四名中第,猎取到进身仕途的“门券”,后来的吏部考试,他数次名落孙山。直到29岁时,才在董晋幕府中求得一官,从此步入浮沉不定的官宦生涯,忽荣忽枯,直至晚年。

《为人求荐书》即是韩愈替人代写的一封求荐信,字数不多,精悍无比,但却曲折委婉,内涵丰富。虽是为人代写,也有对号入座,自发牢骚的意思,我认为此文也是韩愈心中郁闷的借笔表达。

荐文总基调是把对方(荐人者)比喻为运斤成风的良匠和慧眼识良骥的伯乐,同时借以反衬出韩愈我推荐的这个人是卓荦不群,非同一般的。

开篇“木在山、马在肆”,山肆之中肯定杂有良木与千里马,普通人不认识它们,这不会影响到良木宝马。但如果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那这良木宝马就真正不是良木宝马了,也即“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从而突出了举荐人的关键作用。来个拍马屁,突出良匠伯乐的决定性作用,也将被举荐者比作良木宝马。

接着来个我“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在您这并非一日两日,更是有姻亲的关系,但不得闻,不被知。我既为公认可又被您纳入石园马厩的宝石良马,关系又这么好,为何不为世人知他人晓。暗含谴责意,韩愈更有借题发挥心中郁闷之意。

再来个大形势,“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圣上诏贡士,像我等这样的是应该被推荐闻达于天子的,所以我“冒进其说”不自量力,请您推荐我。因为,良马被“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我就与这种事颇相类似。

您是伯乐,我是良驹,若得一顾,则可增价三倍。顺水推舟,大大的人情,何不助我?!

韩愈此荐文,没有低声下气,定位自身,又将了人家一军,再来个我已即将入圣眼,您助我则为我增值,不助则显得您不识人材,不配良匠伯乐称呼。有若不荐材(我)于国,枉据高位之意。

(2020年 9月12日21:14)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

  • 韩愈属于哪个朝代

    韩愈,我们通常所能了解到的是,他是一个杰出的诗人,那他还是怎样的呢?他有怎样的故事呢?来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人,人称"韩昌黎".韩愈 ...

  • 唐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今韵

    唐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今韵 一君木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呈:意恭敬地送给.呈上. 水部 ...

  • 韩愈:考试失败专业户

    故事得从公元786年秋天说起,那是唐贞元二年,年仅19岁的韩愈赴长安准备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 初到长安的韩愈只是籍籍无名的一普通考生,没有任何人脉资源,得不到举荐,投靠无门.他的生活只剩下了四个字,& ...

  • 郑信平丨饭碗

    饭碗 作者:郑信平 上午,初中一直到高中的同学永华从老家来市里,到我办公室坐了坐.三十多年了,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个子也从初一时的小不点到现在人到中年的(都是)横向矮锉锉,可谓有苦同担的绝佳好例子了.我 ...

  • 郑信平丨说泪

    说泪 作者:郑信平 写了<谈笑>,自然就要说说笑的对立面哭了.可一想到哭,就老大的心里不痛快.因为第一印象,哭就是因了外来横逆之力过大,承受不了或抗拒不了,而难得支撑下去所致,或者是不想离 ...

  • 郑信平丨谈笑

    谈笑 作者:郑信平 身份证塑料封皮破裂,数字磨损,到派出所重办.照相时,被要求微笑,可面对漂亮女民警,我倒是正襟危坐得紧,一点都没笑.回到家,想翻翻清人程世爵的<笑林广记>,找回笑的神经细 ...

  • 郑信平丨书信

    书信 作者:郑信平 每晚睡觉前,照例要浏览微信朋友圈,雷打不动.尤其是有几个人的朋友圈,若几天没看到其发出新东西,就感觉心里少了什么,是不是他这几天家里有事了?多少次想问问,也是,兴趣类同.人皆有所好 ...

  • 郑信平丨手机

    手机 作者:郑信平 什么东西是我们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呢?现在若提个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手机了.试想每天出门前先摸摸口袋,看少了什么,无非是钥匙和手机.钥匙忘了,可以等家人的开门,但若手机没带,肯定感觉 ...

  • 郑信平丨对门对吹

    对门对吹 作者:郑信平 两个人,两对门,对着吹牛皮,对着吹啤酒瓶,这就是对门对吹,说的是我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和对面宿舍的中文系古汉语文字学博士生龚泽军兄弟的一些有趣往事.四川大学在四川省会成都. 成都 ...

  • 郑信平丨夜半青苑

    夜半青苑 作者:郑信平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省长视察南航的食堂,里面有省长指着价目表,读出半份半价,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肚而食,有时半份足 ...

  • 郑信平丨拖拉机

    拖拉机 作者:郑信平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道路也是四通八达的,不过,全是土路.我们雨天光脚上学时,脚丫缝里冒出的泥浆,煞是让人颇有若是稀粥,该有多惬意的遐想. 路上跑的,记忆中的好像只有各种拖拉机,卟卟 ...

  • 郑信平丨自大与内省

    自大与内省 作者:郑信平 <佛说灌洗佛经>有"释迦文佛--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堕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我当为人民作师.太子生时天地皆为大动."也即传说的世 ...